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是肝臟!小鼠試驗證實:消化果糖的主要場所是小腸

不是肝臟!小鼠試驗證實:消化果糖的主要場所是小腸

生物探索

編者按

過去我們認為,果糖(一種多存在於水果中的單糖)由肝臟負責處理。現在,一項發表在《Cell Metabolism》期刊的研究卻給出不一樣的結論:至少在小鼠身上,超90%的果糖由小腸消化。只有未被小腸吸收的過量果糖才會進入肝臟,以及與結腸中的微生物群相遇。

圖片來源:16素材網

通常,果糖會被生產成高果糖穀物糖漿(HFCS),並廣泛添加至食品、飲料中。近年來,人們對於果糖的攝取量越來越多。已有研究表明,過量攝取甜食會損傷肝臟,長時間累積容易引發肥胖、增加胰島素抵抗力,從而埋下糖尿病的隱患。去年有研究團隊證實,富含果糖的食物(例如含糖飲料)會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風險。

現在,來自於普林斯頓大學Lewis-Sigler綜合基因組研究所的Joshua D. Rabinowitz帶領團隊以小鼠為模型發現,消化甜食中果糖的主要場所是小腸,並不是肝臟。

圖片來源:Cell Metabolism(DOI: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17.12.016)


超90%果糖由小腸處理

Joshua D. Rabinowitz團隊以同位素標記果糖,分析其在小鼠消化系統中的處理路徑。結果發現超90%的果糖在小鼠小腸中被加工處理。這與之前「肝臟消化所有糖分」的認知相悖!

未被小腸吸收的超量果糖(≥1g/kg)會進入肝臟、結腸,並與寄居於腸道中的微生物接觸。雖然目前並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這一「接觸」的後果,但是研究人員認為「果糖可能會影響微生物組」。

「理論上,微生物不應遇到果糖。即便攝取無限多的碳水化合物,也不會有葡萄糖分子進入微生物群。但是一旦果汁、含糖飲料超標,微生物會得到這一營養物質。」 Joshua D. Rabinowitz解釋道。

最新研究發現,小腸是消化果糖的主要場所。當果糖過量時,會進入肝臟、結腸組織,與腸道中的微生物相遇。(圖片來源:Cell Metabolism)


飯後,小腸消化果糖能力最佳

研究團隊發現,飯後小腸處理果糖的效率更高。他們認為,禁食階段(例如睡醒後、上下午)小腸處理果糖的能力會下降,所以機體更容易受到果糖的影響。

在接觸果糖之前先餵食小鼠,可以增加小腸處理果糖的能力。這一策略可以保護肝臟和微生物組免受糖分的影響。

「我們可以提供一些保證,至少動物試驗表明,適量的果糖並不會到達肝臟。」但是,一罐碳酸飲料或者一大杯橙汁,可能就足以淹沒小腸。

雖然這一研究基於小鼠模型完成,但是研究人員建議,飯後限制果糖的攝取量,避免在用餐時間之外飲用含糖飲料。

End

參考資料:1)How fruit juice affects the gut

2)Mouse study reveals what happens in the gut after too much fructose

本文系生物探索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須在正文前註明來源生物探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肝臟 的精彩文章:

如何排出肝臟內毒素?醫生建議:多吃點這些食物,排肝毒
你的肝臟「藏」了多少毒?盤點肝臟藏毒5大表現,你有哪個呢?

TAG:肝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