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七十九首《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七十九首《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篇目】

[作品介紹]

[作者介紹]

[注釋]

[譯文]

[賞析一~~賞析三]

【古風泊客一席談】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梁詩·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拼音版:

shān zhōng hé suǒ yǒu , lǐng shàng duō bái yún 。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zhī kě zì yí yuè , bù kān chí zèng jūn 。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作品介紹]

這是一首回答齊高帝蕭道成的詔書的詩。作品通過回答天子的問題而表示自己的清高,說明自己所喜愛的東西與世俗不同。《南史》本傳稱弘景性愛山水,這首詩正表現了這樣的性格。

[作者介紹]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卒謚貞白先生。南朝南齊南梁時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的醫學家。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自幼聰明異常,十五歲著《尋山志》。二十歲被引為諸王侍讀,後拜左衛殿中將軍。三十六歲梁代齊而立,隱居句曲山(茅山)。梁武帝禮聘不出,但朝遷大事輒就諮詢,時人稱為「山中宰相」。

他的思想脫胎於老莊哲學和葛洪的神仙道教,雜有儒家和佛教觀點。工草隸行書尤妙。對歷算、地理、醫藥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農百草經》,並增收魏晉間名醫所用新葯,成《本草經集注》七卷,共載藥物730種,並首創沿用至今的藥物分類方法,以玉石、草木、蟲、獸、果、菜、米實分類,對本草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原書已佚,現在敦煌發現殘本)其內容為歷代本草書籍收載,得以流傳。另著有《真誥》、《真靈位業圖》、《陶氏效驗方》、《補闕肘後百一方》、《陶隱居本草》、《葯總訣》等。

[注釋]

1、詔:帝王所發的文書命令.

2、怡悅:取悅;喜悅。

[譯文]

你問我山中有什麼。那我就直言相告,這個山中有很多白雲。

但是白雲悠悠,只有在山中才能體會其美。所以我只能自己欣賞,而沒有辦法把它贈送給您。

賞析

壹/

梁朝建立後,武帝大力擴充文武班子,為鞏固自己的帝位,一邊嚴刑苛法鎮壓民眾,一邊偽裝仁慈勤儉,大力提倡學儒崇佛,騙取百姓同情。陶弘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情急之下,遣高徒入宮,向武帝獻上寶刀二口:一名喜勝,一名成勝。寓意朝廷治國平天下,一要施以善政,二要增強實力。置腹良言,使武帝也頗受感動。梁武帝很感激陶弘景給予的有力支持,親提御毫,寫了一份情真意切的御詔,文曰:「心中何所有?卿何戀而不返?」盼望陶弘景出山輔政,重列朝班。然而,徜徉於大自然懷抱之中,並為道家仙風所陶醉的陶弘景,接到詔書後,深思很久,下定了不出山的決心,提筆寫下此詩。

佚名

賞析

貳/

這是陶弘景隱居之後回答梁武帝蕭衍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首句即照應題目。梁帝之問,帶有勸其出山,頗不以棄功名、隱林泉為然。而詩人則平平淡淡地回答:「嶺上多白雲。」話雖簡淡,含意卻很深。是的,山中能有什麼呢?沒有華軒高馬,沒有鐘鳴鼎食,沒有榮華富貴,只有那輕輕淡淡、飄飄渺渺的白雲。在迷戀利祿的人看來,「白雲」實在不值什麼;但在詩人心目中卻是一種超塵出世的生活境界的象徵。然而「白雲」的這種價值是名利場中人不能理解的,唯有品格高潔、風神飄逸的高士才能領略「白雲」奇韻真趣。 所以詩人說:「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言外之意,我的志趣所在是白雲青山林泉,可惜我無法讓您理解個中情趣,就像山中白雲悠悠,難以持贈一樣。言詞間頗替齊高帝感到惋惜。——詩人以這種委婉的方式表達了謝絕出仕之意。 此詩寫得輕淡自然,韻味雋永,歷代傳誦。

佚名

賞析

叄/

這首五言四句的小詩,是齊梁間著名隱士陶弘景所作。弘景不以詩名,但此詩以極簡煉的詞句表現了作者高遠出世的情懷和敝屣富貴的傲然之態,卻是一首歷來傳誦人口的名作。「詔問」,指梁武帝下詔問弘景。「山中」,是弘景隱居於句容茅山。

首句「山中何所有」。起句借梁武帝詔書中的問語,引出下文自己的回答。這一句看似平平,若不經意,但隱士不事王侯、高尚其志、對「聖旨」絕無半分誠惶誠恐之感的風範,已約略可體味。次句「嶺上多白雲」,正面回答詔問。山中之物多矣,作者何以獨獨拈出「白雲」?自然,山中多雲,這是事實,《禮記》所謂「天降時雨,山川出雲」,謝靈運詩亦有「白雲抱幽石」、「岩高白雲屯」之句。作者將眼前景隨口道來,毫不費力,而青山白雲,相映成趣,非但當時作者注目,亦使今之讀者神往。此其一。其二,這與晉宋以來隱逸之士所賦予白雲的特殊意義有關。雲之為物,行蹤飄忽,去來無跡,自由自在,無掛無礙,這正是隱士們寄託幽懷的對象,也可用作他們的自我象徵。陶淵明《和郭主簿》云:「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其《歸去來辭》云:「雲無心以出岫」,即是明證。後來的唐釋皎然說得更明白:「有形不累物,無跡去從風。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陶弘景詩中的「白雲」,正有這樣的含義在內。句中雖然沒有「我」字,卻已畫出了「我」仰首觀雲、悠然自得的神態。梁武帝問山中何所有,實是說山中無所有,不如出山入朝,則無所不有矣。弘景這樣巧作回答,也暗示了拒絕應徵出山的態度。若不經意之中,實有深意在內。

