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7秋拍之陶瓷拍品TOP10

2017秋拍之陶瓷拍品TOP10

今日,小編總結2017秋拍陶瓷拍品TOP10分享給大家。

TOP1

五彩魚藻紋蓋罐

高46cm

明嘉靖

成交價:RMB 181,986,350

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

罐唇口,短頸、豐肩,圓腹,腹下漸收,圈足內凹。通體以青花、紅、黃、綠等色繪傳統魚藻紋。肩飾覆葉紋;近足處青花繪蕉葉紋;腹部以黃彩加礬紅繪八尾鯉魚,輔以各式水草荷花。圈足內青花書「大明嘉靖年制」楷書款。蓋周邊一圈繪魚藻紋,蓋面飾纓絡雜寶紋,上置火焰紋寶珠鈕。

TOP2

青花寶相花綬帶葫蘆扁瓶

口徑3cm;高28cm

明代

成交價:RMB 115,423,677

美國聯邦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

TOP3

青花纏枝蓮紋大罐

口徑21cm;高28cm

元代

成交價:RMB 112,425,654

美國聯邦國際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

TOP4

汝窯天青釉犧首尊

高17.8cm

成交價:RMB 60,632,000

勞倫斯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TOP5

官窯弦紋瓶

高23.5cm;口徑4.4cm;底徑7.4cm

成交價:RMB 53,636,000

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TOP6

官窯長頸瓶

高23.7cm;口徑9cm;底徑8cm

成交價:RMB 53,636,000

澳門中信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TOP7

洋彩通景山水耕織圖雙蝠銜枝耳瓶

高36cm

清乾隆

成交價:RMB 46,000,000

北京大羿拍賣有限公司

此瓶撇口,長頸,斜溜肩,腹部向下收斂,足外撇。口沿飾以如意雲頭紋,頸部、肩及足部皆粉彩繪纏枝花卉,正面紅彩繪蝙蝠下飾金彩壽字,兩側飾紅彩雙蝠銜枝耳,腹部主題紋飾以洋彩繪通景山水耕織圖,正面繪一農夫耙地,旁有一牛立於田埂上;背面繪一農夫用牛犁地,另一農夫在遠處耕作,遠山近樹,驕陽流雲猶如一幅民間風俗畫。

從繪畫角度而言,圖中所繪人物面目表情及衣褶生動,一種豐衣足食、安居樂業的勞動喜悅之情躍然而出。底部以松石綠釉為地,紅彩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

中國自古以農耕為本,歷代帝王對農桑極為重視。《耕織圖》是我國古代為勸課農桑,採用繪圖的形式詳實記錄耕作與蠶織的系列圖譜。由於其『圖繪以盡其狀,詩文以盡其情』,形象生動、細膩傳神地描繪了勞動者耕作與蠶織的場景和詳細的生產過程,而起到了普及農業生產知識、推廣耕作技術、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巨大作用,其本身也成為極其珍貴的藝術瑰寶。

以耕織為圖始於唐代,至南宋樓儔繪成《耕織圖》進呈,所繪《耕織圖》共計45幅,包括耕圖21幅、織圖24幅。

作品得到了歷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許。天子三推,皇后親蠶,男耕女織,這是中國古代很美麗的小農經濟圖景。

1689年,康熙南巡時見到《耕織圖》後,感慨於織女之寒、農夫之苦,傳命內廷供奉焦秉貞在樓繪基礎上,重新繪製《御制耕織全圖》,並親撰序文,於每圖上親筆題寫七言詩,首開清代皇帝親頒《耕織圖》的先河。

瓷器上出現的耕織圖紋,始見於康熙三十五年,多用青花或五彩表現。康熙五十一年,《耕織圖》木刻殿版刊行,導致其它工藝移植摹繪,並成為康熙時期的獨特題材,廣為流傳。

TOP8

粉彩鳳凰牡丹紋蓋瓶 (一對)

高135cm

清雍正

成交價:RMB 46,000,000

中古陶(北京)拍賣行有限公司

這對清雍正粉彩鳳凰牡丹紋蓋瓶通高1.35米,造型規整,給人以雄偉挺拔之感,胎質潔白細膩,周身以粉彩和琺琅彩料繪製鳳凰牡丹花鳥圖案,畫工精細,色彩艷麗而清逸 ,和雍正官窯粉彩如出一轍。

細觀此瓶,瓶身主體兩面均以粉彩描金繪製一隻鳳凰,或站立或棲息在琺琅料繪製的大石之上,大石旁牡丹綻放,周邊以粉彩繪製滿樹梅花,枝頭上雙鳥嬉戲。整幅畫面動靜結合,整體設色素雅,以明艷點綴,瓶身最飽滿處大量留白,與雍正時期的粉彩官窯畫面特點相符。

在國外,這種體型碩大的花瓶通常被稱為「士兵」或「龍騎士」花瓶。這個名字來源於兩個奧古斯都強者之間歷史性的交換事件。1717年,奧古斯都二世,一個中國瓷器的狂熱愛好者,與威廉漢姆一世做了筆舉世聞名的交易,用600名當時最強悍的薩克森尼「龍騎士」,換了151件中國的瓷器大瓶。顯然,奧古斯都特別喜歡這種花瓶。

而在中國,按照我們認知的中國陶瓷史,超過1米高的大瓶極難燒造,清代官窯在光緒年間方燒製成功。北京故宮博物院清宮舊藏中,清乾隆「瓷母」大瓶號稱為最高的瓷器,也僅為86cm。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景德鎮成功地燒制出高達1.5米的大瓶,全市興高彩烈地遊街慶祝。

