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近7000萬,佔5.34%

在中國,姓氏一直是非常重要,自商周春秋戰國一來,姓氏的劃分以及流傳就發展地很迅速,有些姓,或是經過融合,或是經過改變,就慢慢變成了大姓,比如我們都非常熟悉的李姓,這個姓氏,在全中國是最多的,你身邊絕對有姓李的人,但是今天要為各位朋友分享的卻不是這個姓的歷史。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李姓雖然人多,但這出皇帝最多的,卻不是李姓,而是另有其他姓氏,這個姓氏,就是劉姓。劉姓在歷史上一共出了59個皇帝,有8個朝代,那麼具體是哪些呢?

劉姓,最早一支劉姓源自堯的後裔劉累,故劉累為劉姓得姓始祖。劉姓望出江蘇彭城。

至2013年有人口近7000萬,佔全國人口的5.34%,在王、李、張之後排第四位。劉姓建立了西漢、後漢、南漢等政權。

據史記《漢書》、《通志·氏族略》和《中國姓氏》所載,劉姓的起源主要有三支:祁姓、姬姓、外族的改姓。

1、最早的一支來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裔,形成於夏朝後期,出自今河南魯山。

祁姓之劉有同出一源的兩支:一支直接出自劉累,形成於夏朝;一支出自劉累後裔士會,形成於春秋初期。

劉累生於夏朝後期,曾經跟著精通養龍技術的豢龍氏學過馴化龍的本領,為夏朝第十三帝孔甲馴養4條龍,因而被孔甲賜姓為御龍氏。劉累在為孔甲養龍時住在今河南偃師縣南。後來,由於飼養不善,死了一條雌龍,劉累怕孔甲治罪,就偷偷地帶著家眷南逃到魯縣(今河南魯山縣)躲了起來。劉累的子孫以劉累的名字為姓氏,就是中國最早的劉姓。

2、源於姬姓的劉氏形成於春秋時期,系以邑為氏,出自今河南偃師。

3、外族的改姓

(1)賜姓:項羽的叔父項伯,因在鴻門宴對劉邦有救助之功,劉邦賜其家族姓劉。公元前202年,劉邦在洛陽即皇帝位後,接受戍卒婁敬定都關中的建議,決定把國都遷到長安,並因此賜婁敬姓劉。

(2)西漢初年:匈奴族劉姓。當時,匈奴部族強盛,漢高祖劉邦採取和親政策,把皇室宗女嫁給匈奴單于冒頓為妻。冒頓姓攣,但按照匈奴貴者皆從母姓的習俗,攣氏子孫皆姓劉。

(3)魏晉十六國時期:匈奴族的一支為爭取中原人民的支持,自稱是漢朝公主與匈奴單于的後裔,一直使用母方的姓氏故而姓劉。他們先後在今山西、陝西、內蒙地區建立了漢、前趙和夏三個政權,後定居河南。史稱「河南劉氏」。前趙的建立者劉淵即是匈奴貴族。

(4)北魏「勛臣八姓」之一有獨孤氏,孝文帝於太和二十年(494年)自山西大同遷都洛陽後,於496年實行漢化改革,將鮮卑族的獨孤氏改為劉氏。

(5)唐末五代時期,突厥別部沙陀族的一支也冒稱是劉邦的後裔。五代十國中的後漢政權和北漢政權就是由沙陀劉氏建立的。

從西漢初期的匈奴貴族內附,南北朝的鮮卑族進入中原,一直到清朝的滿洲八旗漢化,這期間有大量外族人改姓劉姓。華北地區,尤其在河南地區的劉姓含有匈奴、鮮卑人的基因;東北地區的劉姓主要摻和了滿族和蒙古族的血液。

第一個:西漢

首先是漢高祖劉邦,此乃劉姓的第一個皇帝,後經歷了惠帝劉盈、前少帝劉恭、後少帝劉弘、漢文帝劉恆、漢景帝劉啟、漢武帝劉徹、漢昭帝劉弗、漢廢帝劉賀、漢宣帝劉詢、漢元帝劉奭、漢成帝劉驁、漢孝哀皇帝劉欣、漢平帝劉衎、漢孺子劉嬰一共十五位。