但這一句必竟過於含蓄,意思不夠醒豁,接下來「只可自怡悅,不堪持寄君」二句索性點明了這層含義。表面看來,這兩句是說白雲在天,飄忽無定,只可讓山人游目,無法寄陛下同觀,言下似乎還有遺憾之意。但「怡悅」一詞,明確表示了自己對青山白雲,也就是對隱居生活的喜愛。「只」、「自」二字,更將對蒼山白雲的欣賞看作是隱士的專利。萬丈紅塵中人豈耐得住山居的寂寞?舒捲無方的白雲焉能得金粉叢中帝王的欣賞?所謂「只可」、所謂「不堪」,其實是毫不客氣地將對方排斥於自己的同道之外。意思雖略嫌直露,而拒聘的態度卻也因此顯得更加堅決。史載梁武帝要他出山,他曾畫兩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間,一牛著金籠頭,有人執繩,以杖驅之。武帝笑曰:「此人無所不作,欲斅曳尾之龜,豈有可致之理。」一詩一畫,可謂異曲同工。

附帶講幾句,據史書記載,梁武帝代齊時,弘景曾為其援引圖讖,製造改朝換代的依據。以後武帝每有軍國大事,無不遣人諮詢之,弘景因而有「山中宰相」之稱。可見他並非真正忘懷世情之人。他之始終隱居不出,除個人性格的因素外,當與時勢及生活經歷有關。不過,這已不是本文論述的範圍了。

佚名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梁詩·陶弘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你問我我山中有什麼。那我就告訴你,這個山中只有白雲,我擁有白雲。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只有在山中,我才擁有它,只要看到它,我才會有好的心情。所以我不會也不可能把它贈送給您。

怡悅:取悅;喜悅。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是詩人隱居之後回答梁武帝蕭衍詔書所問而寫的一首詩。「詔問」,指梁武帝下詔問弘景。「山中」,是弘景隱居於句容茅山。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山中有些什麼?嶺上飄著許多悠閑的白雲。

這一句詩文很淺白。但其實並不是那麼簡單。

一是梁武帝蕭衍垂問詩人「山中何所有」,實際上是邀請詩人出仕。意義不同。

二是詩人回答皇帝絲毫沒有誠惶誠恐,更不說用敬語了。彷彿老朋友般,輕描淡寫。事實上,詩人正是稱帝前的蕭衍的老友。但,這裡,更多是詩人自許為方外之人,所以才這麼鎮定自若。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它們只可供自己欣賞愉悅,不能摘來呈送明君。

此句極佳。

山中有什麼?白雲。但是,山中的白雲只能在山中讓自己慢慢欣賞,且會讓自己愉悅開心。而這第一點,包括「你」在內的所有人是領略不到的啊!所以,也無法摘來呈送明君。

此詩雖然說是回贈皇上之詩,但詩人寫的不卑不亢,以極簡煉的詞句表現了作者高遠出世的情懷和敝屣富貴的傲然之態,卻是一首歷來傳誦人口的名作。

點擊輯期圖標,暢遊古詩文世界。

《古風泊客》第二輯《詩經》

《古風泊客》第三輯《楚辭》

《古風泊客》第四輯《樂府詩集》

《古風泊客》第五輯《古詩十九首》

《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是我國古代詩歌逐漸成熟的重要時期,這一段時間既有采自民間的樂府詩,也有文人創作的五言、七言詩;既有南方清麗婉約的詩歌,也有北方的鏗鏘之聲。本書選錄詩約300首,分為九部分:漢詩、魏詩、晉詩、宋詩、齊詩、梁詩、陳詩、北朝詩、隋詩;分4卷,漢詩一卷,魏晉詩一卷,宋齊詩一卷,梁、陳、北朝、隋詩合為一卷。全面的反映了當時各個朝代各詩人的不同風格和內容。余冠英突出了各時期的風格和代表作家,詳加註釋,是讀者了解漢魏六朝詩歌的入門必備之冊,既可以作為專業人士的備用資料,也可以作為文學愛好者收藏典籍。

作者:項籍等

編訂:余冠英

成書時間:1958年

《古風泊客》第六輯《漢魏六朝詩選》

漢魏六朝詩選179

心 ? 養性?品生活

這世上有三樣東西是別人搶不走的:

一是吃進胃裡的食物,二是藏在心中的夢想,三是讀進大腦的書。

古風泊客 ┃ 也許是最有深度的古文賞析微刊

歡樂中國年

狗年大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風泊客 的精彩文章:

《漢魏六朝詩選》第一百四十八首《河中之水歌》

TAG:古風泊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