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科技,利大還是弊大?這是一名家長對教育科技的思考與擔憂

教育科技,利大還是弊大?這是一名家長對教育科技的思考與擔憂

來源:衛 報

作者: Eliane Glaser

智能觀 編譯

被科技界喻為「聖經」的雜誌《連線》,在最近一期提到「互聯網壞了」。上個月, 早期的數字投資者Rick Webb,發布了一篇名為「我的網路罪責」的博客。「我錯了, 」他寫道,「我們都是。」他呼籲網路設計師們承認新技術帶來的弊大於利。

科技作為當今的一種文化,我們終於意識到了其負面作用。

正如一位朋友描述的那樣, 當他把手機拿給三歲的孩子玩的時候, 感覺像一條蟲子鑽進了孩子的腦袋。

當我知道,我五歲的孩子把小學玩電腦遊戲的時間稱為「黃金時間」,而不是享受其他更有益健康的獎勵時,我感覺我的內心退縮了。

我的孩子在家裡不用電腦,他們只看一點電視。學校會傳播科技的福音, 所以我覺得學校扮演了科技推動者的角色。我看著我的孩子日漸沉迷其中。前幾天他們在家裡突然出奇的安靜,我發現他們竟在廚房的桌子底下試圖打開我的手機。對他們來說很不幸,那只是一塊磚頭。

有些忙碌的父母沒有時間去管教孩子依賴手機的習慣,我對此表示深深的憂慮。

本月早些時候, 英國兒童事務專員警告說,剛上中學的孩子們正處於社交媒體的「懸崖邊緣」,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充滿欺凌和色情的網路世界。根據英國公共衛生署的研究數據, 困擾兒童情緒,致其焦慮和抑鬱的相關因素有:長期使用屏幕。

美國兒科醫師協會將它與睡眠問題、肥胖、攻擊性增強和低自尊聯繫在一起。

2015年經合組織(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一份報告發現,電腦對學生成績的影響充其量是好壞參半,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 電腦會「損害學習」。

《心理學前沿》雜誌認為, 「缺乏對『iPad將引發教育革命』說法的研究」。達勒姆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與其他方法相比,「基於技術的干預措施往往產生的改善效果略低」。儘管如此,電子學習基金會的負責人仍然認為技術進步是教育的 「聖杯」。

教育技術之所以合理,往往是因為它提高了弱勢兒童的生活水平,但研究表明, 教育技術擴大了社會經濟的分歧,而不是減少。比如,「每個孩子一台筆記本電腦」計劃向發展中國家的兒童分發了2500萬台帶有學習軟體的低成本計算機,但並未能提高語言或數學成績。

這樣的證據並沒有動搖Ed技術的擁護者的信仰。我們被告知, 孩子們需要為未來做好準備。但所有那些令人麻木的軟體程序很快會過時;大多編碼課程只教孩子已經設計好了的東西。矽谷的高管們限制自己對社交媒體的使用,並將自己的孩子送到無科技教育學校。

技術並不是自然發展的,程序和設備是由那些有商業利益的人推銷的。預計到2020年,Ed科技的價值將達1290億英鎊。谷歌、微軟和Facebook正在使用諸如「互動」之類的時髦詞,將昂貴的工具包賣給資金緊張的學校。傳統的師生關係必須「翻轉」 ,他們說,「授權」學生自己去指導自己的學習。

在現實中, 孩子們敲打著平板電腦,它們盯著巨大的互動白板看,他們的注意力可能會暫時被抓住,但從長遠來看,其注意力地持續時間會縮短。

網路烏托邦主義認為技術可以減少木材的消耗以及降低學習成本,因為他們僅僅需要一部電腦或平板。

但真正適用於課堂的卻是老派的教學方案:一位好老師, 充足的鍛煉和新鮮空氣, 以及對真實物理世界的親自探索。這甚至是 「數字原生態」本身想要的: 加拿大大學的電子學習研究表明, 學生更喜歡「普通的、現實的生活課程」 和 「前車之鑒」。

我不想讓我的孩子被納入標準化測試和官僚「信息經濟」的絞肉機。我不希望他們成為機器人的競爭者, 因為我知道,機器人將奪走他們未來的工作。我可以選擇我的孩子不參與RE, 但就科技而言, 我感覺自己被一種盲目的決定論束縛了。當然, 作為人類,我們有一個選擇, 用教育去引領方向,而不是用技術引領。讓我們的孩子自己去學習設計未來,開發獨立思考的能力。現在是學校該是重新思考的時候了。

Eliane Glaser是一名作家、講師和《Get Real》的作者: 如何看透現代生活的炒作、編造和謊言

—完—

親愛的朋友:

就一件事,我們應該聽到不同的聲音。有支持的,有擔憂的,才能讓我們更好地思考。

在這個信息洪流泛濫的網路時代,具有獨立思考和設計自己未來的能力很重要。不僅對我們的孩子,對我們自己亦然。

祝安!

智能觀 一米

2018-2-19 於北京中關村

想知道AI加教育領域有哪些最新研究成果?

想要AI領域更多的乾貨?

想了解更多專家的「智能觀」?

請在對話界面點擊「找找看」,去獲取你想要的內容吧。

編譯文章旨在幫助讀者了解行業新思想、新觀點及新動態,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智能觀觀點。

關於我們

我們關注AI+教育。致力於提供高附加值的知識,以幫助每一位老師和我們的讀者不斷學習並提高技能。

我們努力讓發表的每一篇文章都具有最佳質量,以滿足讀者的需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能觀 的精彩文章:

為何我們正處於高估AI的危險中?
2018年K-12領域的四大科技趨勢

TAG:智能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