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金申:十六國時代的佛像

金申:十六國時代的佛像

金申簡歷:

1949年北京人,1968年內蒙古上山下鄉,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美術系,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在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研究佛教美術五年。一直從事佛教美術考古及文物鑒定,為中外大專院校和文博單位授課,挑李天下。中央電視台《尋寶》節目點評專家。文物著述三十餘種,學術界有一定影響。 善畫達摩類佛畫,對草原人馬有深入體會,畫風剛健,獨樹一幟,美術圈及藝術市場頗受好評。

|十六國時代的佛像|

我國的早期佛像遺迹, 在內容上往往和道家以及神仙方術混雜在一起,作為完整意義上的佛像,應該是在3世紀中期以後所謂十六國時代才正式出現的

歷史上所謂的五胡十六國從304年劉淵稱王,一直到439年北魏統一中國為止,前後共一百三十五年。活動的疆域也多在今甘肅、陝西、內蒙、河北一帶、即黃河流域的中上游地區。

此時也正是佛教初傳入中國二三百年左右。佛教傳入我國的路線雖有陸路與海路之分,但相當大的比重上,佛教是循著絲綢之路而進入內地的。十六國的疆域也多分布在絲路附近和黃河流域。十六國的首領又往往多崇信佛教,西域的高僧佛圖澄(232-348年)、鳩摩羅什(344-413年)等高僧都曾被後趙(319-351年)的石勒、石虎叔侄和後秦(384-417年)的首領姚興所迎請,禮遇甚高。

前秦(350-394年)、北涼(401-439年)的上層統治者也都曾鑿窟建寺、塑造佛像,至今十六國時期的石窟在敦煌、金塔寺、天梯山、文殊山、炳靈寺等都有遺存,十六國時代的石塔,甘肅一帶也常發現。特別是十六國時期的小銅佛像也仍有不少傳世品和出土品。這些佛像由於絕大多數佛像沒有銘文,所以到底是十六國時代哪個朝廷鑄造的很難確指,但他們的造型規律還是一致的。

有明確紀年的十六國佛像當數後趙建武四年(338年)鎏金銅佛坐像,像高39.7厘米,甚為高大, 是現存的十六國佛像中首屈一指的名品 (原出土地不明,現藏美國舊金山藝術館)。

佛像呈高肉髻,束髮狀的佛發,寬額,大眼橫長,身著通肩式大衣,衣紋形式為圖案化的U形,等距離分布於胸前和前襟部,衣紋斷面是淺階梯形的,雙手重疊於胸前作禪定印,趺坐在四方台座上。

台座正面有邊框,上刻雲氣紋。注意正面有三孔均勻分布,結合其它佛像分析,這位置兩側大概原來應該嵌有兩頭浮雕的獅子,中間部分當年應嵌有水瓶花葉或者是漢式的博山爐 。重要的是背後殘留有銘文∶

建武四年歲在戊戌八月卅日,比丘竺……慕道德……及……三……生……

建武是十六國後趙年號,公元319年羯族石勒稱趙王,329年滅前趙,次年稱帝,建都襄國(今河北邢台西南),後來遷都到鄴(今河北臨漳西南)。石勒、石虎叔侄都篤信佛教,當年佛教興盛,所以至今河北地區中部地區十六國時期的銅像屢有出土。

比丘竺某,根據他的竺姓判斷,可能是印度或者是西域地區的僧人,因為在3世紀左右僧人的法名前冠以」竺」,往往表示他的籍貫是印度,冠以「支」往往表示他的籍貫是大月支,冠以」康」則說明他是康居人。

建武四年(338年)鎏金銅佛坐像是目前惟一有確切年代的最早的鎏金佛像,是佛教美術史上的代表之作。

現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鎏金佛坐像(高19厘米),也極為重要。 此像的形式和建武四年坐像大同小異, 只不過佛像下鑄四足,與像身連為一體。這種作法較為少見,十六國時代的佛像絕大多數是佛像身軀部分和四足是分別鑄造的,然後套接在一起的。這尊佛像的四足表面上刻有發願文 ∶

勝光二年已巳春正月朔日中書舍人施文為合家平安造像一區。

據發願文可知,此像是匈奴赫連夏勝光二年(429年)中書舍人施文出資鑄造的。公元407年匈奴赫連勃勃稱天王大單于,國號夏,建都統萬城(今內蒙鄂爾多斯),418年一度奪取長安即稱帝,431年為吐谷渾所滅,此像是滅國前二年所造。

