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36.果式皈依 宣化上人事迹

36.果式皈依 宣化上人事迹

第二篇 建廟與弘法

三十四歲至三十六歲

公元一九五一至一九五三年

36. 果式皈依

為了教化香港洋化的年輕人,上人以方便誘導,來改變他們的習氣毛病,期能培育具有正知正見的佛教人才。譚果式居士生長在洋化之香港,小學時便認識了上人,於西樂園第二年的觀音七皈依上人……

1955年,上人坐在西樂園寺亭子前

後邊是譚果式居士

譚果式居士敘述:

師父對我來說,就好像是我的親人、長輩,這就是為什麼放學之後,我總是去西樂園的原因。我在學校會先把功課寫完,然後早一點離開學校,去西樂園見師父,這樣每天就差不多有一小時去讀書給師父聽,或者聽師父講故事。師父讓我讀過《高僧傳》、《濟公的故事》,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就是《玉琳國師》。讀完故事,就回家吃晚飯。

我一開始遇到師父,並沒有馬上皈依,即使學會打法器,甚至還在師父的皈依法會上幫忙,但我始終沒有皈依——對我來說,那只是一種形式,不知道還需要皈依。因為他是我父母親的師父,我理當稱呼他作「師公」;但對我來說,他並不是師公,他是「我們的」師父,所以我一直都是稱他「師父」。

儘管在基督教學校讀書,可以背下整本《聖經》,但是我根本不信天主教或者基督教。因為我問老師,如果上帝創造了人類,為什麼又有這麼多的窮人和醜人?他為什麼要造這麼不同的人?直到我畢業,老師都沒有回答我的問題。我姐姐是在一所天主教學校上學的,也因為有一些問題沒有得到答案,始終沒信天主教。當我遇到師父的時候,我問師父相同的問題,師父的回答非常令我信服——「我們做什麼,我們就會得到什麼。」

我也問師父:「如果我有過去的話,那我過去生是什麼樣的呢?」師父有回答我。我並不是直接問這些問題,而是寫了一首小詩,最後一句是「請問底和根?」 師父對我講:「我看過你的詩,你真的想要知道你的根底嗎?」我說:「當然,您說過我們都有很多很多生,我想知道我以前是做什麼的?」他告訴我過去生的我是什麼,但是他說:「我告訴你你的過去生,但是你只能自己知道。以後,你要幫我的忙的,你是我的左右手。」我說:「沒問題!」那時我總是想一些很突出、很特別的問題,而且我很好勝,所以就那麼回答上人。我從沒想過皈依,師父也從來沒有提過。

1952年,上人與譚果式的家人

合影於東普陀寺佛殿門口

左一:甘果惠居士,果式的姨母;左二:果式的堂大嫂;左三:譚果居士,果式的父親;右二:甘果彥居士,果式的母親;右一:果式的堂二嫂

1953年農曆六月,西樂園舉行觀音七,我去西樂園看見師父躺在床上,一句話也不說,靜靜的。一些人跪在師父旁邊,我的母親、姐姐、果松和她媽媽也跪在那裡,他們有的在哭,有的很悲傷。我小聲問我姐姐:「怎麼了?為什麼你們都跪在這裡?」 「師父不吃飯,不吃任何東西,這幾天只是喝水,師父會死的!」 沒人敢說什麼,那種寂靜非常令人感傷。我跑去師父床邊,跪著對師父說:「師父,為什麼您不吃東西?」

「香港人太難教化了,他們如此頑固、不聽教,不知道該怎麼教了,我想要離開了。」師父說。

「師父,我記得您在講法的時候,說您要挽救所有的人,您要度眾生呀!」

「度什麼眾生?他們這麼剛強,我沒辦法度了。」

「您不是教我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沒關係,都要想辦法克服它嗎?為什麼您要放棄?」

「可是沒人幫我。」

「我幫您。」我立即脫口而出,連我都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這麼說。

「是嗎?你會幫助我嗎?」

「是的,如果您吃飯的話,我就幫助您。」

「但是你還是一個門外漢,你怎麼幫我呢?」我那時不知道「門外漢」意味著什麼,我說:「您說什麼?」

「我說你是一個門外漢。」

「什麼是門外漢?」

「就是說你仍然站在門外面。」

「那很簡單,我現在站在屋裡面,我已經進來了。」

「不,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你還沒有皈依,你還是一個門外漢。」

「我不是已經叫您做師父了嗎?我認為皈依只是一個形式,不代表任何事情。」

「不!無規矩,不成方圓。」

「這個很簡單,我可以成為一個門內漢,我皈依就是。是不是我皈依,您就吃飯不走了?」

後來師父終於吃飯了,我也在那天(農曆六月十九)下午正式皈依。

果君比我早皈依,果蜜比我晚皈依。師父為我們各作了一首偈頌,把我們的法名都寫上去。我知道果松有一首,我不記得師父是怎麼樣寫她的(編按:上人贈皈依弟子黃果松「因梅開般若,果松證菩提。」)師父用我的法名寫了一首偈頌:「精修一乘,儀錶萬世。普化同倫,共登佛地。式之!式之!」我請問師父這個偈頌的「式之!式之!」是什麼意思?師父說要我給大家做榜樣,慚愧我一直未能做到!師父這個墨寶現在還供在我家裡的佛堂。皈依之後,我經常去西樂園那裡,師父叫我幹什麼,我就儘力去做,比如學習佛教儀軌,到法會幫忙。

上人贈譚果式居士的墨寶

有一次,師父帶我去見茂峰法師,茂峰法師出家前是一位秀才,出口成詩。老法師在問我的名字之後,用我的名字和法名寫了兩幅對聯:

上聯:慕勝慕賢為上士,潔心潔志作高人。

下聯:果能發大菩提願,式合人天模範師。

有一次,師父到我家應供,看到我把這兩副對聯掛在房子里,就和我開玩笑:

「茂峰法師給你這麼高的評價,把你捧上天做人天的導師了!」

「師父,您不是說天人福報享盡後會墮落嗎?我不想去天堂然後掉下來。」我回答道。

「別擔心,你掉下來(墮落)了,我會接住(救)你的。」師父說。

「好,您說話算話。如果我墮落了,您要來救我。」我說。

我們經常會開這樣的玩笑。我從師父那裡學到了很多,我非常非常尊敬他,儘管我有時候和他開玩笑。

1960年,上人、茂峰法師、譚果式居士,合影於東普陀寺

1969年,譚果式居士經常來三藩市佛教講堂教大家傳統法器及唱誦

譚果式法器課程,譚居士教每個人用左右手配合鐘鼓節拍,在桌子上練習拍打著

譚果式居士在法會中當維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13.壽延一紀 宣化上人事迹
學道之人,一切善念惡念應當盡除

TAG: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