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陳陶的一首樂府舊題詩,展現了邊塞將士的英勇氣概,內含千古名句

陳陶的一首樂府舊題詩,展現了邊塞將士的英勇氣概,內含千古名句

隴西行》本是樂府《相和歌·瑟調曲》舊題,內容多寫邊塞戰爭,陳陶有《隴西行》四首,今天我們來欣賞第二首。

《隴西行四首·其二》

唐代: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詩歌並不正面描寫戰鬥場面,首句借士兵態度暗示戰事之激烈:「誓掃匈奴」表現士兵們態度堅決,「不顧身:凸顯其作戰的英勇頑強。

第二句筆鋒跳轉,描述將士的陣亡場面。漢代曾設置羽林軍,他們身穿錦衣貂裘,以作戰英勇,頑強著稱,這裡的」貂裘「即借指唐軍精銳部隊。五千多精銳士兵犧牲,也可相見之前經歷了一場如何慘烈的廝殺。」胡塵「代指邊境少數民族地區,這一詞語表現了激戰帶來的塵土喧囂,並暗示出其時瀰漫天地的肅殺氣氛。塵埃落定,而生命已靜卧沙場,一動一靜,對比鮮明,觸目驚心。

前兩句對戰爭的描述,為下文做了鋪墊。慘烈的傷亡,自然引出第三句----無定河邊累累白骨。無定河發源於內蒙古,流經陝北米脂,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由於歷代連綿不斷的戰亂,屯軍開墾,破壞植被,濁流滾滾,泥沙沉澱於河床,使河身難以穩定,故稱」無定「。杜甫《兵車行》有」古來白骨無人收「之句,與此句反映了同樣的現實。但杜甫詩中說」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這首詩的尾句則意思更進一層,無論男女,都難以抵禦戰爭的殘酷。

第四句再次轉折,視線由邊境轉換到士兵的家鄉,在夢中妻子還在期盼丈夫歸來,或許在幻想互訴相思,或許在設想重逢後的美好生活.......卻不知道丈夫已經戰死。夫妻間感情越深,則夢境越是甜蜜,與現實的落差就越大,悲劇色彩也就越濃郁。而事實上,妻子只是千千萬萬軍人家屬的代表,其他那些父母,兄弟,兒女翹首企盼的背後,隱藏了多少埋骨他鄉的慘劇?多少親人的血淚斑斑?

三四句是詩中的名句,這兩句採用流水對的形式,語氣連貫而下,而反差強烈。作者以類似電影蒙太奇手法,將邊境和家鄉,現實和夢境,慘烈和溫柔進行對比,生死對照,無限凄婉。」可憐「一詞,兼攝兩地:無定河邊,野死不葬固然可憐;千里之外,痛失親人也足堪悲;而災難降臨,卻渾然不知,扔抱著美好的希望,就更加讓人同情。

全詩環環相扣,語意幾經轉折,通過鮮明的形象,強烈的對比,揭露了戰爭給普通家庭帶來的傷害。詩人並未追問戰爭的價值,或許在個體生命的苦痛面前,再宏大的價值都顯得疏遠而模糊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這一首唐詩,用明月點綴揚州,使得揚州獲得「二分明月」的美名!
「一種相思,兩處閑愁」,一代才女李清照的詩詞名句你知道多少?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