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春佳節,別讓「葛優癱」傷了脊柱

新春佳節,別讓「葛優癱」傷了脊柱

悅生(上海)醫藥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整合全球優質醫療資源,打造國際導診平台,幫助重大疾病、疑難雜症患者尋求境外優質的醫療服務;全球醫訊關注健康管理。

忙完年夜飯和大年初一的拜年,老人們在張羅出去逛廟會,小孩子們興奮地歡呼雀躍,而「手機一族」是不願意出去的,窩在家裡沙發上看看電視上上網,既能有效避開七大姑八大姨的春節「奪命連環問」又能享受一下難的自娛自樂。殊不知,窩在沙發里雖然舒服,肌肉也能放鬆,但腰椎就要吃苦頭了,尤其是在長時間「葛優癱」的時候,腰椎不能得到足夠的支撐,椎間盤會受到壓迫。

人類脊柱由33塊椎骨(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骨、尾骨共9塊)借韌帶、關節及椎間盤連接而成。脊柱上端承托顱骨,下聯髖骨,中附肋骨,並作為胸廓、腹腔和盆腔的後壁。脊柱具有支持軀幹、保護內臟、保護脊髓和進行運動的功能。脊柱內部自上而下形成一條縱行的脊管,內有脊髓(注:脊柱不等於脊椎或脊椎骨,脊柱是由N塊脊椎組成的)。脊柱為人體的中軸骨骼,是身體的支柱,有負重、減震、保護和運動等功能。

脊柱的負荷為某段以上的體重、肌肉張力和外在負重的總和。不同的部位的脊柱節段承擔著不同的負荷。由於腰椎處於脊柱的最低位,負荷相當大,又是活動段與固定段的交界處,因而損傷機會多,成為腰背痛最常發生的部位。 脊柱的負荷有靜態和動態兩種。靜態是指站立、坐位或卧位時脊柱所承受的負荷及內在平衡,動態則指身體在活動狀態下所施於脊柱的力。這些負荷需要相應的關節、韌帶和肌肉來維持。

長時間保持「葛優癱」的姿勢,先是出現腰痛、脖子痛,再往後,就可能會被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纏上。北京大學國際醫院院長陳仲強院長說,現在年輕人的脊柱老化提前了。現在的小孩,從小就圍繞電腦、手機,本該活躍體能的時候都是靜止狀態,現在20、30歲脊柱就出現了問題。

除了「葛優癱」,

還有以下幾種做法也容易傷到脊柱:

1、挎單肩背包

危害:頸肩肌肉僵硬,易得高低肩。

2、乘車、等車時斜著站

危害:危害腰椎、髖關節

3、脖子夾電話、側睡

危害:頸椎痛、頸肩肌肉緊繃

4、直腿彎腰提重物

危害:容易到閃腰

5、趴桌子睡午覺

危害:傷頸椎、胸椎、肩關節

長期不良的站姿、坐姿和睡姿有可能導致脊柱側彎。脊柱側彎在骨科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一般人會覺得站直了以後人的脊柱是完全直的,其實從側面看,在醫學角度,這個脊柱是呈S形的。正常的頸椎有一個前凸,腰椎有一個前凸,胸椎是一個後凸,但是從人的正面來看,脊柱應該是完全直的,這個從醫學上來說,也叫做冠狀面,那麼這個脊柱側彎如果給它一個定義的話,也就是說我們在冠狀位向脊柱、向兩側出現彎度超過10度以上我們叫做脊柱側彎。

暫且不說先天性脊柱側彎和特發性脊柱側彎,我們來看一下退行性脊柱側彎:腰痛,合併腰椎狹窄、下肢疼痛或麻木。偶爾有一些病人會出現久坐以後的腰痛或者胸背部的疼痛,這是脊柱側彎的一個癥狀。往往這些因為引起後背部的疼痛原因很多,那麼脊柱側彎引起的疼痛又不是很巨力,常常被忽視。如果經常出現後背疼痛,往往這個時候應該去醫院專科,尤其骨科進行就診。

對於老年性脊柱側彎相對來說,引起的癥狀會比較多,往往這樣的病人因為退變了以後脊柱失衡,所以腰痛出現的比例要比特發性側彎和先天性側彎要多的多,也是建議病人就診的一個主要原因。另外,退行性側彎有的時候同時合併有腰椎狹窄,有神經壓迫,往往這些病人還會有一些下肢的疼痛或者麻木,任肢行走的時候,可能會出現走一會歇一會,從醫學的角度來說就是畸形坡形。

之所以建議腰背部不明原因疼痛要及時就醫進行確診,是為了預防脊柱腫瘤。脊柱腫瘤是指脊柱原發或者是繼發的惡性病變造成的骨破壞,或者是壓迫了神經所導致的一系列病症。脊柱腫瘤包括原發性脊柱腫瘤和繼發性脊柱腫瘤,繼發性腫瘤是轉移瘤,如肺癌、乳腺癌、甲狀腺癌、腸癌和肝癌等;原發性脊柱腫瘤是指原發發生在脊柱,從第一頸椎到骶尾椎,所有的部位都可以發生原發腫瘤。

春節放假在家休息,最好選擇坐硬沙發,坐下之後不會「陷下去」,在沙發上休息時,也不能太懶散,要保持腰背挺直,兩腿放平,小腿和大腿呈90度。最好坐在沙發的正中央,不要太靠後,也不要太靠近沙發的前緣。建議在沙發靠背上加個靠枕,這樣既能保持腰背挺直,還讓後腰有個支撐,有利於腰椎放鬆。

尤其是埋頭看手機、通宵打麻將,聚精會神到凌晨,對脊柱的傷害最大,記得歇一歇,不能上了麻將桌就聚精會神忘了腰和脊柱。平時,給脊椎充分的活動空間,堅持多仰望天空,開始時可能會感覺酸脹,甚至肩膀和手臂也會感到酸麻,這說明已經有問題了,更需要好好改善。另外,還可以多向左側、右側歪歪頭或者轉轉頭。雙肩同時進行或者左右肩交替進行聳肩練習,也會達到舒緩肩部疲勞的效果。

聲 明

1.全球醫訊公眾號致力於提供合理、準確、完整的醫療資訊,本公眾號中部分來源於網路轉載的文章是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本公眾號不負責承擔任何因此類信息的不合理、不準確或不完整導致公眾的任何損失。

2.對於任何或者機構或個人依據本公眾號文章及內容作出的行為和決定,本公眾號不承擔責任。

3.本公眾號提供的內容僅供學習交流,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以其他方式複製、使用本公眾號原創內容,須保留本公眾號註明的稿件來源。

4.本公眾號對相關內容保留最終解釋權。

想了解什麼,就趕緊回復相應的數字吧!

1:肺癌 2:大腸癌 3:乳腺癌 4:中美醫療差距 5:膀胱癌 6:食管癌 7:黑色素瘤 8:肝癌 9:惡性淋巴瘤 10:白血病 11:視網膜母細胞瘤 12:胃癌 13:宮頸癌 14:軟組織肉瘤 15:前列腺癌 16:卵巢癌

GIF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醫訊 的精彩文章:

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危險,但不可怕!
CFDA教你如何對付常見的疾病君

TAG:全球醫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