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大家是否都有同感,如今年節的味道在逐漸淡化,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種快樂了。(圖為:正月十五晚上的彩燈,寫著: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如果說過年期間最熱鬧的活動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期間的賞燈會、秧歌高蹺和怒放的焰火。(圖為:正月十五,在彩燈展示現場,人山人海,節日氣氛濃重。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在80年代,中國經濟開始發展的起步階段,每到元宵佳節,各大單位都會製作各種形狀各異的彩燈集中展示。(圖為:在大街上,只要高蹺隊到來,馬上就說成為臨時演出場所。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也有實力強大的單位製作大型巡遊彩車在街道上巡演,鑼鼓、音樂和鞭炮聲此起彼伏,街頭人頭攢動好不熱鬧。(圖為:火車站前的秧歌高蹺表演。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小孩子們跟著彩車到處跑,看著表演的節目,撿拾一些沒響的鞭炮,有時候彩車上的人還會扔給小孩子幾個炮仗。(圖為:比賽中的高蹺表演。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那時候政府還會組織各個鄉鎮的秧歌高蹺隊來縣城集中表演,在表演的同時會評出本年度的一二三等獎來。(圖為:為秧歌高蹺伴奏的吹鼓手。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由於各地的服裝道具和拿手絕活不同,從而表演的風格各異,可以說是百花齊放吧。(圖為:話劇的舞台也被送到了尋常百姓家門前。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當時遼南的高蹺有地域特點,民間藝人和愛好者也眾多,可以說非常有群眾基礎。現如今聽說遼南高蹺後繼無人,已經瀕臨非遺保護項目。(圖為:舞蹈演出在古塔前。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80年代傳統元宵佳節—有政府組織的送戲下鄉和秧歌高蹺 已成歷史

八九十年代,每到正月里,文聯都會組織藝術家們都基層慰問演出,官方說法叫:送戲下鄉。那時候的演員真是為人民服務,無償演出啊!(圖為:雜技演員在鄉鎮小學操場上表演。圖/文:劉晗峰 拍攝於:80/90年代大連地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攝影講習所 的精彩文章:

世上最小的行宮—溥儀樓 滿洲國皇帝旅順行宮竟然才207平米
鐵證如山—再厚的雪也掩蓋不了虎狼之心 客死他鄉家人無從知曉

TAG:攝影講習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