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無盡空間2》評測8.6分 下一盤大棋,譜寫太空史詩

《無盡空間2》評測8.6分 下一盤大棋,譜寫太空史詩

如果你當初看過《無盡空間2》的宣傳片,或許你會以為它和P社的科幻大作《群星》異曲同工。但當你實際接觸後就會發現,此科幻非彼科幻。

相較《群星》完善自由的遊戲體系而言,《無盡空間2》在一些局部上的表現更加可圈可點。開發商Amplitude Studios將更多精力放在了種族的故事設定與特色體驗上,這也使得本作玩起來和《群星》有不少區別,同時還有著自己獨特的神髓與魅力。

每個種族的開場動畫深富表現力,藝術展現形式讓人眼前一亮

好設定的大作用

《無盡空間2》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神秘又魅力無限的科幻世界。在這個銀河系中,我們可以帶領八大種族(不算最新DLC騰躍族)開始各自的征程。作為一個4X遊戲,一些種族背景的不同,包括各種勢力特色的玩法等等其實很多人都司空見慣,《無盡空間2》雖然並未跳出這個設計框架,卻在這方面做得非常用心與出類拔萃。開發商在種族設定上花了非常大的功夫,這也成了影響遊戲體驗的關鍵。

從進入遊戲選擇種族開始,我們就不難發現,每個種族的設定都非常完善,並且自成一脈,有著極其鮮明的價值觀與存在目的。比方宗教種族沃狄亞尼,他們因為母星脆弱的生態環境而被逼迫著乘坐方舟駛向太空,因為天生體質的孱弱導致他們更多得依靠方舟才能正常生活,這也使得他們在遊戲中的殖民活動基本只能靠方舟「降錨」來實現。某一天獲得的神奇技術使得他們突然改頭換面,整個種族都獲得了拯救,這也讓他們開始信奉這股神奇力量,而正是因為這種對「解救自己於水火」力量的狂熱,他們從不在乎其他種族的看法,並且可以從其他生物身上榨取「元素」從而來滿足自己種群擴大與生存的需要。

吞噬者的設定和戰錘40K中的泰倫蟲族有不少神似之處,有其詭異的魅力

從母星的生態環境,到種族的信仰,發展模式,社會形態,本作都做了相當合理與深厚的解釋,這些細節從方方面面上使得每個種族自成一脈,相當完整。毫不誇張地說,這些內容的文本加起來,甚至足夠出一本硬科幻小說。因為這些設計,我們往往可以在進行策略行為時,融會貫通地理解不同種族的玩法與最終目的。例如吞噬者只會吃,他們活著更多只是為了種族生存,因此策略上偏向無盡的侵略與對所有行星資源高速而又效率的榨乾,而一旦偏離了這條道路,便會寸步難行。因此,如果我們對手中存在吞噬者,基於這一層設定,所能採取的應對策略便會十分明朗——「斷絕食物的來源,拖垮對手,讓他們餓死」。

裂隙族有些苦大仇深,看起來高大上,實際上整個種族危在旦夕

本作的任務也絕非單純地隨機布置,而是為了呼應每個種族的設定,準備了一系列變化多端的任務線,隨著劇本進行,我們能夠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宇宙的浩瀚無垠以及不同勢力的前世今生和歷史使命。娓娓道來的故事將諸多龐大內容分段展現,使得每一個種族故事無比生動,也能幫助我們無形中了解遊戲中出現的各個特異點,星球生態,科技作用等等,客觀地減少了理解成本,同時進一步提高代入感。

任務文本除了功能作用外,具備十足的故事性,非常值得一讀

基於詳細而細膩的設定,遊戲中每個種族的BGM便成了神來之筆,曲子雖然談不上很多,但每首都入耳三分,心隨音動,我們會感覺自己就像親自經歷了那些時代劇變,投身於種族的復興與生存大業之中,在銀河系中與各個勢力鬥智斗勇,只為走得更遠。

物盡其用的樂趣

和系統大而全的《群星》相比,《無盡空間2》在策略模式上並無什麼突

破,倒是強化了對資源調控的體驗。「把握時機,物盡其用」可以說是遊戲中無處不在的核心。每個種族都有屬於自己成套的特性與策略體系,發揮所長,最大化地將資源佔為己用是根本。

本作的基礎資源非常好理解,糧食用於人口增長,工業提高生產速度,科技作用於研究,而錢與影響力則是前三者互調平衡後的關鍵結果,一個合理的星球科技與生產體系,以及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就可以為國庫提供源源不斷的金錢,同時樹立國家權威。反之,如果只是單純盲目地提高單個資源的產量,很有可能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並且讓現有的星球體系崩潰,社會動蕩不安等等。

每個星球都有屬於自己的背景,這也很好地解釋了資源多寡的原因

在此基礎上,本作的其他資源則豐富了整體的策略性。六大戰略資源的取捨會影響到今後的關鍵發展,也會使得某些科技的研究成為了必須。同時這也是我們與其他種族派系一較高下的籌碼,要知道一隻所向披靡的艦隊不但需要強力的資金支持,還需要許多稀缺資源和高超技術,這些缺一不可。

