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醫學堂丨 道醫神治體系的基本內容

道醫學堂丨 道醫神治體系的基本內容



中國道醫


這裡沒有雞湯、偏方、謠言、廣告,只有可信賴的道家健康養生知識!



道醫神治體系的基本內容

編輯/中國道醫







一、道醫完整體系的基本內容




孫思邈祖師指出:「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

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張種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王、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而者,如無目夜遊,動致能顛預。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 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 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內經》,有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 不讀(庄》、《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總。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據此,道醫完整體系。大體可分為以下幾部分內容。



1

經方系統




1.典籍類:




《索問》、《甲乙)、《黃帝針經》等;




2.原理類:




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藥對等:




3.醫家類:




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孫思邈、李時珍等。



2

術數系統




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等。



3

臨證系統




熟讀經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



4

道德系統


    


 五經仁義之道; 三史古今之事; 《內經》慈悲喜舍之德; 《庄》、《老》任真體運

則吉凶拘忌; 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之宇宙原理。


  


二、道醫神治體系的基本內容




人類理想期望的追求目標,即可稱之為終極者(關懷)。




對非終極者的事物,人們所表現出的非理性育目追求,即稱之為迷信。




道醫的神治,即是以「道」生成及發展運行規律之要素,給予人類社會及個體高

病態癥結的一種解決方法。在施治過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式,其根本,都是為調動出年病患者本身的自我潛能和免疫抗體,達到自我恢復、自我康復作用。


   


道醫將「身園共治」、「去心病」和「治未病」等養生理論作為奠定醫學理論的

基礎和醫學的崇高目標,倡導重道德,守規律,愛環境,防患於未然,從而構造了搭教失落心靈、彰顯道德本真的道醫神治體系。據此,道醫神治體系,大體可分為以F兒部分內容。



1

無為之治




黃帝和老子,都是道家的祖師。所謂「黃老學派」,就是宣揚黃老思想的學派的

總稱。將老子同黃帝聯繫起來,始自「稷下學宮」。「稷下學宮」是戰國時代齊國國都臨淄(今山東淄博)稷門地區的一個學術團體。他們尊黃帝和老子為該派的創的人,把黃帝和老子相提並論,發展了道家的基本學說,同時又融合了儒家、圈家和法家的思想內容。主要著述有《伊尹 九主》,《黃帝四經》等。在這些著作中,老子《道德經》的對「道」的論述,進一步落實到人的活動與大自然天地四時的聯繫,以及「君無為而臣有為「的政治主張。到了西漢初年,因為長期戰亂,全國經濟受到了極大的破壞,為了恢復經講,讓百姓修養生息,張良、曹參等一批政治家都極力主張以黃老思想治理國家。陸賈在他的著作《新語》中認為,「道」的最大特點是黃老所主張的無為。他總結歷史教訓說: 上古時代的虞舜和周代初年的周公治理國家表面上看似乎是無所作為、但實際上能使「天下治」; 秦代的秦始皇以暴政和強兵威霞天下,到頭來卻失去了天下。據《史記》記載,曹參在齊國做宰相,把熟知黃老之學的蓋公尊為上賓,以黃老思想來治理齊國,使齊國安寧富強,被稱為「賢相」。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 時代,都以黃帝、老子所倡導的清靜無為精神治理國家,生產力都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因此,漢景帝時,竇太后對黃老思想特別推崇,景帝、太子和皇親國或都經常閱讀黃老思想的著作,可見黃老思想在當時社會上之盛行。黃老思想成為神仙信仰的理論根據,則是從景帝的兒子武帝維位以後開始的。漢武帝(公元前140-前87年在位) 崇尚儒學,同時篤信神仙之說。宜揚神仙之說的神仙家們為了同儒學相抗衡,需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理論體系,於是很自然的找到了黃老思想,一方面當時黃老思想十分盛行,為人們所推崇,而其中又有許多同神仙之說有相似的詞句。如《道德經》中所說的「長生久視」等可以變通使用: 另一方面,也只有黃帝和老子生活的年代和歷史地位,才能與儒學所推崇的堯舜、孔子相媲美。由此,黃老思想逐漸被利用來作為神仙之說的主要理論根據。兩者不斷被神仙家們糅合成體,並進一步發展和系統化,道家哲學思想日漸豐滴,且量現出向宗教思想體系演變的趨勢,身為古代先哲的老子也因此被神仙家們供奉為神仙,成為道的化身,一位創造宇宙並與宇宙共存的、至高無上的天神。東漢(公元25-220年)時,老子已經同傳入中國不久的佛祖釋迦牟尼一起為人們所供養。但是,在公元二世紀之前,人們對於神仙只是停留在思想信仰上。雖然有崇拜的對象,卻還沒有形成特定的宗教組織; 雖然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宗教思想體系,卻只是作為全民族信仰的一種內容與中國其它古老文化混在一起,同本民族其它思想文化的界限並沒有劃分得十分明顯。因此,還不能產生足夠的影響力。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 後。老子和莊周的學說廣為社會所認同並成為完整的思想體系,形成道家這一暫學深別。道家學派從它開始產生的那一天起,就把「道」的智慧應用於社會,成為中國思想文化史的一條引人注目的主線。



