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戊戌變法120年祭敘

戊戌變法120年祭敘

很多時候,一頭霧水也算是一種幸福。戊戌年掛在近代史上,就像一盞風鈴。

風鈴不能搖,一搖就碎——唯有熏風悠悠時,便是悅耳的聲音。

眼前,熏風悠悠,鄰居家的電視瀰漫著暖洋洋的歌聲、掌聲,醺醺醉意中春風吹拂——咕咚,一仰脖子,一小口白酒下肚,說實話,這確實是一種情真意切的小滿足。

歲月靜好,一晃,就是二個甲子了。

在戊戌新年,自然就隨便聊聊120年前那個戊戌年的往事。

——本文不賣票,非常嚴肅地嚴禁對號入座。

慈禧,其實被誤會了。她真的是戊戌變法的鐵杆改革家。

如果說到甲午戰爭滿清帝國之慘敗,臉上與心中最疼的,無疑是好面子的慈禧老太太。

一般人說起同治中興、洋務運動,總是喋喋不休輪番誇獎都是奕?、李鴻章、胡林翼、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沈葆楨這些名臣的好處。

其實,老太太當年坐在帘子後面不點頭,這些名臣就是一個屁。

大清帝國放了就放了,誰也不會在意微不足道的一個屁——比如魏源。

1842年,魏源編著《海國圖志》50卷出版。

《海國圖志》是當時滿清帝國最早的,比較系統介紹世界各國地理、物產、民情、歷史、政要、科技等百科巨作。

書成之後,魏源為此信心滿滿,自吹自擂,為以夷攻夷而作,為以夷款夷而作,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作

然而,這本書在滿清帝國曇花一現。

官場的忙著政績,民間的忙著享受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帶來的物質生活。都在歲月靜好,誰稀罕看這樣一本雜書。

《海國圖志》在數年間,據說首印幾千本,僅才賣出了一本。

最為可怖的,是當時一票滿清帝國的守舊的擁躉們對《海國圖志》拍案大怒,喊殺不絕。

——魏源和他寥寥無幾的夥伴無非在冷嘲熱諷之中,抱頭鼠竄。

魏源和他的《海國圖志》就這樣被滿清帝國當做屁,堅決地放掉了。

電影里的明治維新場景。

再於是,《海國圖志》在1851年,最早流落到了日本。

幾乎一夜之間,從日本幕府的將軍、封建各地的藩主們,到普通的日本官吏,識字的武士、浪人都成了魏源的粉絲。

甚至,米鋪的老闆,鄉村的教師,閑賦的士人,當時也以爭相一睹《海國圖志》為快。

大概,這就是所謂的群眾基礎了——同期的滿清帝國,沉浸在平定太平天國戰亂後的洋務運動帶來的靜好歲月。

由黑船事件到文久政變,再到四境戰爭、明治登基、武裝倒幕,日本國內風起雲湧。

最後西南戰爭結束,明治維新順利推行,日本國運得以蒸蒸日上。

現在回顧日本這段歷史,很多史家於當時風雲萬變中發現,登陸日本的《海國圖志》,由最早的私書、禁書,很快就變成日本幕府和封建各地的藩主們搶著翻譯,出版的暢銷熱書。

魏源在日本朝野,和其他西方改良派學者一樣,獲得了海量的粉絲。

這些粉絲,包括販夫走卒,也包括了日本領導維新的明治維新三傑。

可見,當時日本朝野,自政治大佬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等人以降,受《海國圖志》影響不小。

所以,滿清帝國把魏源當成一個屁放掉,讓後來的梁啟超非常傷心。

甲午戰爭後,滿清和日本恢復邦交。戊戌變法期間,魏源的鐵杆粉絲,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訪問滿清帝國。

他嬉皮笑臉著不忘落井下石,遞給參與變法等滿清官僚們一本《海國圖志》,說是變法富國的法子,都在書中。

梁啟超為此會晤,曾經欲哭無淚,仰天長嘆:大清自己走寶,卻益了日本

到這裡,話又得折回來說到光緒家的老佛爺,慈禧老太太。

甲午戰爭,小小的日本發狠,慈禧和光緒都是鼻青臉腫的表情。

眼看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幾十年攢下的繁華,如今一股腦兒讓小日本砸得一片狼藉,孤兒寡母的娘兒倆不免抱頭痛哭。

