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腹部被鬼子長刀刺入,又中六彈,他還能殺敵,張治中將軍親自悼念

腹部被鬼子長刀刺入,又中六彈,他還能殺敵,張治中將軍親自悼念

駱健郎(1908—1932),一·二八抗戰烈士。男,漢族,出生於四川省古藺縣彰德鄉(原田壩寨)建國村一個地主家庭。駱健郎童年在私塾啟蒙,少年轉入新學。青年時期,正值「五四」運動,受到新文化思想啟迪。1923年入成都高等學校深造。其間,參加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倡辦的抗敵雪恥、救亡圖存宣傳活動。1928年夏,考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結業後,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八八師五二八團三營二連上尉連長,駐防滬杭線上。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對華侵略部署,在沿海積極部署軍事力量,戰爭有一觸即發之勢。他在家信中寫道「國難當頭,我矢志報國,請勿為念。」 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犯上海閘北,發動「一二八」事變,遭十九路軍英勇抵抗,抗敵烽火延至吳淞一帶。第五軍軍長張治中率部參戰,駱健郎所在八八師奉命開赴廟行鎮增援。在杭州車站出發時,妻子趙慶熙身懷六甲送別。他取出身上全部金幣盡付其妻「姑取此去,毋我念也」,然後縱馬飛馳而去。到蘇州車站,匆匆為妻子寫信:「……我們已經開到蘇州來準備殺敵了,增加上海或旁的地方還沒有一定。總之,此次我是抱有最大犧牲的決心。你是一個富有愛國心的人,想來你也願意。設若我這次在戰場上犧牲了,你也有相當的榮譽。日本打倒,我若存在,再來聚會。……」

同年2月上旬,八八師進抵由江灣鎮北端至周巷無名河南岸防線,控制大場鎮以北地區。廟行鎮戰役拉開後,日寇傾巢出動。他指揮連隊,堅守大場陣地,與敵人展開白刃戰。當與一日軍中隊長拼殺時,腹部被敵長刀刺入,他僅憑最後一息,反以刺刀刺入敵胸膛,隨即以身壓卧敵人身上,緊握刀柄不放。後被敵機槍掃射,中六彈,壯烈犧牲。

《淞滬抗戰畫史》記述:「大場一役,飲六彈腹為長刀穿,壓在敵中隊長身上,而右手所提長刀尚未於敵胸拔出也。嗚呼!壯薄雲天,烈撼河山,千古忠烈不僅見矣!卒年二四。」 駱健郎遺骸葬於南京紫金山靈谷寺國民革命軍陣亡將士公墓。同年5月,古藺各界為其舉行隆重追悼大會,張治中將軍專人送致輓聯:「血濺淞江,千秋贏得英名在;猿啼巫峽,萬古長為烈士悲。」為表彰其功績,國民革命軍第五軍通令嘉獎,追授駱健郎於營長級銜。國民政府在其家鄉田壩寨樹碑,上書「與子同仇」四字;古藺縣政府亦將田壩寨命名為彰德鄉。1966年9月16日,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麗陽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麗陽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