2

身國同構




葛洪說:「古之初為道者。莫不兼修醫術」(王明《抱朴子 內篇校釋》)。明確

指出了醫道兩家具有親緣性。又說:「形神相衛,莫能傷也」(同上)。可見,養生的關鍵在於養神,神全則形全。「夫道者,內以治身,外以為國,能令七政遵度,二氣告和,四時不失寒燠之節,風雨不為暴物之災,玉燦表昇平之徵,澄醴彰德洽之符,...疫癘不流,禍亂不作,埑壘不設,干戈不用,不議而當,不約面信,不結而固,不謀而成,不賞而勸,不罰而肅,不求而得,不禁而止,處上面人不以為重,居前而人不以為患,號未發而風移,令未施而俗易、此蓋道之治世也」(《抱朴子內篇明本》)。明確提出了「身國同治」的現點。




孫思邈說:「古之善為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在道醫看來,

治身與治國的模式完全是樣的,都出自於道。醫國是上醫所為,是道醫崇高的理想宋代張君房在《雲笈七籤》中說:「一人之身,一國之象也。胸腹之位,猶宮室也。四肢之列,猶郊境也。骨節之分,猶百官也。神猶君也。血猶民也。能知拍治身,則知治國矣。夫愛其民所以安其國,養其氣所以全其身。民散則國亡,氣竭則身死。」而在葛洪看來,國君好比人的精神,而臣民好比血肉,治國如能象養生那樣心身俱妙,則君民同樂,天下太平。如身無病,則國無禍。這「身國互喻」的法式,成為道醫的重要思維方式。



