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教育差距到底有多大——Walden School參觀記行

中美教育差距到底有多大——Walden School參觀記行

今年春節,Sam的學校安排了去美國冬令營,今天是第八天,恰好是大年初一,我們一行十數個家庭到了Walden School(瓦爾登湖學校)進行參觀。

Walden School(瓦爾登湖學校)是洛杉磯的一所私人學校,已經有近50年的歷史,覆蓋學前到小學六年級,學校不大,一共只有不到2百名學生,每個班級會有一名班主任老師和一名助教。

瓦爾登湖學校的使命——在學校入口的接待處

浮光掠影的一上午,深深體會到中美教育的巨大差異——尤其對比國內不少學校的服從、背書、整體劃一的填鴨式教育。

不能簡單地說絕對好或者不好,也許我們能從中找出一些特別優秀的地方,值得中國教育借鑒,可以作為教育探索的方向(不喜歡用教育改革這個詞,因為使用過度,略排斥)。

以下是最明顯和印象深刻的幾點:

1、注重孩子成長的個性化

1)不用簡單的唯一標準評估所有的孩子

每個孩子在不同方面的成長速度不一樣,在中國,因為人口眾多,教育水準差距巨大,最簡單快速的學生選拔方法,都是用「整齊劃一」的評估標準來決定優良中差。古有科舉,一篇文章定天下;今有高考,一張考卷定終生。

整齊劃一可能是中國國情導致,但是學生到了社會上,卻缺乏競爭力,大學學習和社會脫節、缺乏志趣、自我認識不足,體現為「喪」文化在年輕人中的流行。

充分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可以避免每個孩子成為同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商品」,反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在不同方面有自己所長、自己的興趣愛好。

Walden學校沒有成績和排名,不會讓學生感到自己「比別人差」,取而代之的是,任課老師每兩年會給每位學生一份長長的report(類似學生成長記錄報告)。

這份報告會根據不同的方面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進行記錄,如:藝術能力、寫作能力等等。

我沒有親見這份報告,但是Sam在LP的學習,便是這種方式——一學期結束後,收到了來自老師們精心記錄的一整本冊子,有課堂照片、照片評語、各項內容的完成情況等等,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的每一步成長。另有一本冊子,對英語、邏輯、藝術、社交等各項學習內容進行細緻地評估。

有兩個好處:

不和其他學生比較,每個孩子都被充分尊重。

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的每一個細節,知道下一步的調整和進步方向,哪裡好、哪裡需要再加強,細緻而清晰,而不是乾巴巴的分數。

我覺得在這一點上,國內真的應該借鑒,尤其是學前和小學低年級。

2)課堂尊重個人選擇和差異

我們和藝術課老師聊天,在Walden學校,畫畫、雕塑、陶藝等都是藝術課的一部分,老師設計不同的主題和項目,課堂上,學生們(包括幼兒園孩子)可以自由選擇想要畫什麼或者做什麼。在課上,可以選擇「你想做的」很重要。

學前孩子也是一樣,充分注重個人的個性和選擇。我們參觀的一個學前班教室,大約有10個孩子,居然分成了三塊區域,孩子們可以自主選擇參與哪項活動,可以自己一個人玩,也可以和朋友們一起玩。

因為恰逢新年,有一位家長自願參與帶三四個孩子們做中國傳統剪紙;另有一部分孩子在老師帶領下玩遊戲;還有兩個孩子,自己玩積木。很自由,不會有老師強迫你必須玩什麼。

2、記憶就需要應用和實踐

讓人記憶深刻的是,小學生已經有很強的動手能力。所有的課程以實踐應用為目標。

音樂課,教室里堆滿樂器,牆上寫著「我愛音樂」,每個孩子面前都有一架非洲鼓,能摸到樂器進行音樂學習。

舞蹈課,孩子們為了將要到來的慶祝活動,練習菲律賓的一種舞蹈,有學生負責操作竹子,有學生在音樂聲中,在竹子間舞蹈。

地理歷史課,學生們在老師帶領下,一起製作具有五百年歷史的地理環境手工——用黏土製作山脈,用毛線製成藍色河流、綠色的樹,輕黏土製作的小動物,清晰呈現了500年前的洛杉磯。

老師Jenni介紹說,通過動手操作的方式,能讓這些知識更深的記憶在腦海里(比起單純記憶或背書)。

3、使命感和責任感

教室里,懸掛著500年前洛杉磯河流的照片,現在的照片,並有一張500年後的空白照片,打著問號。

這是我在Walden School印象最深刻的部分。

「500年後的洛杉磯什麼樣?由我們洛杉磯的孩子自己來回答。」

上面製作加州地理環境的課程里,包含了歷史、地理和愛國教育,讓孩子們思考超出當前能力的難題,我們應該怎麼去建造我們的家鄉、設計我們的家鄉、保護我們的家鄉——這些僅僅是小學生,但他們已經逐漸要學習為未來負責了。

我們今天在責備大學畢業生不能很好地找到工作,找到工作後無法承擔責任,但是我們的教育,包括家庭和學校,從頭至尾可能都沒有課程結合使命感、未來主人翁精神進行教育,又如何讓他們去在畢業後,一下子成為社會棟樑?

另外,這個教育,結合了課程和動手,一點一滴逐漸建立,喊口號是喊不出來的。

戶外,孩子們在設計自己的庭院,他們從學生成為了designer(設計者),將地理課的問號,化為了具體的實踐,如何去設計城市(從設計自己的花園開始)。

4、注重交流和溝通

作為一個典型中國人,比起美國人,尤其在美國,感覺自己是多麼「內向」——沒有那麼擅長溝通。

我們遇到的大多數美國人,都很擅長聊天,互相打招呼、提問、展開話題、互相讚賞。

每次給我們介紹完的老師,問,有沒有問題?大多數時候,都會遇到一陣沉默。可能在我們的教育階段,就缺少溝通這門教育

在一節課上,我們看到這樣的note,孩子們如果遇到衝突,可以寫下:我感到(生氣、傷心等),因為(誰)做了(什麼事情)。正確表達自己的情緒(包括憤怒),溝通解決問題,除了在瓦爾登湖學校,其他學校我也看到過類似的處理方式。

後記:

教育沒有絕對正確,作為觀光客般的浮光掠影可能可以一窺Walden School被家長們成為「華德福」式教育的最好的一面,但未必沒有需要改進之處(比如小學六年級還在教百分比)。

中國人擅長『師夷之長技以制夷』,寫出此文並非覺得「外國的月亮圓一些」,而是取其所長,為我們所用,好似一面鏡子,折射出中國教育未來的改進方向。

長期在美國生活的中國人可能習慣於這樣的教育,而偶爾到美國,立刻能感受到中美文化和教育的巨大差距。

Walden的方式未必是能在中國生效,所以國內更多學校(尤其是民辦學校)在思考和探索,什麼樣的教育更適合中國孩子,同時也能吸取美式教育的優點。

慶幸Sam在LP接受的學前教育,是很好地結合了中西文化。也是我認為真正在進行「教育改革」的實踐。

期待中國教育更好的未來。

——2018年2月16日晚於美國洛杉磯

PS:學校不允許拍到孩子,所以全程只有校園和老師的照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哥愛讀書 的精彩文章:

TAG:寶哥愛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