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學老師的新春三寶

大學老師的新春三寶

今天已經是大年初四了,您在遊山玩水的路上,還是走親訪友的途中呢,抑或已經被春節期間的吃喝玩樂掏空了身體,只想安靜宅在家裡?貼心的小微為您準備了一本好書、一本好電影和一首好音樂,無論您身在何處,總能伴您度過一個有意義的春節假期~

1

推薦書:《大學何為》

作者:陳平原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誠如書名《大學何為》所言,本書其實就是從歷史記憶、個人經歷、精神建構以及社會實踐等層面,來回答「大學何為」這樣一個問題。

《大學何為》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陳平原所著的「大學五書」中的一本,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大雜燴」。陳平原教授將近年自己所撰關於大學的文章結集成書,按照「大學之道」「北大情懷」「學院內外」三輯,把論文與隨感、演講與問答、歷史與現實、宏大敘事與私人記憶摻雜在一起,就理想與現實、中國與西方、制度和精神等進行了論述和探討。本書聚焦現代大學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冷靜溫和且客觀理性的態度來討論大學問題的複雜性及當下存在的問題。

例如,在第一輯「大學之道」的首篇文章,他對「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大學」展開了論述。他認為「世界上的大學,千差萬別,不是命定如此,更不是別無選擇。恰恰相反,大學辦成什麼樣子,是一個時代、一個民族主動選擇的結果」。他說,大學辦得如何既「有外部條件的限制,但主觀上的努力同樣很重要」。那麼,我們究竟需要什麼樣的大學呢?

大學是社會關注的焦點,而「這種關注,最終落實在媒體上關於大學的集中報道中」。所以,他首先從媒體眼中的大學進行了討論。他分析了為何大學會成為熱點,並指出:傳媒關注當下,需要熱鬧;大學追求久遠,必須冷靜。他說,辦一流大學很難,需要社會的熱情鼓勵,需要大學中人的艱辛跋涉,需要積累,需要衝刺,而且還不一定成功。媒體代表公眾的趣味,其關注大學,自有理由;大學必須有自己的立場、自己的目光與襟懷。

他認為,所謂大學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不能簡單理解為「訂單式服務」;將大學全都推向市場,不是好主意。他還闡釋了自己對時下熱議的各種大學排名的看法。他說,對於國際上的大學排名應該尊重,但不該過分推崇。

他認為,中國的科學技術,必須做大做強,但這需要一個過程,而且,最好是水到渠成,切忌用搞運動的方式來提獎學術。基於上述討論,他得出三個結論:第一,中國大學要想成為世界一流,任重道遠;第二,提升中國學術水平,不能急火燒心,更忌諱亂吃補藥;第三,過多的規劃、檢查與驗收,過於頻繁的學術評獎,不利於學術的發展。

除此之外,大學公信力、全球背景下的大學之道及就業等問題也是其關注議題。身為北大的教授,他在書中還回憶了自己在北大的經歷,並結合一些熱點就北大的舉措闡發了觀點。雖然本書在其自序中被調侃為「算是給自家著述添加若干略帶廣告性質的註腳」,但觀點鮮明,案例翔實,分析鞭辟入裡,值得一讀。

他說:「正因為中國大學仍『在路上』,既非十全十美,也不是朽木不可雕。這才值得你我去追蹤,去思考,去參與。」

2

推薦電影:《十二公民》

上映於1957年的電影《十二怒漢》講述了一個在貧民窟長大的男孩被控半夜持刀謀殺他的養父,12名被挑選出來的陪審團成員要於結案前在陪審團休息室里討論案情,而討論結果必須要一致通過才能正式結案的故事。這部電影因生動形象地對美國陪審團制度中十分重要的「排除合理懷疑」這一法律概念進行了解釋,至今被認為是法律專業學生必看的經典影片之一,很多國家也對其進行了各種形式的翻拍。2015年上映的《十二公民》即是改編自這部電影。

中國電影《十二公民》重現了《十二怒漢》的基本故事情節,但由於中國法律體系中並沒有陪審團制度,因此電影的主創人員對此進行了一個「巧妙」的安排——某政法大學進行英美法課程補考,學生們要完成一次模擬審判,而他們的家長被要求組成「陪審團」參與其中。12位「陪審員」被帶進學校的一個悶熱的倉庫中,要根據之前學生們在模擬法庭上的辯論進行最終「裁決」。只有陪審團做出12票全部通過的決議,學生們才算補考通過。