3

符篆方術




禁法是以咒語產生的能量、次聲波來限制疾病的發生髮展,抑制病灶,使病處逐

漸縮小,直至消失。如同現代醫學的抗菌素,不是直接殺死細菌,面是抑制病菌生長,久而久之病菌就會死亡。




法就是詛咒,是祝由術中最神秘的部分,用咒語詛咒病魔,將病魔趕出人體。




咒語不是一般人會念就有效果,而是有功力的人所發出的一種特定聲音,是一種改聲

波,常人的耳朵根本聽不見,它能夠對人體器官發生共振,產生能量。




「伏羲氏....畫八卦....嘗味百葯而制九針,以拯天枉焉」(《帝王世紀》為西

晉時皇甫謐所著)。伏羲對日月墾辰,季節氣候,草木興發等等,有一番深人的觀察。不過,這些觀察並未為他理出所以然來。一天,黃河中忽然現出了「龍馬」、也就是這一刻,他突然發現自己正處於一種強烈的精神震撼之中,深切地感到了自身與所膜拜的自然之間,出現了一種莫名其妙的和諧一致。他發現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一直觀察萬物自然的「意象」心得暗合,就這樣,伏羲通過龍馬身上的圖案,與自己的觀察,面出了「八卦」,而龍馬身上的困家就叫做「河圖」。《山海經》中說「伏羲得河圖,夏人因之,曰《連山》」。伏洗八卦源於陰用概念一分為二、文王八卦源於天文曆法,但它的「根」是《河圖》。河圖和洛書,乃由天象觀察中產生的,在古代時期就成為帝王的寶貴之物。河圖和洛書構造簡明,它是中國古代的文化基石之一。清代經學家廖平曾將《詩經》、《易經》、《內經》三者反覆印證,證實內經的理論本於《易經》,而《易經》之數理又取決於河洛。



4

飲食療法




合理的膳食結構是保健的關鍵。《素問 臟器法時論》中「五穀為養。五果為

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氣」的觀點,堪稱中華民族食和營養的綱要。《養生錄)中談到養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品的特點和優勢是傳統的中醫藥學、養食宜淡些、食宜緩些、食宜軟些。中國保健食生學與現代食品科學、營養學做切結合,既有幾千年的豐富經驗,系就理論,文有代科學技術成果及研製方法的優勢互補,使保健食品種類策多、內容豐富、安全有效,頗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藥物養生保健也是飲食養生的一部分。《本草綱目》中記教有養生作用的藥物共

約160種。後世醫家分別製成背、丹、丸、散等劑型,遵循中醫理論進行君、臣、佐、使的配伍,適宜於長期進行養生保健。傳統保健藥物如六味地黃丸、四君子湯、腎氣丸、逍遙丸、歸牌丸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保健佳品,受到國內外人士的歡迎。我們可以憑藉豐富的中藥材資源,開發出能夠改善亞健康狀態、據高人體免疫力、抗疲勞及抗衰老的保健藥品,可以根據現有的復方研究成果,如補腎填精方、益腎健脾方、腦力智寶方、葆春方等,以及古方如十全大補方八珍湯、小建中湯、地黃飲子等進行再開發: 也可以借鑒一些保健單味葯的研究成果如銀杏、白芍、月見草等,進一步開發研究。開發保健藥品還可以在改變保健品劑型上下工夫,將保健藥品製成簡便易攜帶、方便易保存的中藥製劑如膠囊、丸劑、膏劑、顆粒劑等,以滿足不同層次消費者的需求。



5

房室養生




房中術又名「房術」、「房中」、「房內」、「黃赤之術」、「男女合氣之術」,是中

國古代醫家和道家關於如何在男女性生活中獲得樂趣、保健、胎教、優生、延年益壽的學問。基於道家的陰陰思想,把性作為一種修身養生的方法。房中術的這一性質,在歷史上更多的被人用作淫穢之術,因此也經常遭到政府的封禁,其本身的內容反而被大多數人不了解。




房中術又名玄素之道,古仙人素女、采女、彭祖、容成公皆明此道。東漢正一祖

天師張道陵亦曾說是法。




房中派是道教早期修持煉養方術流派之一。肇始於戰國,以秦國為顯著,宗稱容

成、彭祖。考古發現。馬王堆帛書有《養生方) 兩卷,言房中事。是古代方士、道士房中節慾,養生保氣之道。《漢書。藝文志》著錄黃帝、容成等八家,謂「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 及迷者弗顧,以生疾而隕性命」。《後漢書,方術列傳》有冷壽光、甘始等。張陵,張衡、張魯行教吸收該術,稱男女合氣之術,或黃赤之道。道教認為男女交合,是陰陽和合之常。陰陽不交,則坐致張於之病,無益人壽; 但恣情縱慾,必損人壽命,乃至速死。故房事需要講求交合方法,注意房中節慾,實行房中禁忌等。東晉葛洪亦重視房中,認為不行房中,「雖服百葯,猶不得長生也」。北魏寇謙之改革天師道,力斥此術; 隋唐以降,改謂「陰丹」; 後世南宗業已吸收此術; 此後轉衰。




