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筆勒金石吳山子 心通倉籀鄧頑伯

筆勒金石吳山子 心通倉籀鄧頑伯

541

筆勒金石吳山子

心通倉籀鄧頑伯

到了清代中期,由於碑學大倡,社會的審美觀發生了大的轉變,篆書家紛紛出現,這時篆書的面貌基本上擺脫了秦篆的束縛。鄧石如(1743——1805)首先崛起,打破了篆書千年來死氣沉沉的局面,他從三代鼎彝、石鼓刻石、漢碑額、瓦當等古文字中吸取營養,用筆運指絞毫,布局計白當黑,筆勢流暢,神采飛動,使其篆書別開生面,形成了以他為首的一大流派——鄧派。鄧派中的風雲人物有吳熙載、程荃、莫友之、楊沂孫、徐三庚、吳育、鄧傳密、趙之謙等人。吳熙載、程荃、莫友之、楊沂孫、趙之謙等人本博客都有介紹。

今天介紹一下吳育。

吳育即吳山子,清初詩人吳兆騫的曾孫。《清史稿?列傳》二百九十之藝術二:吳育,字山子,江蘇吳江人。與包世臣、李兆洛游,能文,工書。謂:「下筆須使筆毫平鋪紙上,乃四面圓足,此陽冰篆法,書家真秘密語。」世臣取其說。育篆書尤工,法與石如差近(比較接近)。

包世臣《藝舟雙輯?述書上》:丙子秋,晤武進朱昂之青立,其言曰:「作書須筆筆斷而後起,吾子書環轉處頗無斷勢。」又晤秀水王良士仲瞿,言其內子金禮嬴夢神授筆法:「管須向左迤後稍偃,若指鼻準者,鋒乃得中。」又晤吳江吳育山子,其言曰:「吾子書專用筆尖直下,以墨裹鋒,不假力於副毫,自以為藏鋒內轉,只形薄怯。凡下筆須使筆毫平鋪紙上,乃四面圓足。此少溫篆法,書家真秘密語也。」(少溫,就是李陽冰)

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近世吳山子作西漢篆,體態朴逸,駸駸欲度驊騮前矣。若加奇思巧意,雖筆力稍弱,亦當與頑伯爭一席地。」(頑伯,鄧石如的字)

清朝經學家劉逢祿在《歲暮懷人詩小序》中說:

敦行孝友,厲志貞白,我不如庄傳永。

思通造化,學究皇墳,我不如庄珍藝。

精研易禮,時雨潤物,我不如張皋文。

文采斐然,左宜右有,我不如孫淵如。

議論激揚,聰敏特達,我不如惲子居。

博綜古今,若無若虛,我不如李申耆。

與物無忤,泛應曲當,我不如陸邵聞。

學有矩矱,辭動魂魄,我不如董晉卿。

數窮天地,進未見止,我不如董方立。

心通倉籀,筆勒金石,我不如吳山子。

吳昌碩臨石鼓文作品,曾有留題:「道咸以來,工獵碣者,吳山子得其虛,莫郘亭得其實。能虛實兼到者,唯吾家讓翁一人耳。」(莫郘亭,即莫友芝;讓翁,即吳讓之)

吳育篆書八言聯「志敬節具與之知禮;爾雅觀古足以辯言」,見於上海道明拍賣有限公司2008秋季拍賣會中國古代書畫專場。

落款:吳育。鈐印:吳育。無年款。

吳育作品存世稀少,雖此件亦可窺其篆書大略,通過此幅作品,可見吳育上承鄧石如,下啟楊沂孫,篆書書風師承有源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我篆 的精彩文章:

素馨蕊倚銀屏笑;紅藕花深畫舫添
卅六洞別有一天 五百年問今何世

TAG:最美我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