《十二公民》中講述的故事情節可謂對原作進行了高度還原。不僅兇手的作案手法、提出的人證和物證,以及推翻證據的理由與原作類似,甚至連最重要的兩位陪審員——提出質疑的8號和堅持認為有罪的3號的座次,都與《十二怒漢》相同。但為了使劇情更貼近中國觀眾的視角,影片的主創人員將每位陪審員的身份進行了「本土化」,使得人物間的衝突在我們看來更為鮮明。

當教授、計程車司機、房地產商、刑滿釋放人員、急診科醫生、小商販、北京土著、小保安等12名來自中國社會各個階層且互不相識的人坐在一起「針鋒相對」時,地域歧視、職業歧視、仇富、教育不公、空巢老人等多個敏感問題也在這個過程中被呈現到觀眾面前。

之所以說《十二公民》是一部值得象牙塔師生觀看的影片,也正是因為電影中傳遞出的不人云亦云的品質、追求真理的精神能夠提醒他們,如果他們在面對所謂的「社會生存規則」時產生抵觸,那麼請堅持。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在未來成為一個自己當初厭惡的人。

3

校園歌曲——精神的故鄉

推薦歌曲:未名湖是個海洋

詞/曲/演唱:許秋漢

《未名湖是個海洋》出自北大社會學系91級學生許秋漢之手,流傳的日子長了,除了吉他自彈自唱版,還有了略微憂傷的合唱版,一年年唱下來,竟然慢慢成為北大的「民間校歌」「地下校歌」。

當年留著詩人的標誌性長發的許秋漢,如今是一位留著板寸的雜誌主編。大多數校園歌手最後都像許秋漢這樣,只會把音樂作為業餘愛好。許秋漢說,北大給了他詩人的情懷,音樂是情懷的一種表現方式。

1994年,由北大學生創作結集出版的《沒有圍牆的校園》這張唱片,是校園民謠風潮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未名湖是個海洋》一曲是其中的主打。但是由於製作方「抱著玩玩的心態」,唱片並不成功(而清華人的務實態度使得他們的校園民謠成為口耳相傳的流行音樂)。2005年,同名專輯《未名湖是個海洋》作為北大原創音樂20年紀念唱片正式發布。許秋漢在專輯宣傳專題文章《創作者說》中曾這樣寫道:

同樣是大學生,從他們(80年代大學生)身上,可以看到民族的正氣,憂患的意識,批判的精神和強烈的使命感。這正是今天我們的大學校園裡所缺少的,而不只是歌曲中。

如今的大學生有著更自由的生存空間,有機會更多地介入社會,有著更豐富的校園生活,也在現實中做出了比他們前輩更傑出的成績。清華的學生退學創業,新東方學校的王牌教師中竟有不少在校本科生……這一切,讓從前的大學生們怎麼敢倚老賣老、感嘆一代不如一代,他們只能惋惜生得太早,沒有趕上好時光。如今的同學們視野開闊了,心靈卻縮緊了,也許是有見識的人都沒空唱歌了,所以我們再也聽不到鏗鏘的聲音了。

我不知道美國有沒有校園歌曲這一說法,但知道那些批判現實的抗議歌曲曾是幾十年來美國大學中最受歡迎的,它曾經是一面旗幟,呼喚和平與愛,鞭撻醜惡與不公,憧憬並訴說著美好的一切。多麼希望校園歌曲能在學生中扮演這個角色,重造詩三百皆弦而歌之的時代,那麼孔夫子修齊治平、樂以為徑的方針路線就能貫徹實施了。

沒有校園歌曲的大學,還能成為學生的精神故鄉嗎?

GIF

未名湖是個海洋

這真是一塊聖地

今天我來到這裡

陽光月光星光燈光在照耀

她的面孔在歡笑和哭泣

這真是一塊聖地

夢中我來到這裡

湖水淚水汗水血水在閃爍

告訴我這裡沒有遊戲

未名湖是個海洋

詩人都藏在水底

靈魂們都是一條魚

也會從水面躍起

未名湖是個海洋

鳥兒飛來這個地方

這裡是我的胸膛

這裡跳著我的心臟

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讓那些自由的青草滋潤生長

讓那泓靜靜的湖水永遠明亮

讓螢火蟲在漆黑的夜裡放把火

讓我在燭光下唱歌

就在這裡就在這裡

我的夢,就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麥可思研究 的精彩文章:

大學老師期末打分都有哪些套路?

TAG:麥可思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