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三星、華為、小米等九大廠商失敗旗艦手機,你知道到多少?
人在河邊走,哪有不濕腳。作為手機廠商,總有那麼幾款失敗的產品,不然也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手機產商。現在就來盤點一下幾大產商失敗的旗艦產品。
蘋果 iPhone X
從第一代iPhone開始,蘋果從來就不缺緋聞問題。但不管iPhone3G「爆炸門」、iPhone4「天線門」、iPhone5「掉漆門」、iPhone6「死機門」、iPhone6s「晶元門」所帶來的不良影響都不及現在沒有任何門的iPhone X。說起iPhone X其創新還是非常不錯的,蘋果旗下首款全面屏,雖然劉海屏被詬病,但也貌似成為安卓廠商效仿的標誌,預測今年會有不少安卓手機產商將推出類似的設計。Face ID的引入,更是手機行業內的一大變革,雖然也被詬病識別能力存在不足。除此以外,無線充電、原深感攝像頭等技術,也大大增加了iPhone X的可玩性。而且,其搭載的A11處理所帶有的AI神經引擎,更是會成為將來手機處理的必備配置。除了華為略早於蘋果配置以外,高通、三星和聯發科等都將跟進這種設計。但偏偏就是貌似沒有任何大的缺點手機,卻成為了iPhone史上最失敗的旗艦機!唯一一款銷售了一季度就要減產的手機。在2018年的第一個月,也就是在iPhone X正式銷售兩個多月後,供應鏈那邊就傳來了蘋果減少iPhone X訂單的消息。甚至,根據外媒的消息,iPhone X極有可能成為最早停產的iPhone手機。明顯,iPhone X的銷售遠遠不及預期。到底是什麼造成這麼一種局面呢?目前仍沒有明確的說法,但亂彈君猜測,高昂的價格會是其中原因。
三星 Galaxy Note7
這款手機發布之處,誰都不會預料到這款手機會有這麼一個結果。這手機一出生,就被外界冠以機皇的名字。驚艷的四面曲面屏,美得讓人窒息;繼承了note以及s系列前幾代產品的強大的拍攝能力,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虹膜識別技術引入,大大提高了手機的安全性——官方對外宣稱安全性比指紋識別提高了200倍;大幅度改進升級的S Pen,更是為其如虎添翼;IP68級防塵防水,除了note7,在當年也就只有索尼才敢幹的事情。然而,就是這麼一款驚艷的手機,一款被三星給予厚望狙擊蘋果新品的手機,在正式銷售後接連發生爆炸起火的事件,直接被各大航空直接禁止帶上飛機。而在民間,note7的名字也變成了boom7。也正是因為這個,三星不得不在全球範圍召回這款手機。而在中國的拙劣表現,更是讓原本已經在中國市場銷量下滑的三星,背上了糟糕的罵名,銷量更加每況愈下。Note7的爆炸,給三星造成了至少170億美元的損失,也導致三星移動創新自推出Galaxy系列手機以來最低的單季利潤記錄。可以說,這是一款三星史上最為失敗的產品,甚至可以說是手機史上最失敗的產品。
華為 D2
或許很多沒有聽過這款手機,而這也恰恰證實了這是一款多麼失敗的手機。曾經華為規划了D、P、G、Y系列,對應的英文分別是diamond(鑽石)、platinum (鉑金),Gold(黃金)、Young(年輕)。而D系列,曾經是華為定位的最高端系列。然而,正是這麼一款D2的表現,直接葬送了D系列的前途。這款手機在2013年推出的時候,其配置並不差,海思K3V2處理器,5英寸的屏幕、1300萬的攝像頭,2G+32GB存儲,這些都是當時旗艦的配置,售價為3990元。雖說當年使用的海思K3V2的性能較高通同時期有較大的差距,尤其是GPU的兼容性上存在極大的問題,但這並不是導致D2失敗的原因。畢竟後續的華為P6也同樣是採用這款處理器,而且銷量相對不錯,一舉奠定了P系列的定位。還有榮耀2也同樣採用相同處理器,1999的價格,銷量非常不錯。可以說售價高達3990元,直接壓垮了D2的銷量。從此華為再無D系列。而華為之後在P、mate上的定價都相當謹慎。P到目前為止,最低定價都未曾超過3999,mate除了mate s外,其他的最低定價也都未曾超過3999元,包括現在最新的mate 10最低配起步價也僅在3899。
華為 Mate S
