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讀諸葛亮的一生

我讀諸葛亮的一生

文 青風若凡

1

三國時代,智者雲集的年代。這個時代充滿著誘惑,總讓你有一種好奇心,想讓你去揭開她神秘的面紗。

如一絕世美女,遮擋著面紗,露出著一雙水靈的大眼睛,見過之後,你便久久難以忘懷。愛讀歷史的人,總會被三國時代久久的迷惑。

若要講三國,必然少不了一個人,那就是諸葛亮,擁有忠智信美的品質,簡直是完美的化身。

民語云:「諸葛亮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足以證明諸葛亮的智慧是當時的人們難以企及的。

歷史滄海桑田,今天人們去解讀諸葛亮,每個人心中都自己的諸葛亮,我來說說我心中的諸葛亮。

02

據三國志記載,亮早孤,說諸葛亮少年時代就沒了父親,一直跟著叔父在成長。

叔父叫諸葛玄,諸葛玄曾經受袁術指派做豫州的領導人,後來被人代替了,投靠了關係好的劉表。後來諸葛玄去世了,諸葛亮就在隆中這個地方種地為生。

為梁父吟,就是講歷代歷朝興衰始的,諸葛亮把自己比做管仲和樂毅。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只有徐庶等少數人認為是真的。

那麼問題來了,諸葛亮既然有這麼的志向,又有管仲樂毅的才華,為啥要待在隆中這塊地方種地呢?為啥不下山去謀個好職位呢?

想要知道這個答案,就能在後來的隆中對里能找到。

曹操勢強,挾天子令諸侯,勢不可擋。孫權歷經三代,人才滿滿,賢人輔政。剩下其他的則是昏庸之主。

投靠孫權和曹操,又沒有名氣,想求個好職位,估計很難。而且人才濟濟,想要脫穎而出,估計也很難。

有大志向,懂興衰之道,識得形勢。昏庸的領導沒法子跟著干,實現不了自己的理想和價值,有能力的人接受不了昏庸的領導,所以乾脆待在山裡種地了。

03

諸葛亮很聰明,三顧茅廬的故事,一直流傳甚廣,成了禮賢下士的佳話。

在我看來這還有其他意思,「三」這個數字,對古人有特別的意義: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周公三吐哺,曹丕三次拒絕漢獻帝的禪讓,「三」是個吉祥的數字,有美好的寓意。

在我看來,諸葛亮更想試探劉備是不是有一顆求賢若渴的心,在看看劉備是不是有足夠的胸懷和耐性,也是在提高自己的身價,贏得一個足夠好的價錢。

諸葛亮沒有讓劉備白跑三趟。倆人第一次見面,就提出一個很有現實意義的戰略,這對於混職場混社會的我們,也有不同非響的意義。

諸葛亮的八字戰略:避強,依強,擊弱,強己。這個八個字的戰略為劉備的崛起做了戰略指導,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成功不僅來自於天時,人的謀劃也非常重要。諸葛亮列舉了官渡之戰,曹操和袁紹的對決,來說明人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這對我們的啟示:凡事要儘可能的去謀劃,時機和謀劃倆者同時正確,就有可能會由弱變強。生活始終是殘酷的,盡自己一切努力,才有可能實現自己想的。

之後諸葛亮去見孫權談孫劉聯盟,說服孫權與劉備聯盟,充分證明了自己的才能,也算是經過了考驗。孫劉聯盟戰勝了曹操,讓自己在劉備集團里有了一席之地。

這一次之後,直到白帝城託孤以前,這段時間,諸葛亮一直沒有什麼精彩的演出,這期間諸葛亮一直主持大後方工作。

04

如何去評價諸葛亮這個人,我們應該從倆方面入手:做人和做事。

做人分為識人和用人,做事分為對內和對外。綜合這四個方面來說,諸葛亮是失敗的。如果換一個角度來講,諸葛亮延緩了蜀漢的滅亡,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