上述二像均有漢字銘文,為我們判斷這類金銅佛像提供了可靠的年代,具有重要的標尺作用。

值得注意的還有1979年西安文管會從廢銅中收購的一尊金銅禪定佛像(高13.4厘米),磨光肉髻,通肩大衣,衣紋在肩部斷面呈起伏階梯形,立體感頗強。像背後刻有佉羅文,據林梅村先生考證,意為「此佛為智猛所贈(或制),謹向摩列迦之後裔,弗斯陀迦·慧悅致意」,並認為銘文的特點應是公元4世紀末。弗斯陀迦·慧悅應是大月氏望族摩迦列的後裔 。

佉羅文起源於犍陀羅地區,2-4世紀流行於中亞,4世紀後漸廢,在於闐、疏勒、龜茲及敦煌漢長城遺址中都有發現。內地則在洛陽漢魏故城遺址發現過一處佉羅文井欄題記。而長安發現的這尊佛像的大磨光肉髻、面相有些類似漢族,大衣前的坐墊為漢代流行的菱格紋和三角紋,從諸方面風格分析,此像是製作於中亞至長安一帶的,鑄造者可能是漢化了的大月氏人。

儘管帶銘文的十六國佛像甚為稀見,但上述三尊金銅像像卻代表了中亞-長安、陝北-鄂爾多斯、河北三個大區域的風格。儘管地域廣闊,但風格上並沒有截然異趣的感覺,而是時代感很強,有著相當大的一致性。

1955年河北省石家莊北宋村出土了一尊銅佛像,像高19厘米,全體由佛身、光背、圓傘蓋和四足方座共四部分組合而成,各部分都是可以拆卸組裝的。光背上鑄有二供養人、二飛天,正上方佛像頭部又有一小坐佛,當是象徵著身居兜率天宮的彌勒佛,在傘蓋邊緣還殘留著垂飾物 。

甘肅涇川縣玉都鄉也出土過一件同類型的佛像,高19厘米,構造與石家莊北宋村佛像大同小異,佛像的光背為身光背和頭光背二重組合式,上方為圓形天蓋,蓋頂亦飾有蓮瓣紋。 如此完整的十六國佛像堪稱絕品 。

十六國的佛坐像無例外一律均著通肩式大衣,胸前及前襟部衣紋呈U形或V形狀,衣紋斷面呈淺階梯狀,尤以兩臂部分衣紋刻劃深刻有力,層次明顯。 衣紋呈現一種圖案化、程式化的形式。

佛像趺坐的方台座兩旁無例外浮雕二伏獅子,獅子頭呈正面, 二獅子之間浮雕水瓶, 或者作漢式博山爐,爐兩側有供養人。可以說,十六國佛像是含有犍陀羅佛像因素的中國式的佛像。

十六國時,北方盛行坐禪,這種小像是禪觀的對象或是祈福禳災的供養佛像。和早期石窟一樣,十六國時的造像種類較單純,這種小銅像幾乎全是清一色的禪定佛坐像,其它樣式的佛像極少見。

京都國立博物館藏有一尊佛立像(高15.8厘米) , 頭部為磨光肉髻、蓄髭、通肩大衣,右手作施無畏印,左手持衣角,整體造型仍然是犍陀羅佛立像框架。 台座上刻「造佛九軀」數字。

十六國的佛像可說是我國公認有明確紀年的最早的單尊銅佛像,雖然在此之前東漢的墓室墓葬中已出現了早期佛像,如四川彭山漢代崖墓出土的陶錢樹座上已有一佛二供養人的佛雕像,又四川麻浩漢墓橫樑上也浮雕有佛坐像。但那時是基於什麼理論將佛像安置在墓葬中尚可探討。作為單尊的以禮拜供養為目的佛像似應以十六國佛像為始。

十六國時期的佛像前後延續了一百多年,應該說也有個時代先後的問題,由於帶款者甚稀,少量出土品也不能確認地層早晚關係。故有人認為禪定佛像的雙手早期像因表現力還較單調,故雙手表現為手背,似乎是雙手撫於腹上一樣,時代偏後,表現力漸成熟,雙手則製成上下重疊狀,可以立體地表現禪定印的雙手了。

讀金申老師《佛教造像中的美術史》並記之

—————————— END ——————————

敬請關注南山供秀公眾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山供秀 的精彩文章:

認識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
金申:佛教初傳期的佛像

TAG:南山供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