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拍品汝窯花口瓶圖片 歷史 特徵 收藏價值鑒賞

拍品汝窯花口瓶圖片 歷史 特徵 收藏價值鑒賞

汝窯,中華傳統制瓷著名工藝之一,中國北宋時期主要代表瓷,五大名窯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首,在中國陶瓷史上素有「汝窯為魁」之稱。宋、元、明、清以來,宮廷汝瓷用器,內庫所藏,視若珍寶、與商彝周鼎比貴。被稱之為「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汝瓷文化也是宋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以其工藝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蘊潤,高雅素凈的丰韻而獨具風采,在我國青瓷發展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重要標誌。

汝窯位於河南腹地,因地處汝州而得名。605年隋煬帝大業初,始建汝州。歷史上河南瓷業興旺。在經過隋唐和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後的宋代,農業技術的提高,促進了手工業的進步,瓷業更加昌盛繁榮,各地窯口競相爭輝。由於窯口的燒制過程中鐵的還原氣氛恰到好處,制瓷技術達到了相當高的成就,產品也極其豐富。特別到了北宋晚期宋徽宗時,以定州瓷器邊沿無釉,系毛邊,統治者認為不堪用,則改用汝州青瓷器,專為宮廷燒制御用瓷器。由此,原有民間燒制汝州青瓷器,到北宋末年,則為宮廷所壟斷。再加上宮廷用器不計成本,以奢侈豪華為尚,而瑪瑙含有鐵等著色元素,以瑪瑙釉料對汝瓷色澤有特殊作用,對汝瓷形成的魅力釉色,得出了理想的效果。這種新工藝,雖然成本較高,但得到了宋皇室統治者的賞識,然而產量有限,傳世更少。到了北宋末年更受到皇宮的賞識和寵愛,並把它壟斷為官窯,專為宮廷燒制御用品。從此汝窯被北宋官窯所取代,直到南宋已是「近優難得」的稀世珍品。

汝瓷造型古樸大方,以名貴瑪瑙為釉,色澤獨特,隨光變幻,觀其釉色,猶如「雨過天晴雲破處」,「千峰碧波翠色來」之美妙,土質細潤,坯體如侗體其釉厚而聲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蟬翼紋細小開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點,被世人稱為「似玉、非玉、而勝玉」。其做工均極其精緻,改變了定窯復燒的做法,用支釘支燒法,瓷器底部留下細小的支釘燒痕迹,器形多仿造古代青銅器式樣,常見的傳世汝窯器形有碗、盤、碟、洗、盆等日用品。在宋代的歷史環境之下,宋代藝術寄予內心的恬淡為最高境界,因此,汝窯瓷器多以素身而極少以花紋裝飾,而追求一種自然、樸素的極簡之美。

這件汝窯獸耳花口瓶,花口,細頸,獸耳,端莊大氣,線條優美,胎骨堅硬。通體施天青釉,施釉細膩勻凈,釉面有細小開片布滿器身,釉層瑩厚,有如堆脂,視如碧玉,扣聲如馨,釉面沙眼顯露了蟹爪紋、魚子紋和芝麻花,在60倍放大鏡下能看到釉中含閃爍發光的瑪瑙,在開片處有稀少的破泡並泥土入胎。腹部凸現仰蓮紋,工藝繁瑣繁雜,宮廷用之燙金詩文,尊貴華美。此件汝窯獸耳花口瓶整體保存相對完好,系宮廷賞賜瓶,精緻有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平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康平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