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00年大爭論——從西漢至今西周都城到底是豐鎬還是洛邑?

2000年大爭論——從西漢至今西周都城到底是豐鎬還是洛邑?

豐鎬

在《史記 周本紀》中司馬遷就記錄了關於西周都城的爭議:

「太史公曰: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綜其實不然。武王營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復都豐、鎬。至犬戎敗幽王,周乃東徙於洛邑。所謂「周公葬畢」,畢在鎬東南杜中。」

在西漢初,很多學者都認為西周的都城是洛邑(「學者皆稱周伐紂,居洛邑」),但司馬遷認為洛邑是周武王開始營造、周成王時讓召公繼續營造而成,西周依舊以豐鎬為都城,直到周幽王被犬戎擊敗後,周平王時才遷都洛陽。

也就是說,在西漢初很有人認為洛邑自周武王之後一直都是西周的都城,但司馬遷認為洛邑只是在周武王、周成王時期發揮過作用,之後西周再次復都豐鎬。即司馬遷認為西周的都城變遷是:豐鎬(武王伐紂前)——洛邑(武王伐紂後)——豐鎬(周成王之後)。這就是司馬遷所說的「周復都豐、鎬」。司馬遷並不否認洛邑曾經作為西周的都城,單純說西周的都城是豐鎬,還是洛邑,並非歷史事實。下面來列出豐鎬和洛邑是西周都城的證據,給各位看個全貌。

王季陵,即季歷墓

豐鎬作為西周都城的證據

關於豐鎬是西周都城的證據,歷史文獻較多,但考古證據較少:

1、從歷史傳統來看,西周自季歷趁為商朝攻打鬼方的機會發展、壯大自己之後,東進一直是西周的基本國策。商朝帝武乙時,季歷以三年時間在公元前1119年擊敗鬼方,俘虜20多個鬼方首領,被帝太丁封為牧師。但壯大起來的季歷並不滿足:他以太伯、虞仲兩個哥哥在晉南建立的虞國作為觀察商朝的前哨基地,並和東方的摯國、疇國聯盟,娶了任姓摯國女人為妻子,即大任,周文王姬昌母親。季歷的行為被商朝帝太丁察覺,帝太丁拘禁了季歷並處死它。這是周國首次東進。

周文王時期,因為周國的強大,即位不久的帝辛拘禁了姬昌,但由於其他如鬼侯、邘侯先後被帝辛所滅,加上周國作為商朝屏障的作用,帝辛放了姬昌回周國。姬昌回國後,並沒有放棄東進的國策,慢慢滅了商朝在西方的其他盟國:須密國、黎國、邘國、崇國等,並在遷都到在崇國都城基礎上建造的豐。

周武王時期,周武王在豐附近修建了鎬;在擊敗帝辛後,周武王雖然掌控了局勢,但商國勢力和周國依然不相上下。周武王對此憂心忡忡,擔心周國成為天下共主的優勢不能長久,即《史記 周本紀》所記載的「武王至於周,自夜不寐」。周公問周武王為何睡不著。周武王回答:

「告女:維天不饗殷,自發未生於今六十年,麋鹿在牧,蜚鴻滿野。天不享殷,乃今有成。維天建殷,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顯亦不賓滅,以至今。我未定天保,何暇寐!」

從季歷、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三代人都積極的推進周國的東進政策,觀察商國、滅商盟國、擊敗商國就是周國東進的三大步驟。

周國的東進政策核心目標從始至終都是以商國為目標。周文王營造豐,周武王營造鎬、洛邑,都是西周執行東進政策的具體行為。因此,無論豐鎬,還是洛邑,都是周國東進政策的成果。

洛邑的城市功能分布

2、從武王伐商後的形勢來看,商國雖然被擊敗,但實力依然強大,致使周武王不得不讓帝辛的兒子武庚即位為商王。商國作為周國的心腹大患,但周國沒有滅商國的實力,又日夜擔心商國復仇滅周國。這就是《史記 周本紀》中周武王口中的「我未定天保,何暇寐」的真實含義。

為此周武王採取的策略就是營造洛邑。為什麼選擇洛邑,周武王自己說出了原因:

「定天保,依天室,悉求夫惡,貶從殷王受。定我西土,我維顯服,及德方明。自洛汭延於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

