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療中,如何防止低血糖現象的發生
最新
02-20
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療過程中,出現低血糖現象是個非常常見的不良反應。正常人的血糖水平受到飲食、運動、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肝臟共同調節。而糖尿病患者也同樣受到這些因素的影響,加之本身調節血糖的功能受損,又需要口服降糖葯或者注射胰島素調節血糖,就更容易發生低血糖問題。
當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3.9毫摩爾每升時,就會被認為低血糖了。輕度的低血糖會產生飢餓感、流汗、焦慮不安等,中到重度的低血糖會造成心悸、心動過速、意識模糊甚至昏迷摔倒等嚴重問題。所以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預防低血糖。
引起低血糖的主要原因有:
1、口服藥物過量,特別是格列本脲等刺激胰島素分泌的短效降糖葯;
2、胰島素的過量注射;
3、用藥過程不檢測血糖的變化;
4、合併服用了其他藥物,如失眠葯可使降糖葯作用增強;
5、合併其他疾病,如合併腎病可使降糖葯代謝減慢等。
糖尿病患者在降糖治療過程中出現低血糖現象,要從預防抓起:
1、要規範用藥,定期測量血糖、了解降糖效果。
降糖葯和胰島素的用法用量與飲食、運動有著密切的關係,有些需要餐前服用、有些葯需要餐中服藥、有些需要餐後服用,一定要按規定服藥,不能擅自減少或者增加藥量。
2、要定時、定點、定量的吃飯。
要規定好每天進食的總量,以及每餐的總量,不要多吃,也不要少吃,吃的品種要多樣化。如果血糖不穩定,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
3、要合理地參加體育運動。
一般要在用餐1小時後參加鍛煉,運動也要有規律,規定好每次的運動量、運動時間和運動項目。最好每天都能參加,不要間斷。不能空腹運動,這樣容易造成低血糖。


※漲知識!這東西最不值錢,但糖尿病人吃它,降糖降脂!
※糖尿病患者必知事宜——口服降糖葯的最佳時間
TAG:降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