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周蓬安:必須徹底斬斷「過度醫療」的黑手

周蓬安:必須徹底斬斷「過度醫療」的黑手

(註:「兩會」期間繼續集中發布十多年來所寫的醫改文章。該文寫於2012年2月19日。一些網友不知道何為「過度醫療」,也不願意在網上搜索,筆者在此將搜索來的內容轉過來,供大家了解:過度醫療是指醫療機構或醫務人員違背臨床醫學規範和倫理準則,不能為患者真正提高診治價值,只是徒增醫療資源耗費的診治行為。 或者說,在治療過程中,不恰當、不規範甚至不道德,脫離病人病情實際而進行的檢查、治療等醫療行為。簡單說,過度醫療是超過疾病實際需求的診斷和治療的行為,包括過度檢查、過度治療。

應該說,六年前撰寫該文時,全國「過度醫療」問題還沒有這麼嚴重。經過新一輪公立醫院改革後,醫院、醫生個人的盈利目的更為明顯,一些醫生甚至已經變成「賣葯的」,原先可以一盒葯治好的病,為了賣葯就會開上三盒、五盒甚至十盒;原先「打屁股針」可以解決的病情,現在就要一瓶又一瓶地輸液,用藥越多,「回扣」越多,這也是導致中國抗菌素泛濫的直接原因之一。

以下為原文:

周蓬安:必須徹底斬斷「過度醫療」的黑手

今日《法制晚報》一篇題為《媒體批公立醫院過度醫療心血管病人放7個支架》的文章,讀後令人膽顫心驚。該文披露,濟南某公司一位副總經理曾因為心梗住院,接受了支架治療手術,先後被放進7個支架,前後花了十幾萬元。而山東省胸科醫院醫學工程部主任毛樹偉指出,「支架放3個以上就失去臨床意義,放7個純粹變成賣支架。」就心臟病治療而言,搭橋手術是最好的方案,但現在醫生普遍不願做搭橋手術,而傾向於放支架。

為什麼醫生不願意用最優的方案給病人治病呢?原來其中藏有一個巨大的「黑洞」,供應商、採購商、醫院、醫生,都有自己的「黑心利益」。

——供應商:本是以推銷出更多產品、獲取最大經濟利益為目標,他們不擇手段行賄醫藥集中採購的官員、醫院,風險一向很小,因為我們的社會對「行賄」行為一直非常寬容。

——藥品定價、集中採購部門:有拍板權的官員大肆受賄、工作人員「撈好處」實際上已成「顯規則」了,否則不可能出現差價近100倍的藥品。我一直呼籲反貪機構把工作重點放在關注政府集中採購人員上,特別應該放在藥品定價、藥品集中採購的那些人身上,那裡絕對是一座「金礦」,可中國的反貪機構卻視而不見,估計是忙不過來。

——醫院:國產支架出廠價一般為3000元,賣到醫院價格漲到1.2萬元。大家不要奇怪,醫院肯定更願意進標價為1.2萬元的支架,而不願意進標價為3000元的同一種支架。因為醫院必須執行有關部門核定的15%加價規定,使用3000元的支架,醫院僅能得到450元差價;而使用1.2萬元的支架,醫院就可以得到1800元的差價。也正因為如此,進口支架到岸價6000元,用在病人身上就上漲到近2萬元。大家也不要以為醫院就那麼傻,會眼睜睜地看著供應商、集中採購部門「發大財」,自己就掙這麼一點差價,實際上供應商還得另外向醫院進貢一部分,醫院把這筆錢放在另一本帳上,用於職工的福利、給權勢人物送禮。醫院敢這麼做,主要是中國的「商業賄賂」很少受到懲罰。

——醫生:「每個支架醫生能拿到10%至15%的回扣」、「每給病人放一個進口支架,醫生至少能拿到2000元」。面對如此誘惑,那些本該「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又豈能抵擋得住?

不難看出其中奧妙,「放七個支架」完全是腐敗的社會現狀,加上荒唐的管理制度催生出來的,是社會治理無效的集中表現。

「放七個支架」只是過度地透支了患者的金錢,而還有一些「過度醫療」手段卻傷害了患者的身體,比如十分隨意的CT掃描,會大幅度增加被檢查者患癌症的機會;「13億人口每個人輸了8瓶液,遠遠高於國際上2.5-3.3瓶的水平」的後果,就必然會導致抗菌素的泛濫。

公立醫院尚且如此,私立醫院還能怎樣?我們不要責罵少數無恥的醫院和少數喪德的醫生,也不要責罵見利忘義的供應商和腐敗的藥品定價、集中採購官員。我們最應該痛罵的,是荒唐的醫藥管理體系。

筆者正在撰寫的《周氏醫改方案》,從大幅度降低醫療成本的角度去解決目前「看病貴」的問題,將徹底斬斷製造「過度醫療」的黑手,全國「兩會」前將與讀者見面,敬請關注!敬請支持!

(我的公眾號為「zhoupengan1」)

作者:周蓬安

十一屆民盟中央社會委員會委員,民盟十一大代表,蕪湖市政協常委,「裸體做官」一詞首創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周蓬安的公眾號 的精彩文章:

周蓬安:賈躍亭真是最成功的傳銷者?

TAG:周蓬安的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