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對父母很重要的日子,家裡有女兒的得看看!
今日是【雨水】節氣!
這一天對家裡有女兒的父母很重要!
為啥呢?
因為這天通常出嫁的女兒和女婿
要回家探望父母,
要給母親送一段紅綢和燉一罐肉。
女兒女婿要回家給母親燉一罐肉?
這是什麼習俗?
別急,您往下看!
2018.2.19 星期一
農曆:正月初四
戊戌年【狗】年
甲寅月 壬午日
雨水
寓 意: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氣候特點: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
三 候: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
風俗活動:回娘屋、拉保保
風俗食物:一罐肉
養 生:養護脾臟、鍛煉身體
來 歷:雨水,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2個節氣。此時,氣溫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為雨水。
風俗活動里有一個詞叫「回娘屋」,
意思就是
↓↓↓↓
「雨水這天是女婿節!」
古代雨水也叫女婿節,女兒女婿都要去給岳父岳母送節。送節之物通常是兩把纏著紅帶的藤椅,稱為「接壽」,或是送一罐用砂鍋燉好的豬肉用紅紙封口,以示對岳父岳母養大妻子的感謝,如果是新婚女婿上門,丈母娘還要回贈雨傘,讓女婿在外奔波能遮風擋雨,旅途平安。
除了女兒女婿這天要來孝敬父母,
根據雨水節氣對自然界的影響,
這天對老年人養生也非常重要!
雨水節氣的養生!
雨水,表示降水開始,雨量逐步增多。
然鵝,北京的雨水依舊不見蹤影,
但是,升溫的勢頭看來是勢不可擋了!
春風送暖,致病的細菌、病毒易隨風傳播,
故春季傳染病常易暴發流行感冒,
老年人尤其要注意!
雨水防流感記住做四件事
雨水節氣期間,天氣變化不定,是全年寒潮過程出現最多的時節之一,氣溫會忽高忽低,易導致感冒,防流感要做好這4件事。
1、勤洗手
2、戴口罩
3、鹽水漱口
4、堅持熱水泡腳
其次,預防感冒要
防春寒,要「春捂」!
防風寒:春捂重點是腿和腳
雨水時節,時常倒春寒,所以要適當春捂,不要過早脫棉衣,並根據氣候變化添減衣物。這是古人根據春季氣候變化特點而提出的養生原則,以防風寒侵襲,引發疾病。
1
春捂重點是下半身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醒,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就是說,春令時節,下身應多穿一些。中醫養生諺語「寒從腳起,濕從下入」講的也是關於下體腿腳的保暖。
2
洗腳
用雙手從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從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複10~15次,也可起到腿部保暖的作用。
雨水時節有特定的養生部位-肝、脾
雨水一到,意味著寒冷的季節過去,溫暖的春天到來。但此時人體抵抗力較弱,容易感冒。雨水養生要注意防「倒春寒」,以及養肝護脾。
「肝!很重要!」「脾!更重要」
搓手心養血保肝法
方法:兩手伸直,手心相對,上下搓,前後揉,然後兩手做「負陰抱陽」的動作——右手包著左手。
早上做完之後,可以在中午11點到13點再進行練習,是春季養生的一個不錯的保健法。
從經絡的角度來說,手掌心有心包經的勞宮穴,是主血的。手心搓熱後就有活血的效果。
養護肝脾,脾也很重要:
《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隨著雨水增多,脾胃易為濕氣所困,出現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問題。此時飲食應以湯、粥為主,養護脾胃,固本培元。也可多以芡實、薏苡仁等搭配健脾祛濕的食療方,例如芡實蓮子苡仁湯。
除了注意吃和保暖還有竅門傳授給大家:
在雨水至驚蟄期間可於每日上午10時前後及晚上睡前做下列運動,以提高腎、肝、脾臟腑經絡功能。
1
漱口吞津
每日上午10時前後,用舌體攪拌口腔,產生唾液後慢慢咽下,每日36次。
中醫認為:唾液在體內化生為精氣,為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質,具有強腎益腦作用。
2
仙人揉腹
用手來回擦搓介於胸和骨盆之間。最佳時間為每日上午10時前後以及晚上睡前。
每次先用右手大約在胃部按順時針方向揉120次,然後下移至肚臍周圍揉120次,再用全手掌揉全腹120次,最後逆向重複一遍。
中醫認為:腹為人體「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通過揉腹,可以收到調理脾胃,通和氣血,培補神元等功效。
雨水時節,
艾灸這幾個部位事半功倍!
雨水節氣艾灸養生
艾灸肝臟
穴位:肝俞穴、太沖穴、太溪穴、三陰交穴、足三里穴。
1、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氣在身體背部匯聚而成的「水潭」,肝俞是養肝不可缺少的穴位。
2、太沖穴是肝經的原穴,大約相當於儲存肝經元氣的倉庫,刺激太沖,能很好地調動肝經的元氣,使肝臟功能正常。肝俞穴與太沖穴搭配,在中醫里屬於「俞原配穴」法,能夠補肝陰,養肝柔肝。
3、足三里穴、三陰交穴是補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後天之本,氣血靠它們運化,所以養肝必須把脾胃這個運化氣血的「機器」保養好。
4、太溪穴是腎的原穴,是儲存腎臟元氣的倉庫。肝屬木,腎屬水,樹木需要水的澆灌才能健康成長,所以養肝必須要滋陰。用太溪調動腎臟的功能,能夠更好地「滋水涵木」。
艾灸脾胃
穴位:中脘穴、神闕穴、關元穴、足三里。
1、中脘穴此穴位為人體任脈上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人體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等,如腹脹、腹瀉、便秘、食欲不振,精力不濟、神經衰弱治療慢性肝炎、治療慢性胃炎、胃痛等。
2、神闕穴即肚臍眼。可治療胃炎、腸炎,具有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等功效。用艾火的藥力養護脾胃,效果很好。
3、關元穴位於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可治腹痛,痛經,盆腔炎,腸炎,腸粘連,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等。配足三里,調理腸胃,治療腹痛、腹瀉等。
4、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可生髮胃氣、燥化脾濕。長期艾灸,可健脾和胃,調中理氣,適合各種脾胃病變。和關元一樣,也是保健養生之要穴。
還要記住雨水時節飲食的注意事項
春季養脾的重點首先在於調暢肝臟,保持肝氣調和順暢,在飲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
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鮮蔬菜等。
說了雨水節氣的民俗以及養生知識,
總之
「雨水要敬老」!
今天正趕上咱休假,
不如就帶著父母
陪伴是最好的敬老,您說呢?


※北京「燒頭香」最強攻略!求桃花去哪?求財運去哪?求平安去哪?這些寺廟最靈驗!
TAG:北京旅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