營造洛邑的原因在周武王看來有三個原因:

1、「定我西土」,拱衛豐鎬等關中西土,這是根本原因;

2、洛邑是夏人所居;

3、洛邑的南三塗、北嶽鄙、河等得天獨厚的防禦地形。

從《史記》記載來看,洛邑在周武王時的作用是作為拱衛豐鎬的軍事重鎮。畢竟豐鎬距離商國太遠,不利於周國監控商國動向、快速處置商國可能的反叛行為。

洛邑作為拱衛豐鎬的東方軍事重鎮的最好證明,就是周公、周成王平定三監之亂、征服東夷等戰爭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如果西周的都城是洛邑,那麼周平王遷都洛邑豈非是假歷史?如果周平王遷都洛邑是假的,那麼西周、東周又如何分界?因護衛周平王東遷而得以封侯的秦襄公又因為什麼得以被周平王封侯呢?在沒有明確否定這些歷史之前,很難說洛邑是西周的都城。

4、如果洛邑是西周都城,那麼周禮是如何毀壞、丟失的呢?在周朝,洛陽並沒有經歷多少戰火,尤其是周平王之前。如果周禮不是因為豐鎬成為廢墟而毀失,那麼好端端的洛邑怎麼可能導致周禮毀失?

青銅器何尊照片

洛邑是西周都城的證據

認為洛邑是西周都城的證據,多數都是西周出土的文物。大致如下:

1、首要的證據是鑄造於周成王五年、於1963年出土於陝西寶雞的何尊。何尊銘文:

「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爯武王豊禮,祼自天,在四月丙戌,王誥宗小子於京室...余其宅茲中國,自之(茲)辥(乂)民。」

「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爯武王豊禮」,明確了周武王遷都成周、周成王在成周稱王的事實。

2、有50個出土文物金文和成周有關,有24個出土文物的金文和宗周有關,有22個出土文物的金文和莽京有關。但在出土文物和豐有關的僅有4個,和鎬有關的出土文物金文尚未發現。

3、在和成周有關的金文中可以看出成周的建築物有:大廟、大 室、京室、京宗、京大室、京宮、成大室、康宮、康昭宮、穆大室、康新宮、康夷宮、康刺宮;和宗周有關的建築物有:大廟、穆廟、大師宮;和莽京有關的建築物有:大室、璧雍、莾宮、濕宮。

4、有觀點認為宗周並非豐鎬,而是周原。

洛陽

以上就是關於豐鎬和洛邑誰才是西周都城的一些依據。雖然有出土文物支持成周的多,但成周未必就指的是洛邑。豐鎬雖然有文獻和邏輯事實來做證據,但沒有出土文物的支撐是其弱點。

在金文中,除了成周和宗周,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都城莽京。可見當時西周至少有三大都城:成周、宗周、莽京。再結合後世契丹(遼)有五京的事實,西周很有可能並非單一都城結構,而是有幾個都城的可能,至少我們已經知道了成周、宗周和莽京三個都城。因此,在爭論豐鎬還是洛邑是西周都城時,我們能夠確認西周只有唯一一個都城嗎?西周會不會如同後世的契丹(遼)一樣同時具有幾個都城呢?

因此個人認為,西周並非僅僅只有一個都城,而是三都同在,各自有不同功能:豐鎬更多的是作為祭祀和日常周王所居之地;洛邑在周武王、周成王時期更多的是軍事功能,在周成王遷移殷民和東夷俘虜到洛邑後,才正式正為周的都城,承擔重大祭祀和諸侯朝貢的功能(尤其是周人以夏人別種的「華夏」自居);至於莽京,從後世沒有文字流傳來看,應當是地位僅次於豐鎬和洛邑的第三個西周都城。

三都並立,各自承擔不同的功能,這也許才是豐鎬、洛邑、莽京在西周時期的歷史真相。簡單來說,豐鎬是周王祭祀祖先的都城,因此是宗周;洛陽是諸侯共祭和朝貢大會地方,是為成周;莽京作用不明。

為您提供一個有價值的觀點,更多元化的看待歷史,請關注歷史哨聲!謝謝的您的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周 的精彩文章:

西周戰史(四)——營建成周|網友神評論
長平之戰只是趙括的錯嗎?趙王如果聽他的話,是肯定能戰勝秦國的

TAG:東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