因此,由此瓶可見雍正朝時瓷器燒造工藝之高,也改寫了中國陶瓷史關於超過1米高大瓶的燒造時間。

TOP9

玫茵堂典藏琺琅彩粉彩「平安春信」圖碗

直徑11.9cm

清雍正

成交價:RMB 46,000,000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

本品外壁通景式構圖繪飾圖案,畫面疏朗恬淡,簡潔凝練,其南天竺枝葉舒展,果實累累,水仙芬芳吐艷,花姿招展,枝條上綴以花苞,盎然生機。石前一雙在草叢中覓食的鵪鶉,瞠目尖喙,趾爪翎羽皆刻畫細緻入微,毫髮畢現,形神俱佳,正所謂「疏可走馬,密不容針」。

兩鵪鶉一俯一仰,靜中寓動,鮮明地表達了該畫的主題,巧妙的構圖既不顯得迫塞,亦不空虛,創造了一個不被驚擾的安逸的小世界。且成雙出現的景物,多有祝福父子、夫婦、弟兄、君臣雙安之意。

琺琅彩器,指在養心殿御作坊製成的彩繪瓷、銅及料器。養心殿毗鄰帝王住處,便於聖上直接檢察成品。康熙時期,歐洲藝匠進宮謁見,推動琺琅作的成立及新色研發,宮廷御作遂在江西景德鎮燒制之白瓷上繪琺琅彩料,製作精緻華美的御瓷。

作坊臨近宮廷畫院,中外畫師也曾奉命在器上繪圖添彩。考諸文獻,製作琺琅彩瓷在北京有三處;一為故宮內「啟祥宮」的「如意館」;另為圓明園;再為怡親王府。其作品彩料透亮,紋飾清晰,尤其是人物、動物描繪點染具有西方油畫的三維效果。其寫實之風,或受如效力於康雍干三朝的郎世寧(1688-1766)等西洋宮廷畫師影響,彩瓷繪飾甚具洋風,著重模仿自然,以光影明暗營造質感、深度及透視,是專門為皇帝燒的御用瓷,存世稀少,尤顯珍貴。

就款識而言,雍正時期琺琅彩瓷常見落「雍正年制」四字料彩款,此類為上述繪於宮內琺琅作之品,而本品碗則為「大清雍正年制」青花款,雖此種落款多見於雍正普遍御窯器上,但遍閱資料,亦可發現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有數例琺琅彩瓷亦落此類青花款識,可見外黃釉內琺琅彩瓷盤一套;由此說明,雍正時期琺琅彩瓷的製作,除景德鎮白胎送至宮內上彩之外,另有成瓷並落款識者,再施以琺琅裝飾。

TOP10

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合盌

總高10.7cm;徑17.8cm

成交價:RMB 42,568,625

香港蘇富比拍賣有限公司

宣德合盌胎細色凈,發色濃湛,釉潤如脂。盌深壁,微折腰,凸飾弦紋成雙,口沿外侈。青花揮毫,發色靛藍,弦紋上方妙繪纏枝瑞蓮,鮮妍盛綻,上托佛教法物八吉祥,細畫法輪、法螺、寶幢、寶傘、蓮花、雙魚、寶瓶、盤長,綴以飄帶,並飾延枝卷葉相襯,弘顯佛智圓滿。

弦紋下折腰處另添連枝花卉,簡約典雅。圓蓋穹頂,青花滿繪,中心芙蕖,花蕊微凸,環飾蓮托八吉祥,與盌上所畫,兩兩相對。蓋內、盌心各書青花六字楷款對銘,僅後者畫雙圈。澄觀法物,八識涵蘊,佛學會心,恩澤廣施。如此宣德重器,來源有緒,傳世罕見,寥若晨星。

過年啦

春節小知識 今日初四

1、迎灶神送火神

大年初四是諸神由天界重臨人間之時。有「送神早,接神遲」之說,所謂送神要一大清早就開始,而接神放在下午也未遲。供品方面,三牲、水果、酒菜要齊備,還要焚香點燭燒金衣。老闆若想將某人「炒魷魚」,此日就不請他來拜神。

2、接五路

本指接五路行神,後來演變成接五路財神。舊時商家春節休假後,一般都在大年初四晚上接請五路財神,初五開市,以圖吉利。

3、綁火神

在北方,大年初四這一天,有些農村家家戶戶會綁火神。用玉米梗或麥梗綁在棍子上,點燃後從自己家送到河裡去,代表一年家裡無火災。

4、羊日

正月初四是女媧創世神話的「羊日」。晉人董勛《問禮俗》載曰:「正月一日為雞,二日為狗,三日為豬,四日為羊,五日為牛,六日為馬,七日為人。正旦畫雞於門,七日貼人於帳。」在老皇曆中占羊,故常說的「三羊(陽)開泰」乃是吉祥的象徵,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間的日子。

5、吃折籮

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 所謂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折籮」是老北京以及河北地區的一個特有名詞。

6、「扔窮」

這一天全家把幾天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大雜燴,打掃年貨。室內撣塵,屋內掃地,垃圾堆到院中準備「扔窮」。一般商店要在初四晚上宴請大小夥計,分發紅包。宴會有酒有菜,酒後慣例是吃包子。掌柜的親自夾包子,包子放誰碗中,誰就被暗示已被解僱,被辭退之人飯後自動收拾行李告辭,所以這頓便宴俗名叫「吃滾蛋包子」。

往期佳文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雅昌拍賣圖錄 的精彩文章:

2017秋拍之中國繪畫TOP10

TAG:雅昌拍賣圖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