更讓娘兒倆膽戰心驚的,是甲午戰爭次年,俄國攫取東北路權,佔領旅大,英租威海衛,法取廣州灣,舉國震驚

朝野大眾開始各種不滿,大家正在失去對滿清皇室的信任。

頭痛醫頭,腳痛自然是醫腳。不然,歷史上也不會出現那麼多的「名醫」。

慈禧老太太想起了之前就和曾國藩議定的「改革之路」。

於是,她在籌劃新政、變法之前,即明確表態:

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以圖富強也

雖然一個屁把魏源和《海國圖志》等放了。但是,慈禧老太太畢竟還是親手指揮奕?、李鴻章、胡林翼、張之洞、曾國藩、左宗棠、沈葆楨這些名臣,在同治中興和洋務運動中,當上了名臣。

甲午戰爭後,滿清帝國岌岌可危,鞏固紫禁城城牆,當然是帝國最重要的事情。

如今,滿清帝國岌岌可危,慈禧老太太順其自然也想讓更多的人能夠當上名臣。

其實,甲午戰爭之後,帝國局勢紛亂,滿清皇族和權貴們就企圖變法了。

慈禧太后和光緒帝便是變法最早的倡導者——無非為了她和光緒的紫禁城城牆能夠永固。

但是,誰也不可否認,慈禧還真算得歷史上,千年不遇的女漢子。

1898年這個戊戌年,6月,在她一手操辦下,光緒帝頒布了《明定國是詔》。

戊戌變法就此開始。

列強虎視眈眈,朝野離心離德,自然是時不我待——光緒帝詔見、啟用了康有為、譚嗣同、楊銳、林旭、劉光第等人,轟轟烈烈開始了變法。

慈禧老太太對光緒新政變法,頷首認同:

苟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製也

——兒子,現在開始,由你裝逼由你飛。

然而,相比同治中興、洋務運動的名臣,光緒和他的康有為等小夥伴,除卻一腔熱血,諳熟時髦的維新名詞,再有的,僅僅是躁動。

後來,統計百日維新期,維新上諭涉及政治、軍事、教育、工業、商業、農業等達一百一十多件。

上諭令人目不暇接,內容滿是最時髦的新辭彙,乾貨自然很少。

官衙冗繁的滿清帝國,各路官員不免怨聲載道——光緒雷霆大作,威信雷厲風行。看似,滿清帝國復興有望。

這時,話又得折回《海國圖志》。

維新乾貨裡面,最震蕩人心的,莫過於裁減冗員,削減八旗福利,以及廢除八股改革科舉制度。

特權的,當官的,以及預備靠八股獵取官位和特權的群體,集體頭暈。

滿清帝國基石動蕩。

光緒和他的康有為等小夥伴雖然器宇軒昂,耍了一把開弓沒有回頭箭的脾氣,然而,大家都沒有什麼理政的實踐。

最終,光緒和康有為們的維新自然因無的放矢,毫無頭緒而步入困境。

維新如何進行,慷慨激昂講演之後,大詞用盡,終究束手無策。

正在這時,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訪問京畿。

他丟出一本《海國圖志》,激昂講演了富國強兵的大道理後,康有為等人便紛紛上書,懇請光緒用伊藤博文為滿清帝國首相,領導深化維新。

很顯然,這是餿主意。

從小被虐著成長,始終不懂社會複雜的天真的光緒,居然為之心動——社會如此複雜,皇帝如此簡單。

深度參與戊戌變法的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同時,他也是魏源《海國圖志》的鐵杆粉絲。

伊藤博文等人開始和康有為,以及被康有為等人奉為維新精神領袖李提摩太聯合會議,認為滿清帝國要繼續維新,富國強民,不如一股腦兒,整一個聯邦。

中美英日合邦

明顯,這是娛樂至死,要把譚詠麟、劉亦菲、范冰冰以及陳冠希拽在一起拜天地的節奏。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楊深秀為此上書光緒:願我皇上早定大計,固結英、美、日本三國,勿嫌『合邦』之名之不美