而科技的進步則能解決不少星球本身的有害影響,比如解決了「強力磁場」,星球本身的生產力與居民幸福度就能顯著提升,這些都能一定程度上減少無謂的資源損耗,東省一點,西攢一點,一支艦隊的錢就來了。更緊要的是,這些技術進步,為的是不讓我們落後於人,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比其他勢力更多的資本,同時也代表著更多擴張或者飛躍的機會。

科技樹稍顯複雜,在不同種族選擇時,意義大不相同

探索與外交也能為我們積攢大量向外擴張的資源。探索類的艦船可以通過探測器來發現星系內的星球分布,還能從中發現各個別具作用的特異點與珍奇。各種類型的探索事件會帶來可觀的資源儲備,而特異點的發覺則可以讓一些獨具戰略價值的星球加入我們的整個策略體系,一旦技術到位,很有可能成為整個防禦鏈與生產鏈的重要一環。在與各個種族的外交中,大部分友好的行為都能帶來可觀的收益,外星文明會因此加入到我們的派系中,成為銀河帝國發展的基石,提供各種收益。而同化則可以將各類外星生物各自的優勢納入到我們的資源體系中,不論是經濟收益還是科技增值,自然多多益善。

不過說句實話,本作的外交顯得有些單調,大部分情況下我們什麼都不用做,只要一味示好,就能夠和其他文明建立良好的關係,甚至同化這樣的行為都非常容易。這樣未免有些過於簡單了。而《群星》中各個文明的價值觀衝突以及各種複雜影響雙邊關係的因素,明顯更為豐富。

探索星球除了各種資源收穫外,對好奇心也是一種解放

既然整個種族體系都以利益為重,那麼內部誕生不同的利益團體就更加不奇怪了。本作的政治團體分為六大黨派,不同黨派都有各自的價值觀與利益側重,同時也能為我們帶來各自的獨特好處。軍事黨好戰,注重實用主義,不怕搞事情;生態黨注重可持續發展;和平黨注重殖民地生活質量,更喜歡「不戰而屈人之兵」。當我們在科技研發與生產的不同方向上有所側重時,對應的政黨勢力也會變得強大。同時獲得外星種族的加盟也能改變這種勢力分布。強大的軍事種族能提供可觀的戰鬥與艦船加成,但很有可能讓國內鷹派抬頭,從而擾亂一個和平黨為首制定的大局策略。雖然面對一些政變與暴動,我們可以用一些非常手段來解決,但是這會消耗金錢與影響力,勞民傷財,得不償失。在不同力量間進行取捨,在合適的時機下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就能為整個族群獲得更多利益,謀取更大的生存空間。當然吞噬者除外,他們不需要團結,他們只會吃。

政黨是一個很有趣的要素,也非常寫實地體現國家政治

銀河戰爭電影

本作提供了一個自定義編輯模式來讓我們升級艦船的各個模塊,根據不同任務需要,我們可以為同一類型的艦船增設完全不同的裝備,從而應對複雜的宇宙環境。不過有些雞肋的是,本作並沒有把每個模塊裝備的差異性做好,很多時候會出現「一招鮮吃遍天」,密密麻麻的一堆模塊里,真正實用的就那麼幾個,其他一些雖然不至於沒用,但作用並不明顯。

艦船設計本身很有趣,就是不少模塊本身價值不夠突出,選擇還太多

在戰鬥上,開發商將整個側重放在了戰前策略與戰術的布置上,而非戰時的靈活調控。我們可以在戰前進行非常周密的戰術布置,根據不同的艦隊配置予以對應的策略,不管是正攻法還是迂迴包抄,都需要在策略沙盤上仔細考慮,遊戲中也提供了相當詳盡的資料供我們戰前參考。而一旦進入戰鬥,我們就成了一個看客,一場太空大戰的即時電影在我們眼前拉開大幕,各類光束導彈亂射,艦船損毀,整個場面會隨著時間後移變得越發壯觀。對於那些想要實際操縱戰鬥的玩家來說,這就有點剝奪他們參與的自由了。至於這些設計上的取捨到底如何,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了。

在後期,當我們擁有了一定的地盤與經濟時,整個遊戲會略顯無聊,除了依然吸引人的故事劇情外,本作缺乏足夠的後期支撐來為我們提供足夠的挑戰與節奏調劑。當艦隊的數量能解決一切時,很多策略上的選擇就顯得有些多餘。從這點來講,《群星》後期各種強大勢力的介入明顯會重新構造新的局勢,也可以讓遊戲壽命更長一些。

戰前的戰術選擇讓人有一種大戰前運籌帷幄的感覺

總結

《無盡空間2》是一款有著自己想法與世界觀構造的優秀作品,它並沒有按照那些成熟科幻作品那樣照葫蘆畫瓢,而是將一些老生常談的內容加以理解並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展現在世人眼前。

在浩瀚的銀河中,除了擴張發展外,還有些諸多迷人的內容值得我們去注目與傾心。本作不單單只注重策略,更注重整部遊戲內容的渾然天成與價值觀傳遞。配上這次相當用心的中文漢化,這更像是一部獨有價值的藝術品,非常值得體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遊民星空 的精彩文章:

《海賊王》891話情報:兄控病嬌妹妹登場
從貝恩到毒液 湯老師湯姆·哈迪的15部代表作

TAG:遊民星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