有人說蜀漢滅亡諸葛亮是有責任的。諸葛亮去世,蜀漢人才凋零,經濟疲軟,人民痛苦不堪,不注重人才培養。

對於經濟民生,諸葛亮是有責任的,後來開始實行屯田制度,可惜這時候諸葛亮去世了。

其實蜀漢註定是要滅亡,形勢如此,人心如此。

關於蜀漢滅亡,諸葛亮很早就有說過: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然不伐賊,王業亦亡。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未解之六也。

以弱擊強,時機又不利,那麼註定要失敗的。再有智謀的人,終究無法阻止時勢變化的。

很多時候即使註定要失敗,你也得拚命一博,不然你連一點贏的機會都沒有。

05

做人方面來說諸葛亮。對於領導來說,識人和用人方面是重中之重,尤其是重大事件面前,牽一髮而動全身,任何錯誤都不能犯,要不然就會產生難以估量的損失。

識人方面:揮淚斬馬謖這個故事,人人知道。那麼在劉備說馬謖這個人不靠譜的情況下,諸葛亮為啥對馬謖還委以重任呢?

公元226年,為了統一大業,諸葛亮決定北伐,由於馬謖在街亭的失誤,打亂整個計劃,以至於這個計劃草草收場。

這個責任諸葛亮是難以逃避責任的。這不僅僅是計劃的流產,帶來的損失是蜀漢難以承受的,本來就弱,越損失越弱。

弱者是沒有機會犯錯的,越弱越要小心謹慎,一犯錯,就會產生巨大的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和直接成本損失。這些成本都是難以承受,導致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艱辛。

用人方面,不用魏延奇計。史書評價,魏延勇猛過人,善士卒。每隨諸葛亮出征,輒欲請萬人,如戰神韓信一般,善用奇計,諸葛亮都否決了。最著名的子午谷奇謀,被諸葛亮以不安全的理由扼殺了。

對於戰爭來說,正不如奇,以奇制勝,避實擊虛,是最好的策略。何況是弱小者面對強大的敵人,只有奇計百出,才有贏的機會。

這就好比追一個女孩子,不斷給意外給驚喜,才能更快的順利拿下,道理不是一樣么?

諸葛亮卻一直壓制魏延,不給其施展才華的機會。

司馬光說諸葛亮有舊將不用,魏延終究被逼無奈,終於造反了。司馬光說魏延是沒有反心的,是由劉備一手提拔的部將,是誠實可靠的。

所以說諸葛亮在用人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06

當然也不是說,就這倆件事就能證明諸葛亮用人是失敗的,只能說他在重大決策的事件上,是不完美的。這也很正常,因為他是人。

做事方面,對內是非常成功的,應該說不比管仲差,是個治國型人才。

在白帝城託孤以前。諸葛亮一直在大後方工作,堪比蕭何。有功必賞,有過必罰,不分親疏遠近,不分上下貴賤,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民生活窮困,卻沒有怨恨和憤怒。

這在歷史上也是絕有僅有的,足以證明諸葛亮的治國安邦之才華。

外交方面,在吳漢戰爭之前,主動承認孫權為帝,明於形勢。吳漢戰爭之後,主動修訂盟約,致使可以全力北伐。

當然後來的幾次北伐都以失敗告終,這是形勢使然。雖說用人不當,終究是因國力太弱,是以雞蛋碰石頭,終究要失敗的。

內部四分五裂,需要一個目標來凝聚戰鬥力,這無疑減緩了蜀漢滅亡的時間。

07

形勢對一個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形勢不利,再有智慧的人恐怕都無法挽回敗局,古時如此,今亦如此。

生活有時候就像一部無解的棋局,你是棋盤上的棋子。有時候你可以主動進取,有時候你就只能被動地接受命運的操控。

成功不僅僅是天時,更需要人謀。需要時機和謀劃一起產生作用,才能成功,缺一不可。缺其一,就算最富有智慧的人,恐怕也會徒勞無功。

個人感受,僅供參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前任3·電影院里的舊時光
糖真的比毒品還可怕嗎?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