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有感於錢文忠教授之演講-找回遺失的傳統

有感於錢文忠教授之演講-找回遺失的傳統

前幾天看一視頻,題目「北京台終於播了,中國付出的最特殊代價,震驚!」,出於童蒙的好奇心,很想知道付出的最特殊代價到底是什麼。

錢文忠教授演講的概要:

1、從1977年至2006年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的GDP增長是68倍、進出口貿易總額是112倍,這樣的財富增長在人類歷史上是絕無前例的。

2、國家財富有了飛速增長,國家安全沒有外敵入侵,人民的自由度及其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可現在有很多人總覺得不開心、心裡總有不安之感,為什麼?

3、從文化人的角度思考和研究後得出的答案是:中國的現代化之路,不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環境污染,而是非常特殊的代價-傳統文化!

由於中國特殊的近代史和現代史,我們把傳統和現代截然兩分;我們曾經這樣相信過,現代的就是年輕的、美好的、健康的、向上的,傳統的就是老朽的、腐敗的、落後的、骯髒的。我們曾經把一些觀念全部顛倒:仁義道德、仁義理智信、溫良恭儉讓、孝順都視作負面的。為了現代化,我們把傳統文化付出去了……傳統文化離我們越來越遠!

4、經濟發展是我們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我們的目的是讓我們的文化輝煌燦爛。

現在有誰還知道唐朝有多少GDP,有多少貿易總額,有多少經濟總量,可我們知道唐朝有李白、有杜甫、有李商隱,唐朝是一個最強盛的時代。

5、我們已經到了要把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經濟成就兌換成文化成就的時候了,我們必須重新思考、改變觀念:

a、是「經濟唱戲、文化搭台」還是「文化唱戲,經濟搭台」?

b、教育和教養有何區別?

c、文化和文明的關係

飛奔的現代化千萬不要忘記我們的目的地,千萬不要遠離目的地!且奔且回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

一、有感於——「由於中國特殊的近代史和現代史,我們把傳統和現代截然兩分」

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一開頭就講了這個問題,中國文學自「五四運動」以來,由舊的文學作品改成白話文,其功用是中國的教育普及了,知識普遍了,對世界知識的吸收力增加了,這對國家的進步有貢獻,但對於中國文化,卻從此一刀斬斷了……

A:什麼原因?中國文化寶庫里堆積了很多東西,幾千年的文化都藉著古文保留著。很顯然,接受白話文教育的人們看不懂古文,如何去打開這個寶庫?又如何能挖掘、汲取智慧結晶呢?

B:當初為什麼要推行白話文呢?在「五四運動」前後,一般人認為救這個國家,必須吸收新知識,尤其要融合古今中外的學術文化,於是老牌留學生出國一看,認為中國所以不進步,是文字工具導致的,尤其是四書五經,非把這個打倒不可。

二、有感於——國家財富有了飛速增長,國家安全沒有外敵入侵,人民的自由度及其生活有了巨大的改善,可現在有很多人總覺得不開心、心裡總有不安之感,為什麼?

中國文化的演變發展,大致分兩大階段:秦漢以前,中國文化以儒、墨、道三家為主;秦漢以後,是儒、釋、道三家了。

中國現代思想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現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先生在其所著的《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一書中認為,人類生活不外乎三個問題:人對物的問題、人對人的問題、人對己的問題。

改革開放四十年,財富飛速増長,人們解決了生活所需物資問題,也就是說解決了「人對物的問題」。當這個問題解決以後,卻猛然發現,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冷漠,道德底線不斷被打破,什麼仁義道德、什麼仁義禮智信、什麼溫良恭儉讓、什麼孝順、什麼良知,早拋到九宵雲外了……但內心卻越來越覺得不安,幸福指數不斷下降。

那我們如何來解決人對人的問題,解決人對己的問題?找回遺失的傳統!

三、慧眼識孔子

中國歷史上,每逢變亂的時候,撥亂反正,都屬道家思想之功;天下太平了,則用孔孟儒家的思想。

「五四運動」為什麼要打倒孔家店?幾千年來,孔孟思想一方面被後人加了水變質了,另外一方面是被後人解讀錯了,致使整個光輝的孔孟思想被蒙上了一層非常厚重的陰影。

現在大家一談傳統文化,馬上就會脫口而出「四書五經」,四書中首推《論語》,五經中獨愛《易經》,但如果不能慧眼識英雄,恐怕又將遇到另外一個問題,似懂非懂,再次被誤解。

梁漱溟先生認為孔子學說要重現光芒,大概需要兩面功夫,一面是心理學的功夫,從現代科學角度,研究生物學、心理學、生理學,對人類心理有一個認識,認識人到底是怎麼回事,然後才能發揮孔子的思想。因為孔子學說原是從他對人類的一種認識而來。孔子認識了人,才講出了許多關於人的道理。

還有一面,是對於中國的古籍,或關於孔子的書,要有方法的作一番整理功夫。孔子以後,代代都有想講孔子學說的人,講明的人越多,越加晦暗。凡事從粗淺入手,步步為營,知之是知之,不知是不知,踏實確定後再由淺入深,去發現孔子的真面目……

這是一個信息泛濫的時代,真的想要解決人與人的問題,人與己的問題,光有知識是不夠的。我自己的體會是:以開放的心態、用心感受,身體力行,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自己下功夫才能真正去偽存真,真正領略、吸取幾千年文化的智慧結晶。

與智者為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南懷瑾先生的系列叢書,看《南禪七日》視頻;讀讀柏格森的書,梁漱溟的書,看看這些東西方的智者是如何認識宇宙生命的。

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這個時代能勝出的是有文明的、有教養的、大?的人。

版權聲明:文章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羽小西 的精彩文章:

脖子僵硬、背酸痛沉
淺談「五俞穴治療」的下針時機

TAG:羽小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