秦末,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以「漢」為國號,定都長安(今漢長安城遺址),史稱西漢。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農業、手工業及商業空前繁榮,史稱文景之治。

漢武帝繼位後,推行推恩令、中朝、刺史、鹽鐵官營等制度加強中央集權,並獨尊儒術統一思想。對外則開拓了東並朝鮮、南據越南、西逾蔥嶺、北達陰山的遼闊疆域,奠定漢地基本範圍;又派張騫出使西域開闢溝通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對外交往,並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第二個:東漢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首先是光武帝劉秀,他從王莽的政權里奪回了大漢江山,後經歷了明帝劉庄、章帝劉炟、和帝劉肇、殤帝劉隆、安帝劉祜、嬰帝劉懿、順帝劉保、沖帝劉炳、質帝劉纘、桓帝劉志、靈帝劉宏、少帝劉辯、獻帝劉協一共十四位。

新莽末年爆發綠林赤眉起義,漢朝宗室出身的劉秀趁勢而起。公元25年,劉秀稱帝,定都洛陽,並息兵養民開創了光武中興。東漢時,三公權力被大幅削弱,尚書台權力得到提升。漢明帝和漢章帝在位期間,東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明章之治。在漢章帝後期,外戚日益跋扈,漢和帝繼位後掃滅外戚,親政後使東漢國力達到極盛,時人稱之為永元之隆。

東漢中後期太后稱制、外戚干政,幼年繼位的幼君多藉助宦官才能親政,史稱戚宦之爭,朝政日益腐敗,而豪強勢力大肆兼并土地。桓靈在位時期,昏庸無道、橫徵暴斂、賣官鬻爵,農民在多重殘酷壓榨下不堪重荷,公元184年爆發黃巾之亂,朝廷令各州郡自行募兵,方將民變基本平定,卻導致地方豪強擁兵自重。公元190年,董卓之亂又起,自此漢廷大權旁落,揭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建安元年(196年),曹操迎漢獻帝遷都許昌。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第三個:蜀漢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首先是昭烈帝劉備,然後歷經後主劉禪就亡國了,一共兩位。

蜀漢(221年5月15日[1] —263年),三國之一。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亦稱「劉蜀」、「季漢」。蜀漢王朝疆域所及,北至武都、漢中,東抵巫峽,南包雲、貴,西達緬甸東部。佔有今雲南全省,四川、貴州二省的大部,陝西,甘肅南部、廣西西北部及緬甸東北部、越南西北部。263年為魏所滅。共歷二帝,四十三年。

東漢末年,外戚與宦官之間的鬥爭不斷,使得朝政日益腐敗,而後爆發了黃巾起義,劉備在鎮壓農民起義的戰鬥中因戰功步入仕途。但不久,何進、董卓先後敗亡,天下局勢逐漸轉變成諸侯混戰,劉備在混戰中輾轉奔波,於赤壁之戰後收復荊州各地,而後進取西川、攻下漢中,最終建立蜀漢政權。

蜀漢鼎盛時期佔據荊州、益州,在經過關羽失荊州、劉備夷陵之戰後國力受損,後又經諸葛亮治蜀國力恢復,又迫使南中地區屈服,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物資、人口、裝備以及礦產等天然資源,國力再度強盛。軍事上蜀漢也常常佔據主動,但後期逐漸走向衰落,最終被掌控曹魏的司馬家族所滅。

第四個:後趙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後趙最後一位皇帝劉顯,共一位

永和七年(351年),後趙皇帝石祗派劉顯帶領七萬士眾攻打冉魏政權的鄴城,冉魏天王冉閔暗中回到鄴城後,帶領全部兵馬去作戰,大敗劉顯,追擊到陽平,斬殺三萬餘人。劉顯畏懼,秘密派出使者請求投降,並請求殺死石祗來作為報效,冉閔整頓師旅而返回。四月,劉顯殺死石祗及其丞相樂安王石炳、太宰趙鹿(一作趙庶)等十多人,把石祗的首級送到鄴城,並送來人質請求冉閔保全自己的性命。冉閔下令在大路口焚燒了石祗的首級,授予劉顯上大將軍、大單于、冀州牧的官職。七月,劉顯再次率兵攻打鄴城,被冉閔擊敗。劉顯返回,在襄國稱帝。

