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女孩4樓墜落「全身骨折」 一群醫生17小時「拼圖接骨」救了她

女孩4樓墜落「全身骨折」 一群醫生17小時「拼圖接骨」救了她

「奮戰十餘小時,終於結束,迎來情人節,感謝兄弟姐妹們,感謝我們團隊和手術麻醉科團隊的每一位成員,希望我們的病人早日康復,祝願兄弟姐妹們情人節快樂!」南京市兒童醫院骨科林剛主任醫師在2月14日凌晨2點12分發的一條朋友圈狀態一大早就引來了無數的點贊。

他們連續奮戰17個小時,只為了挽救一個因墜樓全身骨頭都斷了的14女孩的生命!

通訊員 吳葉青 張艾萱 龐芳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于丹丹

女孩4樓墜下,全身骨頭都斷了

林剛發的朋友圈裡,影像照片顯示孩子骨折非常嚴重。 院方供圖

記者昨日從醫院了解到,手術的對象是一名14歲的女孩,3天前從4樓墜落到水泥地上,送到當地醫院急救,隨後轉到南京市兒童醫院骨科。「上頜骨、下頜骨多發粉碎性骨折並面部頭皮軟組織腫脹、雙側下頜頭骨折並顳下頜關節脫位、頸椎半脫位、多發胸椎壓縮性骨折、胸段脊髓損傷、雙側骶骨骨折、雙側股骨頸粉碎性骨折、雙側股骨下段多發性粉碎性骨折、雙側髕骨骨折、左肱骨骨折、雙下肢多發性軟組織挫傷……」光看這一長串的診斷就知道孩子的病情十分危重,可以說幾乎全身上下的骨頭都斷了,其中還有很多處多發性的粉碎性骨折,修復起來十分困難。

為了挽救這個年輕的孩子,兒童醫院骨科團隊在醫學影像科的幫助下,通過CT等影像檢查,三維重建等明確了患兒各處骨折的詳細情況,並展開了術前討論,制定出周密的手術方案,力求一次手術修復全部骨折,避免患兒多次手術,受到更多創傷。同時針對多發性粉碎性骨折的修復,術前利用計算機軟體對CT三維重建的數據進行分析,使用3D列印技術列印出複雜骨折的實體模型,進行手術模擬推演,以保證術中最大程度地修復好患兒受傷的骨骼。

如此複雜的手術必定是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病人長期處於失血狀態,可能出現內環境紊亂、脂肪栓塞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強大的麻醉支持也必不可少,麻醉科派出經驗豐富的程大斌主治醫師和顧笠醫師兩個麻醉醫生共同參加手術,為這項浩大的「修復工程」保駕護航。

修復如同「拼圖」,5名醫生組團上陣

2月13日上午9點30分,手術正式開始。由骨科林剛主任醫師、王儒法、汪飛主治醫師等5人組成的團隊進入手術室開始手術。術中發現,手術的難度比預計的更大,患者較大的骨折就有8處,每處都要仔細修復,而粉碎性骨折位置的碎片比影像資料上顯示的還要複雜的多。

術中醫生需要跟拼圖一樣,把碎裂的骨片拼接固定。他們先用克氏針將較大的碎片固定,恢復一個大的結構,再把細小的碎塊填充進去,這是一項複雜又細緻的工作,最複雜的股骨頸拼接就整整用去了三個小時的時間!

骨科醫生忙碌的同時,麻醉醫師也在手術全程密切監測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征,並間隔調整病人的體位,以便於不同地方的手術實施。

手術成功,精疲力竭的團隊合影。

手術耗時17個小時,成功了!

漫長的手術考驗著手術團隊的所有人,其間不時有家人打電話到手術室詢問何時歸家,得到的答覆卻都是未知數,電話那頭有一種習以為常的輕鬆,但也難掩失落。

2月13日上午9點30分-2月14日凌晨2點12分。整個手術耗時將近17個小時終於順利完成,病人被送往外科重症監護室。手術室里留下一群雙腿浮腫,面容疲憊的人們,手術室外的垃圾桶里那一堆功能飲料的空罐子記錄了這17個小時里他們的堅持與付出。不過,手術成功的那一刻他們心中的喜悅,應該絲毫不亞於那些沉浸在節日氣氛里狂歡的人們吧!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手術,因為耗時之長、難度之大可以排進外科手術的前列;這又是一個微不足道的手術,因為這只是他們手術單上的一行記錄。早上8點,林剛主任醫師已經在病房查房,9點還有一台急診手術等著他,汪飛當天是「24小時 ON CALL 」的值班,王儒法還有術後的醫囑需要處理,其他人正在準備新的手術……

編輯:王夢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揚眼 的精彩文章:

常州一大學最走心班主任 量身定製為44名同學寫出1萬2千多字評語
「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 今起進入「三九」,江蘇迎來最冷一周

TAG:揚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