上一段裡面說到mate系列的定價,除了mate s,其他到現在還是3899,這個除了D2帶來的影響外,另一個原因就是mate s。華為D系列的消失,除了D系列自身的失誤之外,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mate系列的異軍突起。原本只是預計銷量不到100萬的Mate 7大賣,讓本來備貨不多的Mate 7經常處於缺貨的狀態,各個渠道甚至都在加價銷售,官方的定價不超過3000元,而民間的實際銷售價格全部都超過了3000元,甚至衝到了4000元。經過了p6,p7,mate7,p8的成功後,華為貌似有點自信爆棚了,在mate系列中推出了mate s。從華為這個命名,我們就可以猜到,這或許是華為一款用來試驗手機功能和市場的機子,畢竟這款手機沒有直接繼承mate的數字系列。Mate s 從配置來看,也算是頂級,採用八核的海思麒麟935 (2.2GHz+1.5GHz),存儲方面是3G+32GB/64GB的方案,支持擴展到128GB,屏幕為5.5英寸的AMOLED屏幕,解析度為1920x1080,並採用2.5D玻璃設計。攝像頭方案為前置800萬像素+1300萬像素,採用了BSI CMOS,支持光學防抖,並配藍寶石鏡頭,
電池容量為2700mAh。手機支持防水功能。手機的高配版(128GB版本)還具有Force Touch功能,比蘋果的3DTouch還早出類似的功能。整個手機的零配件都是採用市場上性能和質量最好的品牌,意欲打造一款高端高價手機,售價4199起。
但實際上,這款手機的銷量卻大失所望。首先,麒麟935雖然是華為頂級的處理器,但大家都知道,過一兩個月新一代的處理器麒麟950就要出來了,旗艦手機上使用麒麟935就有點落伍了。存儲方面,也並非非常頂級的配置;拍照方面也沒有特別的加持,效果不差,但也不算突出;而令人期待的Force Touch功能卻只有在最高配版上才會有。最令人詬病的是,電池容量只有2700mAh,完完全全與mate系列的長續航相違背!這樣的一種配置,想撐起4199的價格,無疑是天方夜譚。所以,這手機上市後並沒有出現逾期的大賣,銷售狀況連一般都說不上,簡直是慘淡。在剛開始銷售的兩個月後,淘寶上上全網平均價格就從4185元降至3653元,其受關注程度遠遠低於華為P7、P8甚至Mate7。而開賣不到9個月,售價更是直接從開賣時的4199元降到了1999元!這個降幅創了華為的歷史。
或許,從名字上看,就是一款試驗的產品,但試驗並不代表著可以隨便失敗,可以說這款手機是華為手機史上最失敗的一款旗艦作品。這也打擊了華為膨脹的自信心,極大影響著以後產品的運營。在此之後推出的mate 8,雖然有多項重要的創新,但起步還是停留在2999,未曾超越3000,
小米 note 和note2
這兩個聯合起來說,也是因為同一個原因:這兩個合起來葬送了小米note系列的高端夢想。
先說小米note
小米note從他的誕生,就肩負其小米衝擊高端的任務。所以,小米note無論是從外觀,設計還是工藝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從配置來看,小米note標準版徵集採用了雙面玻璃機身設計,搭載了驍龍801處理器,存儲方案為3GB+16/64GB,屏幕採用了JDI的5.7英寸屏幕,解析度為1080P;攝像頭方案為400萬像素+1300萬像素的前後配置,後置攝像頭採用堆棧式 CMOS,電池容量為3000mAh,其中16GB版售價為2299元,64GB版本為2799元。頂配版方面,採用了驍龍810,搭配4GB內存,64GB快閃記憶體,並採用了夏普或者JDI的2K屏幕,支持cat9,邊框為土豪金,售價為3299元。
從配置上看,這是很小米的配置,但從價格上來看,這一點都不小米。小米note標準版的價格2299以及刷新了小米粉絲對小米1999的價格定位,而頂配版高達3299的售價,在雷軍在發布會上宣布這個價格的時候,場下一片嘩然。明顯,在場的米粉和媒體都對小米note頂配版這個價格感到不可思議。這明顯與之前小米主打性價比完全相違背——儘管雷軍在發布會說小米note還是以成本定價,但這個沒人相信。
