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每天敲此處50下,補氣血、減肥、排出體內毒素!

每天敲此處50下,補氣血、減肥、排出體內毒素!

?

點上面「

脈脈養生

」……

疾病查詢、健康指導、養生經典、有病不求人




人體中有N條經絡,每一條經絡堵塞都容易引發各種疾病。其中有一條經絡很神奇,每天敲打它50下,體內的水腫、毒素自然就會去除,讓你氣血足了、褲管鬆了、身體變好了!這條神奇的經絡就是膽經。


膽經暢不暢,一測就知道




雙腳正常站立,手臂自然下垂,雙手握拳敲擊大腿兩側的風市穴;如果您有酸脹的感覺,那說明您膽經不暢了!





膽經不暢的表現:

頭痛、耳鳴、眩暈、口苦。



膽經不通,毒素堆積




1、油性頭髮

——由於膽汁分泌不足,無法有效分解吃進去的油脂,加上肝熱的因素,就從頭髮排出來油了。



2、早生白髮

——人體的能量不足所致,中醫有一句話:「發乃血之末」,由於營養供應不足才會造成白髮。




3、面部眼角位置長斑

——毒素堆積。




4、膽經沿線問題

,偏頭、肋下、腿、腳踝、腳疼或冷等。




5、膽囊問題

——結石,炎症等。




6、肝臟問題

——毒素無法順利排泄,堆積形成,脂肪肝等。


如何敲膽經:


如圖每天在大腿外側的四個穴位點,用力敲打,每敲打四下算一次,每天敲左右大腿各五十次,也就是左右各兩百下。







由於大腿肌肉和脂肪都很厚,因此必需用力,而且以每秒大約兩下的節奏敲,才能有效刺激穴位。



注意事項:




1.力度:

用空心拳即可,不需要很用力,隨勢下降敲打就可以了。剛開始敲的部位有酸痛感是正常的,因為人體本身就在努力打通膽經這個通道。




2.時間:

晚上11點以後不可以再敲了。晚上11點至凌晨1點是氣血進入膽經的時候,敲膽經不應該在這個時間段進行,對身體不好。利用白天的時間敲膽經是比較安全的做法。每天每條腿只要幾分鐘。




3.女性月經推遲:

有的女性本來血就很少,但由於肝臟熱,所以月經問題沒有暴露。血氣上升後,肝熱下降了,,月經推遲是正常的。當血達到正常水平,月經也就恢復了。月經來時可以少敲或不敲。




4.長期堅持:

身體的保養是長期的。




5.不生氣:

敲膽經是讓人體的氣血上升,如果氣很盛,血上升時氣會跟著上升,讓人不舒服,所以要先破掉一點氣,然後開始敲膽經。遇到問題盡量不要生氣,生氣造成的病是很難治療的,因為人體是無法駕御你的情緒的,而情緒卻可以衝擊內分泌,使身體內部混亂。



視頻指導抻拉膽經




如果想抻拉膽經,可以看看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師代金剛博士的視頻教學。




抻拉膽經的秘籍——青龍探爪






抻拉膽經的秘籍——虎爪功





敲敲膽經,健康長壽都來了


1

敲掉白髮



敲膽經可以提高人體的吸收能力,白髮的人,會逐漸轉黑。有些白頭髮會脫落再長出黑頭髮,有些就直接轉黃,再轉黑。油性頭髮的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去除這些油。



2

治療脂肪肝、膽結石


患有脂肪肝和膽結石的人,這個方法是最簡單而且最有效改善健康的方法。



3

排出身體毒素


敲膽經能幫助身體排出宿便,體內毒素排出,還能祛斑。



4

敲掉脂肪



由於敲膽經可以使膽經的活動加速,將大腿外側堆積在膽經上的垃圾排出,因此,這個運動直接就會使臀部和大腿外側的脂肪減少,大約一至二個月就會感覺褲管變大了。



5

防病強身


根據中醫理論,當臟器功能不佳時,刺激其相關的經絡,可以強化經絡的機能,同時改善臟器功能。因此,解決膽功能不佳的最好方法,就是敲膽經。



不適宜敲膽經的人


老人敲膽經不要敲得太多,

因為血升得太快人體的調節也會快,這樣比較不舒服。





懷孕的人不能敲,

也不能讓孕婦有痛感,會對寶寶有影響。




有些人血氣較低,微血管較為硬脆,敲膽經時有可能會出現瘀血,這時應該暫停敲膽經,等瘀血消失之後再繼續。




患有血小板不足的人,也不適合敲膽經,以免出現微血管破裂而無法止血。




另外,曾經做過器官移植的人,在血氣提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較嚴重的排斥作用,也不適合用這方法來養生。



俗話說常敲膽經一身輕,一旦堵塞,全身都可能受牽連,打通膽經,白髮變黑,越活越年輕,人人適用~


群發給身邊的朋友,大家一起更健康、更年輕!





關注

脈脈養生

可查詢下面這些疾病 (疾病搜索)


小兒發燒、小兒腹瀉、夜啼、小兒推拿、小兒常識、

腰痛、男科、補腎食療、強腰鍛煉、腰間盤突出、背痛、腿痛、頸椎病、肝病、養肝、解酒、胃病、便秘、

小腹突出、婦科、經期保養、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痘痘、白髮、脫髮、豐胸、美容、皮膚病、

膽結石、咽炎、痛風、牙痛、打呼嚕、口腔潰瘍、鼻炎、眼病、手腳、感冒、咳嗽、失眠、痔瘡、

腦出血、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心血管、癌症、

食物屬性、補血、瘦弱、肥胖、瘦腿、瘦腰、濕氣、經絡、中成藥、打嗝


診斷:

辯證、背診、面診、痘痘、月經、舌診、青筋、汗診、目診、指甲、肚臍(找病因)


治百病:

打坐、拉筋、滾背、刮痧、拍打、拔罐、敲膽經、揉地筋、醋泡蛋、灸腹、姜、點穴、偏方、艾灸、高抬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脈脈養生 的精彩文章:

孩子感冒發燒按這個部位即可!
改善脾胃虛寒的10步法!

TAG:脈脈養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