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一直都是淡淡的
在過年以前,其實我是不期待的。
小時候喜歡過年無非就是紅包可以把口袋塞得滿滿的。拿著錢,趁家長不注意,幾個小孩子成群結隊興高采烈的去小賣部買煙花玩。
現在長大了,有了淘寶,衣服什麼時候買都可以。紅包?在廣州的歷史上,紅包一直都是五元,對於長大後的我來說,還不如三倍工資吸引人。
當接到通知說,過年不用上班。我內心一開始是不怎麼想接受的。過年上班多好,有三倍工資,還不用特地去買衣服,光明正大的不用去拜年,更不用接受來自親戚所謂的「關心」。「在哪裡工作呀,工資多少……等等這一切讓人不想回答的問題。
除夕那天,完全是在家癱著對著手機一整天。情不自禁的發出感嘆,不用辭職就一直有假期放,很爽。完全沒有出過門,反正外面的街鋪都關門了,根本沒什麼好逛的。
到了晚上,打開春晚,卻低頭玩著手機。似乎只是為了讓耳朵感覺到有些過年的氣氛而已。只有張藝興出來,我才是最興奮的時候。聚精會神的看著電視機,生怕錯過了些什麼精彩的鏡頭。
意外的發現,只用了三天,就把親戚拜完了,因為有些親戚因為各種事情在吵架,然後乾脆連拜年的工序也直接縮了一大半。
關於2018
本來還想著發了工資去買藝興代言的手機,粉紅色那一種。後來想想,還是把錢留著看演唱會好了。
除夕那一天默默在群里各種搶紅包的同時,順手給師弟發了一個。打上「新的一年繼續聽我嘮嘮叨叨哈」 卻被他教育了一番「你老大不小了,任性的日子越來越短了。"
廣州每次發生什麼大事情的時候,我總比別人會早一點知道。因為我朋友圈裡有那麼一群人,總是在曬工作入場證。
說不羨慕是假的,可是,我現在的狀態真的準備好了嗎?公眾號的行業總給外人一種,這個工作好爽啊,天天到處去吃吃喝喝,然後回去就把它寫下來而已。
但其實,每天都要更新,註定這是一份日夜顛倒的工作。誰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爆出一個大新聞呢。媒體有那麼多家,當然要搶先把頭條發了呀。
實習的時候,去過兩家粉絲還算可以的公眾號公司。
實習的時候一個月才2000,一天寫著五篇東西。簡直要把自己的腦容量給榨乾。那時又不太能接受為了寫而寫。做的悶悶不樂的,工資又不多,然後,索性就…
後來在朋友圈看到昔日的同事說著,實習了三個月就不給轉正。內心竊喜,還好走得快,那時的我,壓根就沒有想穩定的想法。
因為比別人早畢業一年,有時聊起工作這個話題的時候,頗有一種我是前輩的自豪感。
21歲才幾天,我發現自己已經懶得認識新的朋友。也開始懂得那句「好朋友越來越少,好朋友越來越好」
有些人說不知道。其實不是真的不清楚,只是不想跟你說太多而已。特別在職場上,當你們之間的輩分、職位差不多的時候。
出來社會以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跟女生約,至少要提前半個月,還要細緻到幾點出門,去哪裡吃飯,各種小細節。
冬天裡的某一天,好不容易放假,賴床到中午十二點,打開手機。居然跟如花不約而同的想到了「好冷,不想出門。所以見面取消吧。」還能有這種操作…
如果跟男生,隨便發一句,走,去哪裡。對方回一句幾點見。真的,三句話就搞定了。
GIF


TAG:都暻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