市場給了小米一個響亮的耳光。小米note標準版在上市沒多久就已經放開購買了——與之前的小米的產品明顯不一樣,要知道3D玻璃後蓋的生產是非常不容易的。之所以這樣,完全是因為小米note在銷量上出現了嚴重的問題。究其原因,除了價格價格高以外,還有就是配置的問題。小米note標準版雖然採用了高通驍龍801處理器,算是當時最好的處理器,但當時驍龍810已經發布了。這就顯得,小米note標準版並不發燒,並非是性能最強悍的。而頂配版採用的驍龍810版本的價格又遠遠超出了米粉的預料——高達3299元的價格,簡直讓他們無法接受。自身價格的偏高,外加上新進入市場的樂視等產商大打價格戰,這也讓小米note標準版不得不進行調整,大概銷售了5個月後,小米note的價格由2299元降到了1999元。而更尷尬的小米note頂配版,由於受驍龍810供應的影響,發售時間一直被拖延了,到了正式開賣的時候,價格也已經從發布會時的3299元降到2999元,堪稱中國手機史上降價最快紀錄——開賣即降價。而且,收到火龍810影響,購買者的觀望態度就更嚴重。這也進一步影響了小米note頂配版的銷量。
在雷軍公布小米3,小米4等產品的銷量都超過千萬的時候,對小米note的銷量卻隻字不提,可見小米note的銷量有多糟糕。而小米note的失敗,也讓小米調整了小米系列產品的發布節奏,本應該使用驍龍810的小米5,完完全全跨過了驍龍810周期,直接上驍龍820;為此小米也付出沉重的代價:從2014年10月發布小米4,到2016年2月發布小米5,在這中間的2015年完完全全沒有發布旗艦機,對小米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響。只能用小米4眼睜睜地看著競爭對手在攻城略地。
小米note2
在小米note發布了一年零九個月後的2016年10月,小米發布了其繼任者——小米note2,。因為有小米note的失敗經歷,所以小米note2的壓力格外重。這一次,小米甚至請來了梁朝偉為小米note2代言。從配置上看,小米Note 2採用滿血版的驍龍821(頻率為2.35GHz),搭配了LG的5.7英寸OLED顯示屏,解析度1080p,存儲方案為4GB+64GB起,頂配版為6GB+128GB,快閃記憶體方面,均為ufs2.0快閃記憶體;拍攝採用了前置800萬像素(索尼IMX 268)+後置2256萬像素攝像頭(索尼IMX 318),F2.0光圈;電池容量4070mAh,支持18W快充。機身與note一樣,都是採用了雙面玻璃機身,並且配備了四曲面。從配置上來看足夠豪華。當然,價格依然豪華,4GB+64GB版 2799元,6GB+128GB版3299元,6GB+128GB全球版3499元。(全球版的基帶有所不一樣,支持的制式更多。)
但小米note2卻沒有承擔起重任,銷量慘淡,敗下陣來,這也或許是小米2016年整體情況的反映。從總體來說,手機配置是比較均衡,從參數上看並無太大的短板,但到了實際使用就出現比較大的問題了。最嚴重的問題則是:嚴重偏色的LG屏幕,導致了顯示效果極差。還有點小問題就是,雖然搭配了2256萬像素的IMX318,但拍照並不支持光學防抖,小米在演算法調教上能力比較不足,這也導致了小米note2的夜拍慘不忍睹。而在價格上,也並無優勢。同時期的發布華為mate9其最低價格也已經接近小米note2的最低價格,但在品牌影響力上,華為要比小米強很多。嚴重的偏色問題加上不恰當的手機,加上小米2016年的整體表現低迷,導致了小米note2的銷量低迷。在發布不到兩個月,淘寶上已經出現了降價500元的情況!
終究小米note2並沒有扛起高端的重任,在後續小米note3中,已經變成採用驍龍600系列處理器,成為了一款終端機型。倒是在小米note2發布會上一同發布的概念機型小米mix系列扛起了小米衝擊高端的重任。
HTC one M8
說到失敗的手機產品,就不得不提HTC,這個曾經的安卓陣營第一的品牌,現在排到了前十開外,沒有幾款失敗的產品,怎麼會導致現在這種局面呢?當然,專利戰的失敗,混亂的產品線也是HTC作死的原因之一(作為普通消費者,估計沒幾個能搞懂HTC的手機命名方式,Diamond、desire、Butterfly、one、G、one x,one m,one u,搞懂的算我輸),這裡只談一下失敗的旗艦機。而且,要談失敗的旗艦產品,多得不能再多,這裡只想談一下one M8.
