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做好四件事,雜病全跑光

做好四件事,雜病全跑光

導讀

2月19日為雨水節氣,做為一年中的第二個節氣,雨水的到來意味著氣象學上的春季真正到來了,開始逐漸進入溫暖的春天。同時,今日起雨水開始逐漸增多,我國大部分地區都結束了下雪的季節。

雨水後,明顯地感到春天的腳步越來越清楚,芬芳的花香,沁人的氣息愉悅身心。雨水季節,天氣變化不定,是寒潮出現最多時節。變化無常的天氣,容易引起人們情緒波動,乃至心神不安,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基於以上節氣特點,我們應該做好以下四件事,可以幫我們更好的照顧自己的身體,預防和緩解多種春季和夏季常見病。

動起來

氣溫逐漸回升,萬物開始復甦、萌芽,這是天地間陽氣上升的跡象。人體也是個小宇宙,也會隨著天地間氣候的變化而作出相應的變化和調整。所以,春季人們應該注意陽氣的生髮之道。故而,《黃帝內經》中有「春夏養陽」之說。

所謂養陽,即是讓自己的身體順其自然的跟著大自然的節奏一起走,做一些讓身體陽氣生髮的事情即為養陽。同樣,動則為陽,靜則為陰。《黃帝內經》中說道:「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

因此,我們應該早睡早起,早晨到公園裡、庭院里穿著寬鬆的衣服,去散步,跟太陽一起起床,並做一些伸展肢體的運動,以條暢我們的情志,這樣有助於陽氣的生髮。

養養脾

雨水節令在春季,肝旺而脾弱,脾弱又使得脾胃運輸、消化功能受影響。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強弱決定人之壽夭,是人們健康長壽基礎。脾胃虛弱是滋生百病主要原因,雨水節令養脾健脾很重要。養脾也要靜心,以精神調攝為主。心平氣和,使肝氣不橫逆、脾胃安寧,運化正常,達健脾目的。

少食冷

雨水節令養生,可多用性平味甘的大棗,以補脾和胃。諺語有「一日吃三棗,終生不顯老」之說。若有胃病,雨水節令當戒煙酒,忌食生冷肥甘及粗糙、過硬、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或饑飽失調、飲食不規律等不良習慣。慎用過於苦寒和對胃有刺激的龍膽革、苦參、黃連等葯。主張多吃新鮮蔬菜,如韭菜,「韭菜春食則香,夏食則臭」。韭菜性溫,最宜人體陽氣。但韭菜不易消化,一次不要吃得太多,宜少量多食。胃虛有熱,下部有火和消化不良者,卻不宜食用韭菜。多吃蔬菜和甜味,少吃酸味,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

捂著點

雨水節氣開始,氣溫雖然明顯上升,但大部分地區仍有寒意。此時受寒則陽氣容易鬱閉,陽氣得不到生髮則會發生春季過敏。所以,「春捂」是預防春季過敏的重要環節。「捂」時的微微出汗與「動」時的微微出汗有同樣的作用,都有利於陽氣向外的生髮。同時,捂著也可以防止春季風邪的傷害而發生過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南信心藥業 的精彩文章:

想要美麗常駐?做好這兩個字就夠了

TAG:河南信心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