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許強老師:分享議論文指導中的弟子習作

許強老師:分享議論文指導中的弟子習作

先生有話說

議論文創作指導,本質上是邏輯思維的指導,嚴謹、成「體」很關鍵。正充斥在習作中甚至考場上的堆砌材料、三段式……往往病根在缺乏思維訓練,僅在語言表達、論據材料上花心思、下功夫,無異於捨本逐末。所以,考場上的「材料作文」從立意到構思、布局高度雷同,毫無新意。

八年級是進行議論散文創作指導的理想時期,語言指導漸入佳境,邏輯思維漸成規模。先生探索將駢韻教學融入語言訓練體系,藉助傳統應制文——八股文的思維優勢,進行議論文的邏輯思維訓練指導,略現收效。先生說,只有通過規範嚴謹的思維訓練,學生才有能力和資格謀求創新,突破有形,自然幻化——人劍合一招勢無形的最高境界,來自於有板有眼按部就班的基礎練習。

這是弟子張成發來的第四次修改稿,從破題部分的順破明破,到分股、大結,嚴守起、承、轉、合,初現嚴謹行文之縝密,行止還算自然得體,充滿節奏感。尤為值得一贊的是,剛開始進行訓練的初二學生,起股論證部分「一分為兩」分股較合理,不落窠臼,也帶動了論據角度的新穎深入。

值得欣慰的是,一年半的駢韻教學和邏輯行文訓練初見成效,弟子們可謂初窺中國傳統議論文門徑。分享一篇,與諸位共賞,也許您的學生、孩子或者您本人,正為寫議論散文不得要宗而茫然,但願弟子拙作及先生的探究能給作為同仁和學子、家長的您些微啟迪。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先生會帶領弟子一路摸索,越走越高……徜徉在中國文學的世界裡,誰都有資格最美!

弟子習作第四次修改稿

路遙

(弟子張成)

漫漫人生路,任重而道遠。道路那邊之輝煌卻總顯遙遙無期,難以抵達。

走向成功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我們起於原點,舉步維艱地前行,一日兩日又豈能到達?

這個過程稱作磨鍊,必有「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經歷,當你對它毫無畏懼之時,便自然會柳暗花明。

成邪?敗邪?唯勇敢首當其衝。

仰望蒼穹,成功就好比浩瀚無垠的宇宙,而勇敢就宛若滿天的日月星辰。即使宇宙再大得沒有邊際,缺少了星辰也只是一片死寂。

俯視生活,成功就像一個精緻小巧的燈泡,而勇敢就是裡面發光的燈絲。即使燈泡再精緻、華美,沒有了燈絲也只是一個易碎品。

若畏縮不前,便無以成事。

兩軍開戰,生死存亡。假設當年項羽不破釜沉舟,士兵們因有了退路,斷然不敢區區兩萬眾、三日糧以一當十,又何來殺蘇角,虜王離?那時他們就會全部乘船逃走,威風凜凜的「西楚霸王」就會成為光桿司令,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蹣跚學步,開啟成長。假設幼兒沒有邁出第一步,他就會一直缺少走路的勇氣,則日後只要提到走路他就會想到退縮。等過了十幾年,他長大成人,提到走路還會心生畏懼,將奈前途何?將奈一生何?他又能成何大事!

當然,只是一味地無畏前行便是魯莽,也難以抵達成功。在勇敢的基礎上,我們還需要智慧。有勇有謀,方能耐住磨鍊;智辨方向,只需勇往直前。

無畏困難之時,方為成功之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九木匠人 的精彩文章:

TAG:九木匠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