在評價這款手機之前,我們先來看看這款手機的配置,整機採用了一體成型的鋁合金機身,搭載了高通驍龍801處理器,國際版和亞洲版的頻率略有不同,國際版為2.3GHz,亞洲版主頻略高一點,2.5GHz;存儲方案為2GB+16GB/32GB。屏幕為5英寸的1080p屏幕電池大小為,2,600mAh鋰電池(內置)。還有兩個比較有特色的配置:一個是前置擴音器並,並且採用HTC BoomSound 音響技術;另一個則是雙鏡頭的Duo景深相機,這樣讓M8成為了全球第一部具備景深雙鏡頭的手機。其中200萬像素的攝像頭負責景深,408萬像素的ultra pixel負責成像。至於售價,國行版為5299元。
這款手機承載了HTC太多的東西,HTC是極其希望在這款手機上重新找回昔日的榮光。在2014年3月25日,HTC董事長王雪紅與首席執行官周永明於英國倫敦和美國紐約兩地同步正式發布,可見HTC對這款手機是有多麼重視。但行為上的重視歸重視,是否真的重視消費則是另一回事了,至少並不是真的很重視中國消費者。言歸正傳,從整體來看,HTC one M8並不算十分優秀,只能說是比較有特色。驍龍801是各大旗艦的標配,2GB+16GB/32GB也基本上是標配,屏幕大小就不作評論了,畢竟各家的定位不太一樣。電池容量為2600 mAh,同時期的比Galaxy Note 3、Galaxy S5或摩托羅拉Droid Maxx都要小一些。
更糟糕的是,那兩個自以為很有特色的功能反而成為HTC one M8最大的詬病。因為引入了BoomSound 音響技術,在手機最下方放置了揚聲器,然後在揚聲器上方放置HTC的logo,再在logo的上方放置虛擬按鍵,形成了HTC經典的三下巴,當打開部分應用時,甚至形成的四下巴的奇葩景象,那是非常感人。對於四下巴,官方的解釋是,因為BoomSound組建極大,佔用的空間多,不得不留兩層下巴出來。然而,外放音效真的那麼重要嗎?為了外放音效而影響到整個外觀設計是否值得?要知道,在中國,大喇叭是山寨機的特性!!!
Ultrapixel這個功能在M7上已經出現了,已經被詬病了,但HTC還是痴心不改,繼續在M8上應用。雖然是號稱大像素,單個像素的邊長是2μm,進光量是普通鏡頭的3.3倍,但400萬像素終歸是400萬像素,所拍攝出的照片在小尺寸屏幕上的效果還算不錯,但放大之後的像素化會非常明顯。
當然,那5299元,高高在上的價格也沒誰了。。。
所以,最終HTC one M8並沒有成功,雖然新上市那段時間有過不錯的表現,但在競爭對手的夾擊下,市場表現非常不好。在one M8開賣的五個月後,月營收同比下降27.3%,當年的營收同比下降16.54%。
LG G5
從配置上來看,LG G5是一款非常不錯的手機,全鋁合金材質機身,搭載高通驍龍820處理器,5.3英寸的2K屏,後置雙攝像頭,索尼IMX234(1600萬像素、f/1.8)和一個800萬像素135度大廣角攝像頭,而這種搭配也成了日後雙攝像頭的一種主流配置方式。2700mAh的電池在驍龍820和2K屏面前,顯得有點不太夠用。配備指紋識別。整機最大的特色是可更換模塊:包括了拍照模塊和HiFi模塊,其中拍照模塊可以增加1140mAh的電量——增加後接近4000mAh。這電量還是非常充足的。從整體來看,特點鮮明:拍照不錯,模塊化設計,增加模塊後的可玩性大大提高;但短板也明顯:不增加拍照模塊續航時間較短,增加模塊費用又較高,外形設計一般,系統也不怎麼接地氣。
LG對這款手機本來寄予厚望的,並預計銷量將達1200萬部,但實際銷量連預計的一般都不到,遭遇滑鐵盧。究其原因,模塊化的設計不僅僅增加了消費者的購買成本,也增加了運營商、經銷商以及零售商對模塊的管理和倉儲陳本,兩邊都不討好,自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而G5的失敗,也導致了LG移動連續6個極度虧損。而之前曾經排在三星、蘋果和華為之後的LG,則在這一年被oppo和vivo超越,跌出全球前五。也因為G5的銷量不佳,LG在G6中放棄模塊化設計。
Vivo xplay5s
不要以為ov只要有產品,就可以通過線下強大的渠道賣得很好,ov也一樣可能會會出現失敗產品,例如這款Vivo xplay5s。
