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拍照會讓出行體驗更好嗎?

拍照會讓出行體驗更好嗎?

文 上海財經大學教授 葉巍嶺

1993年暑假,我坐北京到烏魯木齊的綠皮火車和同學去敦煌自由行,沒有互聯網,沒有手機,唯一的電子產品就是手上的電子錶。相機是同學的,用膠捲的那種,在鳴沙山上鏡頭進了沙子,買不到清潔工具,所以後來有一小段旅程是沒有照片的。

2017年暑假,我坐大型噴氣式飛機帶兒子去英國自由行,沒有紙地圖,沒有紙質路書,唯一的電子產品是手機。相機就是手機,想拍多少張都可以,我們的嬉笑吵鬧都在裡面,我的朋友圈和我親眼所見的景色是完全同步的。

24年有多長?就是這麼長。

我依然是一個喜歡停下來拍照的旅人,不同的是「拍照到底有沒有讓人更快樂」已經成為我的一個研究項目。

我們想知道,撇開在社交媒體上曬照片的行為,僅就拍照行為本身而言,拍照會讓我們消費過程(旅行/進食/逛街)的感覺更好嗎?

有文獻研究了拍照和記憶之間的關係,總體上傾向於認為拍照的效應是消極的。例如,在拍照後請被試回憶時,被試並不能夠有效的回憶拍照時所經歷的體驗,被試在回憶拍照的體驗時並沒有比不拍照的體驗更好。研究者們認為,這是由於人們在拍照過程中往往忽略了記憶的必要性,主觀降低了信息篩選過程的必要性,這樣就可能導致信息過載。而面臨過載信息,局限於人類的生理極限,人們無法建立起對信息的充分理解和認知,因而不能夠實現有效的記憶,影響到記憶的準確性,更容易出現記憶扭曲(Kolb,1984;Gibbs,1988; Bjork & Bjork,1996 ;Schacter & Daniel,2001;Henkel,2011; Fawns,2013)。

你有沒有發現,這些認為拍照具有消極後果的研究,針對的結果變數是後續回憶和翻看照片時的行為,形成的基本結論是拍照對人們回憶體驗過程的細節是不利的,這些研究有點類似於研究拍照的學習效果。之所以認為拍照作用是消極的,一是因為拍照打斷了體驗流,影響了體驗過程中記憶的質量;二是拍照的人不自覺地將記憶外部化,導致人的自主記憶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研究的時代多數是在膠捲相機時代,那個時候拍照並不如今天這麼日常。20世紀以前,除了攝影師,拍照並不是人們普遍採取的記錄日常生活所見的方式。但是自數碼相機普及以後,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拍照是否能成為日常行為,取決於智能手機的演進。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自進入21世紀以來,得到手機製造商的關注,發展迅速。手機像素從最初十萬級別到如今最高四千萬級別來算的話,已經有400倍的提升。

手機可以拍照以後,拍照的日常化加速。2013年,「selfie」(自拍)這個詞被收錄到了《牛津英語詞典》。這是一個里程碑,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拍照已經成為人們記錄日常的方式。從2015年起,不包括專業攝影師的作品,全球的拍照數量就開始以萬億計,其中有75%的照片用手機拍攝,而這一比例在2010年只有40%;估計2017年,全世界的拍照數量可以達到1.3萬億張,手機的拍照比例將接近80%(Heyman, 2015)。

那麼,當拍照成為日常,拍照的過程是不是可以增加當下體驗的享受程度?

圍繞消費進程中拍照行為的研究並不多,現有的研究都傾向於認為拍照是可以促進消費體驗。這是因為,人們對一次享樂經歷的體驗和感受愉悅程度會受到參與程度的影響,當人們越多地參與到這個享樂經歷當中去,人們就會越覺得享受這次經歷所帶來的體驗和感受(Higgins, 2006)。拍照便是影響現代人參與程度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提出,拍照不僅不會讓人們對自己所經歷事情的體驗變得更差,相反,拍照可以提高體驗過程的愉悅程度。例如,相較於一組不被允許拍照的人,被允許在巴士觀光中自由使用相機拍照的遊客對觀光體驗的評價更高;被允許在一場午餐會中自由拍照的用餐者對用餐過程的評價也更好(Diehl, 2016);又如,當我們在實驗室要求被試對食物進行拍照時,數量稀缺的食物讓拍照的人(相比於不拍照的人)覺得更加美味(同樣還是這個食物,在數量充足的情境下沒有觀察到這個效應,但至少沒有表現出美味程度因拍照而下降); 再如,如果食物的外觀非常精美,拍照組也比不拍照組更認為這個食物是很好吃的。這些效應是請被試用自己的手機實施拍照行為產生的,讓被試想像自己拍照時沒有這個效應(葉巍嶺等,2017)。研究者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拍照使人投入更多的注意力到自己所經歷的事情當中,或者導致消費體驗的介入度上升,或者導致有利於食物口味評價的特點被放大,進而提升了人們對體驗的感受或口味的評價。

所以,帶上你的手機去旅行吧,記得記錄分享你見到的美景和美食,祝大家新年時時美好,日日喜悅!

References

1.Bjork, E. L., and Bjork, R. A. (1996). Continuing influences of to-be-forgotten information. Consciousness and Cognition, 5(1-2), 176

2.Diehl, K., Zauberman, G., and Barasch, A. (2016). How taking photos increases enjoyment of experience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1(2), 119-140

3.Fawns, T. (2013). Blended Memory: The Changing Balance of Technologically-mediated Semantic and Episodic Memory Memory and Meaning: Digital Differences (75-98): Inter-Disciplinary Press.

4.Gibbs, G. (1988). Learning by doing: A guide to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thods. London: Kogan Page.

5.Henkel, L. A. (2011). Photograph-induced memory errors: When photographs make people claim they have done things they have not. 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 25(1), 78-86

6.Heyman, S. (2015). Photos, photos everywhere. The New York Times(29)

7.Higgins, E. T. (2006). Value from hedonic experience and engage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3(113), 439

8.Kolb, D. (1984). Experiential Learning: Experience As the Source of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9.Schacter, and Daniel, L. (2002). The seven sins of memory : how the mind forgets and remembers.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0.葉巍嶺,黃蓉,周欣悅和朱蕊. (2017). 美食當前,拍照還是不拍?——餐前拍攝食物影響進餐體驗的條件和中介.工作論文.

葉巍嶺

營銷學博士,現任上海財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副教授,教職18年。上海MBA課程案例庫開發共享平台案例評估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市場學會理事。《南開管理評論》、《外國經濟與管理》、《營銷科學學報》等中文學術期刊審稿人。上海財經大學「教書育人標兵「,及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傑出教學獎獲得者。其研究團隊的專業興趣為零售消費者行為及廣告效果。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4項,完成橫向企事業委託課題10餘項,其團隊的應用研究成果多次在學術年會和市場研究專業交流會議獲得一等獎。

責任編輯丁彥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的精彩文章:

丁彥中:和奇異果無關的KIWI Style

TAG:上海財經大學商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