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不守「五戒」的因果

不守「五戒」的因果

佛教徒須守根本戒律––五戒

節選自《居士基本守則》

宣化上人 講述

五戒,是佛教徒最根本要守的戒律——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不殺生」,你常常不殺生,就得長壽報,壽命會長。為什麼有的人壽命長?有的人壽命短?壽命長的人,因持不殺戒,得長壽報;壽命短的人,因他歡喜殺生,就得短命的果報。

為什麼要持不偷盜戒?因為偷是損壞人的財產福命。什麼是偷盜?是偷偷地把別人的財產物質偷走了。你盡偷盜別人的東西,你得到什麼果報呢?將來你就受財產不長久的果報。好像你本來很有錢,突然間被強盜搶去了。

淫、妄、酒,也都是這樣子。就好像你不守淫戒,去姦淫別人的婦女,將來你自己的妻女也被人玩弄,這都是一種果報。

「妄語」,你要是不騙人,就不會被人騙。說:「我這一生沒有騙人,為什麼很多人來騙我呢?」我方才不是說過:這種果報不是一生的事情,是有過去、現在、未來,果報是通三世的。你今生沒有騙過人,你可知道你前生你騙過多少人嗎?「我不知道!」你不知道,那有人騙過你,這是應該的。

本來不想說大話,但是總是不假思索就打妄語。這個打妄語很快,不用思索,不用想一想要打什麼妄語。譬如有人問你:「偷東西沒有?你偷了沒有?」就是偷了,你也會說「我沒有偷」,不用想就說沒有偷。一個「偷」犯了一個戒,「打妄語」又犯了一個戒。

「飲酒」,酒喝多了就會亂性,人就顛倒,所做的事也顛倒,所以佛教里戒酒。

這五戒說起來是有很多道理。主要的是我們手不去殺生,心裡也不生殺念,這才是真正持「殺戒」。盜也是如此,手不去盜,心也不生盜念。「盜」,不論大小,凡是沒有人許可你,你自己偷偷用了其他人的東西,這都叫犯盜戒。

不守「五戒」的因果

1、佛弟子問:今生脾氣大,這前生做什麼來的呢? (殺生)

宣化上人答:前生殺業重。你前生種了殺業、殺因、殺緣(殺的因緣),或者教人殺的方法,因為你殺生殺得多,所以今生冤孽很重,所以就很大的脾氣、很剛強、還有殺性。

2、佛弟子問:為什麼有人很自私,做什麼事情都自私自利,不願意利益他人? (偷盜)

宣化上人答:這在前生也就種過偷的因。偷的人,就是自私他才偷的;他若是沒有自私心,沒有自利的心,就不會去偷人家。前生偷人東西今生就自私心很重,一定的。

3、佛弟子問:為什麼有人妒忌心很重? (邪淫)

宣化上人答:在前生若是造的淫業太重了,今生妒忌心很重,很厲害的,一舉一動都生妒忌心。無論任何人他都妒忌,這就是因為造的淫業重。

4、佛弟子問:為什麼有的人誰說話他也不信? (妄語)

宣化上人答:他盡打妄語說大話,種這種的因,今生這個人誰說話他也不信,沒有信心。因為他自己本身和前身,無量劫以來就是打妄語的,所以他認為旁人也都會打妄語,旁人說什麼他也不相信。

5、佛弟子問:為什麼有人迷惑心重? (飲酒)

宣化上人答:這人前生種喝酒的因,今生就迷惑心很重,什麼事情他也不明白。你教他,他也不懂;說一遍,他也不明白,說兩遍,他也不記得。

【編注】節錄自《金剛棒喝──宣公上人答問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悲咒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蠱師多數是蛇所變,心非常毒辣
誰有這種思想和行為,永遠不能成佛宣化上人語錄精選

TAG:大悲咒專弘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