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更,不是每個獵頭都能成為「鄭秋冬」……

四更,不是每個獵頭都能成為「鄭秋冬」……

離開民企時,人生基本走入低谷,好不容易找到個工作,結果沒幹幾個月。內心中隱隱有些不安,其實已經崩潰並開始懷疑人生——是不是我真的沒什麼本事?本來這事兒換誰都能幹,無論頭銜是HRD還是HRM有什麼本質區別嗎?

獵頭公司的經歷算是讓我找回自信,雖然代價很大。

1

獵頭真相談

最近有個關於獵頭行業的電視劇很火,我是一集都沒看,有點兒像二戰老兵不太會看拍二戰的電影,親身經歷過痛苦,沒必要別人給我再讀一遍。

獵頭表面上看促進人才流動,所謂「你越不想動,說明有價值,他們越會找你」,說的有真實性,但是也有片面性。

我個人認為獵頭的本質是——人才自身價格在不同情況下的體現,很大程度上加薪是在透支未來。

有些人本來年薪40萬,獵頭給他找了個年薪100萬的職位,這種情況確實發生過,真相是候選人透支了未來,從健康、人脈再到技術儲備,未必是好事。

每個人成長都有規律,適當加肥料可以,加太多就燒壞了。

但很多不了解獵頭行業的人,只看到表面認為獵頭能幫自己薪水翻番,沒有認真想自身能力並不符合要求,也不考慮施肥太多「燒壞」自己這事。

至於,有沒有人才價值被低估的情況呢?有的,獵頭行業存在意義就在這兒。

2

被低估的Alex

畢業之後Alex就在一家500強公司做技術,穩定地做了十年。

我假裝送雜誌的編輯拿到了他們公司全部分機號,Cold Call打給他時,他剛好因為老婆懷孕想換份工作。

你可能覺得奇怪,這個時候不應該謀求穩定嗎?

但如果你對外企的實際情況了解就不會這麼說了,薪水最高的是外國人,其次是台灣和新加坡主管,其他人薪水其實並不高。邏輯也很清楚,一是公司提供比較完善的福利,二是公司的品牌為你之後的職業經歷增值不少,沒必要給你太高薪水。

當時,我手裡剛好有個職位跟Alex的情況比較符合,是家國內發展較好的民營企業。拿到他的簡歷,安排時間面談之後,我寫了獵頭報告推薦給客戶,兩個月之後他就入職新公司。我應該拿的顧問提成也拿到了手。

順利吧?

這是我推薦超過200位候選人里,最順利的一位,至於別的都是各有各的不順,從雙方需求不一致,到有一方突然變卦,說起來都是淚。

獵頭顧問是變向的銷售,底薪不高,有候選人入職就能拿提成,據說做的好的顧問年薪百萬。我自問沒有這種能力,在公司做了一年收入在20萬左右,後來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一個月里去了兩次醫院輸液。賺的錢基本都送給醫院了。

第二次出院時,我跟老闆請辭不幹了,還是命要緊。

不同於銷售出身的Ada,我還是習慣比較平和的HR工作。

離職時的一段談話,讓我明白了「底氣」兩個字。

「非常感謝Ada您給了我機會,在人生低谷拉了我一把。公司的客戶我一個不動,之後準備去企業做HR。」

「沒事,那是你的本事,我不攔著,也攔不住。」Ada滿臉帶笑,其中的自信我印象極深。同樣是年過35歲,老張給人感覺風燭殘年了,而Ada則是意氣風發,根本原因也許在境遇與能力的不同。後者所面臨的挑戰絕不會比前者少,壓力也應該更大。

3

獵頭會不會幫你找到工作

回答一個有關獵頭被問到最多的問題,「如果我是候選人,給獵頭一筆錢,他能不能幫我找份工作?」

答案是,「不能!」

只需要從成本收益的角度看就可以了,一般情況下獵頭費是候選人的一個月薪水,公司會在候選人入職後分三次支付給獵頭公司。

候選人即使願意出高一倍的價錢給獵頭,也不會有顧問願意幫他,除非手裡剛好有職位。

服務機構和服務個人的難度是不同的,機構用戶職位多、付款信譽也更好,個人就真的不好說了,且不說人家入職翻臉不認賬(這種情況公司也會出現,只能說顧問判斷力不成),如果候選人干幾天覺得不合適,然後離職了,顧問收候選人的錢,要不要退呢?顧問也支出了精力,可結果並不好,誰來承擔責任?

所以,作為個人,我們還是應該把提升能力放在第一位,獵頭能有職位找上我們就是錦上添花,沒有那也不用急,建立在行業里的人脈圈子,總有幫到自己的時候。

忙了一年,終於可以再歇一下。那是2007年,我27歲,也許一切還有機會,還能重新開始。

突然,手機上顯示老張來電!

他曾為維護利益犧牲我,所以離職之後我再沒主動聯繫過他,他也不好意思聯繫。

這次會是什麼事呢?明天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聯招聘HR公會 的精彩文章:

「年底了,招人招不到,你不可能留人也留不住了吧……」
等績效獎卻等來「辭退令」……

TAG:智聯招聘HR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