永和八年(352年)正月,劉顯進攻常山,冉閔留下大將軍蔣輔佐太子冉智守衛鄴城,自己統率八千騎兵前去救援。劉顯的大司馬王寧投降冉魏,將棗強縣拱手交出。冉閔攻擊劉顯,將他打敗,追擊到襄國。劉顯的大將軍曹伏駒打開城門讓冉閔進入,冉閔殺死劉顯及其公卿以下的官吏一百多人,焚燒了襄國的宮室,將襄國的百姓遷徙到鄴城。

第五個:後漢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開國君主是劉知遠、經歷明元皇帝、恭僖皇帝、昭憲皇帝、章聖皇帝、睿文聖武昭肅孝皇帝、隱皇帝一共七人。

後漢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都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省開封市)。

後唐滅亡後,石敬瑭建立後晉,任命劉知遠為河東節度使。公元947年,契丹滅後晉後佔據中原,但因契丹兵在中原燒殺搶掠,大失民心,只好北撤。劉知遠抓住時機,在太原稱帝,國號漢,後攻克並定都於東京開封。

948年,劉知遠第二子劉承佑嗣位,即漢隱帝。950年李守貞等藩鎮發生叛亂,漢隱帝命郭威平之,但漢隱帝猜忌郭威,欲殺之,郭威不得已而反叛,漢隱帝為潰軍所殺,後漢就此滅亡。

第六個:南漢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開始的為文皇帝、經歷聖武皇帝、襄皇帝、天皇大帝、殤皇帝、文武光聖明孝帝六位。

南漢(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權之一。位於現廣東、廣西兩省及越南北部,面積約40多萬平方公里。唐朝末年,劉謙任封州(現廣東封開)刺史,擁兵過萬,戰艦百餘。劉謙死後,劉隱繼承父職,逐步統一嶺南,進位清海節度使。907年,劉隱受後梁封為大彭郡王,909年改封為南平王,次年又改封為南海王。

第七個:北漢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首先是神武皇帝劉旻,後經歷了孝和皇帝、廢帝、末帝四位。

北漢(951年―979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的政權之一,也是十國中最後一個政權。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南),稱太原府。盛時疆域十二州(一作十州),約為今山西省中部和北部。

第八個:劉宋

皇帝列表中第一人是劉翹,不過建國的卻是武皇帝劉裕,後經歷了少帝、文皇帝、元兇劭、孝武皇帝、前廢帝、明皇帝、後廢帝、順皇帝一共10位。

該姓氏出了59個皇帝,歷經8個朝代,官運第一,人口7000萬

南朝宋(420-479年),中國南北朝時代南朝的第一個朝代,也是南朝四個朝代中存在時間最久、疆域最大、國力最盛的王朝。共傳四世,歷經九帝,享國60年。因國君姓劉,為與後來趙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區別,故又稱為劉宋。

劉宋前期,社會安定,劉裕即位前後,大力推行改革,集權中央,抑制豪強兼并,實施土斷,打擊豪強士族,整頓吏治,重用寒門,發展生產,輕徭薄賦,廢除苛法,親自聽訟,振興教育,策試諸州郡秀才,舉善旌賢,多次遣使訪民間疾苦,改善政治和社會狀況。劉裕死後,宋文帝劉義隆繼續實行劉裕的治國方略,元嘉年間一片繁榮,史稱「元嘉之治」。然因文帝晚年北伐失敗致國力大損,劉宋後期,朝政混亂,帝王更迭頻繁。公元479年被權臣蕭道成取代,建立南齊,劉宋滅亡。

劉宋是魏晉南北朝中第一個由寒門庶族建立的王朝,這一時期出現了「寒人掌機要」的政治局面,文化上湧現了一批影響深遠的大家,如謝靈運、劉義慶、鮑照、裴松之、范曄、顏延之、祖沖之、何承天等,建康文學史論在此時期發展到巔峰,《世說新語》,《後漢書》,《三國志注》等曠世名著誕生於這一時期,對後世影響深遠。

這樣算來,劉姓一共出了五十九位皇帝,不愧是出皇帝最多的姓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天下知天下 的精彩文章:

曹操的千秋大業毀於這四個人,臨終懺悔:錯殺兩人,錯放兩人

TAG:觀天下知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