另外一位變法幹將宋伯魯也上書光緒:擬聯合中國、日本、美國及英國為合邦,共選通達時務、曉暢各國掌故者百人,專理四國兵政稅則及一切外交等事,別練兵若干營,以資禦侮

天馬行空的想像美妙無比,但要娛樂至死,生拉活拽,把譚詠麟、劉亦菲、范冰冰以及陳冠希送進洞房,這番荒唐的邏輯,至少到現在為止,誰也無法理喻。

9月19日,頤和園遊玩結束返回紫禁城後,慈禧老太太得到了密奏。

那一瞬間,可以想像,她絕對比那一年謝霆鋒看到陳冠希系列藝術照更為震驚。

——以當時滿清帝國國力,維新主張,滿清帝國把軍事、財稅、外交的國家大權交給外人,指日可待。

課本和正史,都說慈禧老太太發動政變,破壞了戊戌變法。

然而,現在也有史家考證,正是康有為等建議伊藤博文拜相,策劃中美英日合邦,這才使得慈禧老太太開始癲狂。

這種刺激,如是看到陳冠希系列藝術照後的謝霆鋒受不了,當年的慈禧老太太更是受不了。

在密詔內務府總管大臣立山、直隸總督榮祿會商密詔的時候,慈禧老太太再次被榮祿密奏震驚。

變法重磅人物譚嗣同密謀策劃直隸按察使袁世凱兵變。

譚嗣同多用驅除韃虜,恢復中國來策反袁世凱,是袁世凱親自舉報,證據確鑿。

維新,最初不過是慈禧為了加固紫禁城而搭建的戲檯子。

然而,等到康有為、譚嗣同粉墨登場,居然跳上舞台扯開嗓門一吆喝,演的不是賣莊家,就是殺莊家的新編劇本。

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維新,終究是披著進步、正義等華袍下,骯髒的陰謀。

1898年9月21日,慈禧老太太在回到紫禁城後第三天,先下手為強。她下令軟禁光緒,緝拿譚嗣同、康有為、梁啟超等人。

這一年,滿清帝國大放響屁。

康有為、梁啟超在伊藤博文掩護下,逃之夭夭。

現代美術作品的戊戌六君子。

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等六人,被一刀割在北京菜市口,成為歷史課本上響噹噹的六君子。

康廣仁、楊深秀等人舉薦伊藤博文拜相,策劃中美英日合邦不提,譚嗣同確實讓滿清恨得牙癢。

譚嗣同,這位傳說中湖南瀏陽的千古一遇的人傑,絕對和溫和、改良、變革無緣。

譚嗣同在他的代表作《仁學》,其實剛銳,字裡行間透著革命與殺機。

譚嗣同其他詩文,同樣毫不掩飾地表露著他的三戶亡秦緣敵愾,功成犁掃兩崑崙的政治理想。

——他的暴力革命的思維和他的同齡人孫文先生如此類似,以至於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譚嗣同和他的《仁學》,影響了他的不少鄉黨前仆後繼投身暴力革命。

譚嗣同不死,當可以和孫文先生在革命事業上一較雌雄。

可惜後來換了空談的康有為,改良的梁啟超。他們都不是孫文的對手。

一百二十年前,兩個甲子之前的1898年戊戌年,一盞改良富強的風鈴,就這樣被大家生拉活扯,最終碎了一地。

然後,義和團來了。

八國聯軍也趕在滿清帝國的晚年,來了。

說到這裡,一仰脖子,又是一小口白酒下肚。說實話,在故紙堆里寫公眾號,確實小眾,也有委屈。寫戊戌往事,其實純粹因為我很愛國。

——涼風吹過情真意切的小滿足,窗外星光黯淡,寂然無聲。

誰在囈語:歷史,果然是個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流浪的橡樹 的精彩文章:

小心,地雷——中越邊境排雷隨感
詩人穆旦,和他的抗戰

TAG:流浪的橡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