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杭州還存在1萬名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 需提升待遇

杭州還存在1萬名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 需提升待遇

今年2月初的市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委員洪波說,截至2016年年底,全杭州從事養老服務的從業人員有15849人,其中,有資質的養老護理員僅5466人。參照國內常見的養老護理機構護理人員與失能老人比例1∶4來計算,杭州還存在1萬名養老護理員的巨大缺口!

洪波了解到,由於養老護理和養老機構專業人員的工資待遇與家政服務、醫療服務行業的平均工資差距較大,不少養老護理人員「一有機會就轉向收入高的家政和保姆等行業」,最近幾年人員流失嚴重。

當時採訪時,我就特別感慨。外婆因為中風,半身不遂,入院已經三年多了,家裡請的養老護理員也已經換了三個。從最開始打算找一個「開價中等,熱心仔細」的護理員,到現在「只要肯做就好」,條件一降再降,「找護理員」,成了家裡最重要的事情。

臨近春節,醫院的食堂關門了。媽媽在家燒好菜去醫院送飯。到醫院時,現任的養老護理員正坐在床邊陪著外婆看電視。外公則坐在一邊發獃。

照顧老人其實很累,兩位老人已經88歲了,吞咽能力下降,每次吃飯都要護理員喂飯,飯菜也要切得細細的才不會噎著。

因為外婆半身不遂,無法講話,護理員不僅要每天幫她翻身、喂飯、喂葯,天氣好還要幫著擦身。有時候老人家嫌房間里悶,發脾氣,還要推著她出去逛逛。

外婆雖然消瘦了許多,可體重也有近百斤,翻身,上下床,擦身都是體力活。有時候因為身體不舒服,她說不出口,只能呻吟發脾氣,護理員還要猜測她的意思,半夜也睡不好覺。

我們家給護理員開出的工資是每個月4000多元,前面兩任護理員,因為活累錢少照顧老人麻煩而相繼辭職,一個轉行去做住家保姆了,每個月工資有7000多塊。另一個則在醫院外科病房做護工,相對活少時間自由,工資按天算,每天能有160-300元收入。

而家裡兩位老人長期住院,我們家的負擔也不輕。住院費、醫藥費、護工費,每個月要支出6000元左右,光靠外公外婆的退休工資根本不夠。媽媽只好返聘再去上班,每天6點多就出門,一個月賺的錢剛好能補貼護工費。過年過節,給護理員的紅包也不能少。

現任護理員吳阿姨來自淳安。今年快70歲了,為了攢錢給家裡的小兒子結婚,特地跑出來做養老護工。

吳阿姨說,她先後負責過三位老人,看著他們「老去」,自己也蠻唏噓。「身體健康才是真的好啊。癱瘓在床上真的很可憐。」

昨天下午,我在醫院裡逛了一圈,和十來個護理員聊了聊,發現他們大多來自外省的安徽、貴州。許多護理員,把家裡人一起接到醫院,睡在病房裡,既有空調,也能省點錢。「原本這行浦江人多,他們經常抱團要求漲工資。不過現在那邊經濟條件好了,做護理員的也少了。」醫院的一位護士說。

「很多老人都不太有子女來看望的,除了我們,也沒什麼人陪著聊天,寂寞的。」一位來自安徽的護理員說。但是大部分護理員文化水平都不高,也不怎麼會說普通話,和老人之間的溝通不暢,很多時候,護理員們聚在一起聊天,而老人們則坐著發獃。

要想解決養老護理員的缺口,必須要想方設法增加養老護理人才數量。比如,在高等、高職、中職院校中,為就讀相關專業或方向的全日制學生減免學費,優先安排工作,以及在職稱評定、職務晉陞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等。

更重要的是提高養老護理員待遇。就像政協委員洪波建議的那樣,對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或享受政府扶持的養老服務機構一線護理人員,實施「最低薪酬制」,全日制就業勞動者的最低薪酬(不含加班費)不低於當年度我市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非全日制就業勞動者的小時工資不低於我市非全日制職工小時最低工資標準的1.5倍。並將外地戶籍符合條件的養老護理員,也納入市公共租賃住房保障範圍。

昨天離開醫院時,媽媽很煩惱。因為吳阿姨突然提出要漲工資,說隔壁病房的護理員錢比她多。不然她就要辭職了。雖然無奈,我們最後還是把月工資提高到了5000多,還包了一個過年紅包。畢竟,家裡的老人還需要她幫忙照顧。

轉載自:杭州網-都市快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浙網綜合 的精彩文章:

漁民作業右腿被絞纜機絞斷 救助基地聯合救援
台州一男子住院 每天有不同的人來伺候他

TAG:大浙網綜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