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自貢摩崖石刻之龍洞摩崖造像

自貢摩崖石刻之龍洞摩崖造像

摩崖石刻,是直接雕刻在山崖石壁上的文字或圖像。從唐代到民國,在一千多年時光里,一代又一代雕刻工匠們,在自貢崇山峻岭、河流兩岸雕刻了數以萬計的作品。由於自然和人為因素破壞,留存至今的已不多了。榮縣摩崖造像多、體量大,引起省級相關部門的重視。2016年4月,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啟動為期5年的四川散見唐宋佛道龕窟調查,首站就選擇了自貢地區。

自貢地區唐宋時期佛教造像呈現出兩大規律:幾乎集中修建在河流沿岸;多為『大像』。」於春介紹說,此次調查的16處佛教造像,其中旭水河及支流沿岸有9處,越溪河及支流沿岸有5處,沱江沿岸2處。此次調查的408個龕窟,大於4米的特大型龕窟就有19個,其中高度在4米以上的大型倚坐彌勒造像6尊,2米至4米高的大型龕窟60個。今天我們就從龍洞摩崖造像說起,介紹一下自貢的摩崖石刻。

龍洞摩崖造像位於自貢市榮縣境內,龍洞俗稱羅漢洞,緊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榮縣大佛」,自唐宋以來就是遊覽勝地,真如崖「嘯台游賞」和龍洞「龍湫夜月」均為榮州12景之一,陸遊、趙熙、柳倩等古今名人對此多有題詠。1986年7月,龍洞石刻被公布為首批榮縣文物保護單位。現在已經成為自貢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龍洞摩崖造像雖與榮縣大佛是鄰居,但我相信知道的人並不多。龍洞灣原來為榮縣電瓷廠,現在因為大佛文化燈會才真正揭開了龍洞摩崖造像的面紗。

龍洞山灣內,唐建白雀寺,宋造真如院,民國又修彌陀院。昔時梵音繚繞,是榮縣著名的佛教場所。

羅漢洞崖壁上有28龕唐宋佛教造像,1塊唐代摩崖碑,5則宋以來的題刻,歷史文物價值較高。

2號龕里的一佛二僧二菩薩,但風化比較嚴重。

《輿地紀勝》卷一百六十載:「龍洞,在州東南四里真如院,岩穴峭深,耆舊相傳以為龍洞之左有歲寒堂,堂上即真如閣,堂上石壁奇峭盡巨柏。」

大佛文化燈會用燈光藝術與佛龕造像融合相當不錯。

龍洞造像鑿於灰砂岩部分的四大龕保存相對完整,其餘20餘龕因鑿於黃砂岩部分,基本上已經風化不存。「榮縣龍洞摩崖造像」和「榮縣大佛」,無論是自然山崖、歷史文脈,還是保護利用均融為一體,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痛快旅遊 的精彩文章:

探訪自貢歷史建築之迴龍橋石坊

TAG:痛快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