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古代長篇記敘詩歌,大都採用「賦」 的創作用法

中國古代長篇記敘詩歌,大都採用「賦」 的創作用法

例如漢魏樂府中的《焦仲卿妻》,除開頭以「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起興外,其後三百多句基本上是直言詩;北魏樂府中的《木蘭詩》,除最後四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是比喻外,其上數十句,全是直言敘事。唐代偉大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白居易善於以直書其事的創作手法,表現重大的政治題材、社會生活、民生疾苦,留下許多深刻感人的傑作。杜甫除《北征》之外,還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三吏》、《三別》等。白居易有組詩《新樂府》、《秦中吟》等。

上述詩篇都是古體詩,在今體詩即律詩中有沒有「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 ?有,並且其中亦不乏傳世佳作。例如晚唐詩人李山甫寫了首《上元懷古》。現在的南京市,唐代稱金陵,又曾改名為上元,是三國東吳、東晉和南朝的都城。李山甫這首詩是總結南朝宋、齊、梁、陳短命的教訓的:

南朝天子愛風流,盡守江山不到頭。

總是戰爭收拾得,卻因歌舞破除休。

堯行道德終無敵,秦把金湯不自由。

試問繁華何處有?雨苔煙草石城秋。

這首詩基本上採用「賦」 的創作手法,其中也有比、興。李山甫在晚唐並不是很出名的詩人。唐人寫金陵懷古的名篇很多,而恰恰這首詩被朱元璋這位農民出身、文化不高的皇帝看中了,請人寫在屏風上,要後代子孫記取教訓。

盛唐詩人賀知章《回鄉偶書》基本上也是首直言詩: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詩以「少小」 與「老大」 相對比;「鄉音無改」 與「鬢毛衰」 相映襯,又用兒童問話的情趣,抒發這位八十六歲老人,離家五十餘載,久客傷老之情。這首源於生活,發自心底的好詩,成為傳世名篇。

五代十國時的後蜀的花蕊夫人徐氏,蜀亡被擄入宋,宋太祖召她陳詩,她作了首《述亡國詩》: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這首直言詩,針對女禍亡國論,作了自我辯解,將男兒罵個痛快淋漓,抒發了她怨憤痛切之情,刻畫出一個潑辣而不失委婉、不卑不亢的女性形象,後世詩評家每每樂道。

陸遊的《示兒》: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這是詩人八十五歲、奄奄一息、即將告別人世時,以遺囑形式,對兒子傾吐未完成的心愿和殷切希望的絕筆詩。數百年來,萬口傳誦,發揮著振奮愛國精神的作用。

直言詩要寫好,並不容易。從上面所例舉的幾首詩來看,有如下特點:一是抓住了歷史的、政治的、社會的或生活的重大題材;二是作者熾烈的情感和高潔的心地猶如不須妝扮的美麗處子,和盤托出,更顯得自然樸質之美;三是話雖直說,但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可見、可聞、可觸的形象,也就是說,賦中有比、興;四是不平鋪直敘,有強烈的對比、鮮明的反襯,行文起伏跌宕。


歡迎加入羽匯漢服小窩(全國群)

新浪微博搜索「羽匯漢服」關注我們!

結語:更多漢服小知識盡在羽匯漢服,微信公眾號搜索「羽匯漢服」,關注我們,讓小羽帶你認識漢服,了解漢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匯漢服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射禮,及復興射禮的意義

TAG:羽匯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