首先要說明一下,Vivo xplay5有兩個版本,一個為標準版 xplay5A,一個為旗艦版Vivo xplay5s,這裡評價的xplay5s。Xplay5s機身採用了鎂鋁合金一體成型機身,搭配三星5.43寸、2K解析度雙曲面屏幕,處理器為高通820,運行內存為6GB LPDDR4,快閃記憶體為128GB,電池大小為3600毫安,支持雙引擎閃充。拍攝方面,搭載了1600萬像素的IMX298後置攝像頭和F2.0大光圈。產品的特色為Hi-Fi,雙ES9028+三OPA1612。售價為驚人的4288。
除了價格,這是一款在賬面上沒有大的缺陷的產品。當然,這只是賬面上,xplay5s的屏幕存在著較大的缺陷,無論在亮度和色彩表現上相比三星S7E的曲面屏存在差距。色彩飽和度過高,色溫偏高,色溫色差偏差相對較大。雖然採用了曲面屏,卻沒有曲面屏可能,非常可惜,並且浪費了曲面屏。當然,最令人的失望的莫過於價格,高達4288;這個是連當時的華為也不敢有的最低價格。(畢竟旗艦版是驍龍820處理器,與標準版的驍龍652可以說是完全不是同一款手機)。當然這樣的價格也導致了這款手機直接失敗,上市不到一個月就下架了,也很快被後續xplay6所取代了。
魅族 Pro7及Pro7 Plus
其實,一直很心疼魅族這個品牌。。。Pro是魅族旗下的高端系列。不說什麼了,直接說手機。先說配置。表格中主要是一些有差異的配置參數,其他都一樣。另外,PRO7還配有一個1.9寸的副屏,畫屏,也是這個屏幕讓產品的成本增加了不少,還有就是全線不支持NFC,全線搭配Cirrus Logic CS43130 Smart PA 智能功放晶元。
看完配置,魅友們估計看著聯發科的處理器心都涼了半截;基本上非魅友的反應是高價低配,聯發科的處理器賣這麼高的價格,去搶錢啊。且不說配置,就目前而言,在國內有好的銷量,售價能夠超過3000的,也就只有華為的旗艦機了,而其他的售價超過3000的,整體銷量都不怎麼。再說回配置,聯發科的p和x系列,都是被小米用在低端的紅米系列的,而魅族卻用在了高端系列,這讓煤油情何以堪?用高端的價格,購買低端的東西,博傻嗎?還有,藍綠都不敢把8核a53賣到3000塊,魅族居然敢把它賣到接近3000,這勇氣,呵呵。不知道楊柘心理裝得是什麼鬼了。。。
說回產品本身,根據線下的體驗,手感並不是很好,比不上ov的輕薄。還有,都2017年,都旗艦手機了,居然還全系列不支持NFC,這個現在的華為都不敢。(以前的華為或許會這麼做,對就是在楊柘當營銷總的時候,估計他把這個壞習慣帶到了了魅族)。,被魅族是為最大特色副屏,消費者卻不買賬,顧客問的最多的是「這功能,正面的屏幕做不到?」這該怎麼答?或許蘋果或者三星、華為用這種屏,開發者可以適配或者開發相應的應用去匹配適配,畢竟這些廠商的銷量大。但你一個魅族,總銷量才不到2000萬一年,單獨這款產品的銷量還未知,開發者願意為此開發功能?沒有什麼功能的副屏,拿來何用?增加成本嗎?整體性能,看著聯發科那幾個處理器都不好意思說了。。。
最終導致的結果,上市兩個多月就已經接連降價,而且是官方商城的降價,降價幅度大400元,而移動定製版更加殘暴,直接降到1699!!!
魅族這款產品,不僅僅傷了自己,也傷了眾多魅友的新,之後的魅族,要拿什麼去挽回那些失去的消費者?
聯想
這個也是一個從全球前三做到全球前十的品牌,能有這麼出色的業績,總有那麼好幾款的失敗產品。不過,我細想起來,貌似聯想手機並沒有過成功的旗艦產品,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失敗產品。。VIBE,定位高端,K900 用了intel的處理器,雖然有科比的代言,銷量慘不忍睹;接著K910採用驍龍800系列處理器,但也因準備倉促,慘淡收場;到了VIBE Z2 Pro也就是K920,價格4799 元,直接搶錢,結果大家可以想像的。Moto Z Force,Moto Z2 Force,號稱不會碎屏,價格接近5k,直接搶錢了。。所以,無論IDC還是GFK的數據,聯想手機在2017年在國內就只有可憐的幾百萬部的銷量。。。。


※新機消息:HTC能否翻身全靠這款機了;三星note9配置曝光,將無緣屏下指紋識別
※不僅僅靠印度市場,2017年小米重新崛起還有這些因素
TAG:亂彈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