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獻給祖國的新春大禮,我軍中段反導試驗再獲成功

獻給祖國的新春大禮,我軍中段反導試驗再獲成功

2018年2月中旬國防部披露:中國在西北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彈道導彈攔截試驗,試驗非常成功。作為我國乃至世界性的技術難題,如何能夠成功攔截彈道導彈甚至洲際導彈成為世界各國近年來爭相研究的對象,其在各國的絕密程度絕對屬於最高級別。然而既然如此絕密為何中國又會在此時公開呢?究竟是何用意呢?

陸基中段反導示意圖

其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回應美國發布的最新版《核態勢評估》,在這份評估當中美軍計劃擴大核武器的使用范籌,也就是在非必要非緊急的情況下也很有可能使用核武器,此外美軍還打算在現有核武器的種類基礎上進行擴充,這其實是變相的違反了美俄雙方核縮減的協議,也是為新冷戰加碼,面對美國日益增強的核威脅適時的進行攔截試驗也是體現了我軍捍衛國家,應對威脅的絕對能力。

吊裝導彈

除此之外印度在不久前也再次試射烈火-5彈道導彈,雖然其射程僅有5000公里,但足以覆蓋全中國,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威脅,儘管一再有媒體宣稱烈火-5不會對中國構成實際威脅,但中國有句老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提高防禦能力總是好的,在這一時期進行陸基中段攔截試驗也是提醒印度不要玩火,相信面對這種簡單直白的警告。即便是印度這種豪言壯語說慣了的國家也該懂得收斂一下了。

導彈發射現場

不過為何一個陸基中段的反導試驗會引申出如此多的含義呢?相信這與其技術難度,有緊密的聯繫,傳統的導彈攔截基本是處在彈道導彈攻擊的末期,這一階段導彈速度非常快,經常能超過5馬赫,面對如此快的速度以及極短的反應時間,能夠成功攔截的概率非常低。而中段攔截很好的避免了這一點,由於彈道導彈在中段飛行時間較長,同時飛行軌跡較為穩定,在此期間進行攔截是反導的最好選擇,不過如何能夠早發現,早瞄準,早鎖定並在最後精確摧毀成為一個技術難題。

導彈發射升空

關於預警:由於我軍現有的導彈預警衛星較少,前期的預警主要是依靠陸基預警雷達進行,該型雷達相信了解的人都會知道這也是近年來中國發展的又一款戰略性裝備,其超過5000公里的探測距離可謂提前發現提供幫助,在精確發現目標之後如何能夠將其精確擊毀成為又一難題,有消息稱我軍目前使用的中段攔截導彈主要分兩種,一為SC-19 ASAT攔截彈(也就是從之前的反衛星導彈改進而來的),另一款就是紅旗-26防空導彈,有外媒認為該型導彈就是"中國的增程型愛國者-3反導攔截彈",雖有一些低估,但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該型導彈出色的反導能力,畢竟愛國者-3可是美國心目中的守護之神。此次試驗取得絕對成功,標誌著我軍在該領域已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雖距離成熟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足以令其他國家羨慕了。最後還要強調一點,在此次試驗成功後在過幾天便是中國農曆的春節,這次試驗可以說也是為國人送上了一份新春大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蔚藍觀察 的精彩文章:

以色列這是自討苦吃?面對敘利亞的打擊能力,竟這般目中無人!
新年伊始:印度軍隊「大捷」,難怪要打2.5線「戰爭」?

TAG:蔚藍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