道教黃赤之道: 即房中術,來源於古代巫覡。《漢書。藝文志》中房中家著錄百

八十卷。晉葛洪在《抱朴子》亦論述和倡導此術。《隋書、經籍志》載房中十三部三十八卷。南宋鄭樵《通志.文藝略》載房中九部十八卷,宋以後,論及房中的書便頻於絕跡了。房中家依託黃帝、玄女、龔子、容成公、三張施行此術,所謂「黃老赤篆,以修長生」。陶弘景《真誥》稱為黃赤之道。房中術本是講房中禁忌及卻病之術,《漢書。藝文志》中說:「樂而有節,則和平壽考,及迷者費顧,以生宗而損性命」。道教重養生之道,也主張廣嗣,所以道教倡導此術。認為可以受精氣,求得「還精補腦」,至於後來誤解為猥褻之術,乃妖妄欺誑。北魏寇謙之曾反對「男女合氣之術」,他說:「大道清虛,豈有斯事!」晉葛洪也說:「單行房中不能致神仙,也不能去禍致福」。後世道教信徒中,也沒有房中術的流派,道教全真派系出家道士,主張禁慾,更是反對此術。房中術的精華思想徹底被淹設。



6

內外丹修鍊




春秋戰國時期,仙道活動興起,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對長生的渴求,促使了人類

文化的先驅者開始對生命延續的探家。重生惡死,是方士對生命的思考。他們相信,世間會有仙方、仙藥及各種秘術,能讓人成為長生不死的神仙。他們對長生不死的執著追求,引領人們將成仙長生變為現實的渴望。方仙信仰是道教的重要源頭之一。方士們的理論和實踐,對道教最終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材料。神仙信仰的價值為道教形成長生不老、肉身神仙的生命觀奠定了基礎。神的來源和選神方法,給道教以啟發。方士們創遣的神仙也為道教吸收,成了道教的神。道教在此基礎上,終於創造出一個龐大的、完備的神仙譜系。戰國時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於仙人,仙境,仙藥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 逍遙遊》中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而游乎四海之外。" 《山海經》、《列子 湯問篇 黃帝篇 周穆王篇》,屈原的《離騷》、《天向》、《九歌》 等都將仙境描畫得美妙,而神秘的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至虛板,不為物累,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




伴隨著神仙之說而出現了尋求仙境,仙人,傳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現了。三神

山成了道教創立仙境的起點。道教以此創造了從天上、人間、海上到地下的仙境系統,諸如三十六天,十州三島,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等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聖境。尋仙藥衙化成道教的煉製外丹、修鍊內丹、形成了影響較大的丹鼎派。




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道教吸取了神

仙家修鍊的各種方術,經過一代代高道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得道成仙的修鍊體系。





點擊鏈接查看更多內容



免費結緣奉請《太上三官北斗真經》、三官大帝護身卡!




天天一杯「雜糧泡茶」,還你一臉好氣色!




身體疲勞乏力精神恍惚,需要顧護陽氣!




年關七大忌,千萬不要犯!




枸杞好搭配,功效會翻倍!




關注道醫,學習正宗道教醫學!















問診諮詢/投稿 


微信號:

daojiaob


郵箱:89928269@qq.com

中國道醫


◎ 中國道醫微信平台秉承太上仙道貴生,濟世度人之教義,以傳承道醫精髓、弘揚道教文化及道家養生文化為己任,使道醫文化更好的為現代社會服務,減少人類疾病,提高健康水準。




宗旨:

援醫入道,以醫傳教,借醫弘道;又援道入醫,以道治心,以術治身,行道施醫。




如何關注中國道醫微信平台


① 點本文標題下方藍字"

道醫

"一鍵關注。


② 微信搜索微信號:

cndaoyi


長按下方二維碼關注




·END·


 

長按下方二維碼識別關注


中國道醫訂閱號


微信號:cndaoyi

更多精彩,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

」查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醫 的精彩文章:

道醫學堂丨道醫與其他學科的區別
道醫學堂丨 《黃帝內經》的「德」

TAG:道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