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雨水時節,處處生機

雨水時節,處處生機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雨水,

寓意降雨開始、雨量漸長;

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所謂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勸。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雨水養生重點

在雨水節氣之後,隨著降雨有所增多,寒濕之邪最易困著脾臟。同時濕邪留戀,難以去除,故雨水前後應當著重養護脾臟。

一、養脾的重點在於調暢肝臟,保持肝氣調和順暢。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等。

二、注意健脾利濕。內以養護脾氣。外以清利濕邪,從而達到養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濕氣一般夾「寒」而來,因此雨水前後必須注意保暖,切勿受涼。同時少食生冷之物,以顧護脾胃陽氣。平時可多吃些諸如鯽魚、胡蘿蔔、山藥、小米等食物,以達到健脾的目的。

三、預防「倒春寒」。這是因為初春的降雨會引起氣溫的驟然下降,這尤其對老年人和小孩的身體健康威脅較大,特別是溫度驟然下降的時候,老年人的血壓會明顯升高,容易誘發心臟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則容易因氣溫的改變而引起呼吸系統疾病,導致感冒和發燒。所以這裡還要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過早減少衣物。

雨水節氣要注意「四宜四忌」

宜「照顧兩頭」,忌「春捂」過頭

由於早春天氣乍暖還寒,濕氣較大,早晚低溫,細菌病毒活躍,人容易生病,重點「捂」頭頸與雙腳,可以避免感冒、氣管炎、關節炎等疾病發生。

但「春捂」並不是衣服穿得越多越好,而是強調衣物增減要視天氣的變化情況而定。春季氣溫溫差較大,早晚較冷,此時可適當「捂」一會兒。而中午較熱,此時可適當減衣服。

宜心情平和,忌「沐浴」花叢

雨水時節,氣溫由寒轉暖,濕度由燥轉潤,氣候變化不穩定,此時人情緒上容易波動,容易誘發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等疾病。此時可以選擇相約好友去踏青來保持美好的心情。

但皮膚科專家指出,春天晴朗風大,空氣中花粉指數偏高,過敏性皮膚接觸後,就可引發癥狀。因此郊遊踏青,儘可能選在花粉指數最低時,如清晨、夜裡,或綿綿春雨過後。

宜當個勤勞寶寶,忌惹「水禍」上身

每逢季節交替時人人都有過的經歷就是睡不夠。其實睡的時間過長或過短對健康都是不利的,要克服季節變化對睡眠的影響更要注意早睡早起,勞逸結合,順應自然,規律起居。

另外,在日常中,洗頭之後應及時用熱風機吹乾。否則,水濕留於髮際中變涼,「同氣相求」使濕寒聚於頭,由表及裡深入顱內,導致頭痛。

宜排排坐吃果果,忌「火上澆油」

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是飲食調養的好時機。春季氣候轉暖,早晚較冷,風邪漸增,常見口舌乾燥、嘴唇乾裂等現象,故應多吃新鮮蔬菜、多汁水果以補充人體水分。但需注意的是「倒春寒」容易使人內臟鬱熱擁阻,因此不宜吃燥熱食物。

防流感記住做四件事

雨水節氣期間,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氣溫會忽高忽低,易導致感冒,防流感要做好這4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牛區撫琴街道 的精彩文章:

魚的記憶真的只有七秒么?
春節習俗在此,你get到了嗎?

TAG:金牛區撫琴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