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專訪#Isa?e Bloch:跨界的魅力 多元一體的質變

專訪#Isa?e Bloch:跨界的魅力 多元一體的質變

--Isa?e Bloch(伊薩·布洛赫)

--比利時建築設計師、CG藝術家

--現居英國倫敦

--Eragatory(3D列印、創意製作)創始人

--UCL(倫敦大學學院)、UEL(東倫敦大學)兩所院校建築設計專業導師

--曾與德國設計師Iris van Herpen(艾里斯·范·荷本)合作推出3D列印服裝,作品先後在Archilab 2013、SHOW cabinet London、TARP not nature NY等展覽中展出,並曾在2013年倫敦舉辦的3D Print Show中斬獲了年度「最佳3D列印藝術家」的獎項。

設計界,誰才是舉足輕重的內容製造者?設計師毋庸置疑。腦洞大開的才華,配合精益求精的執念,加上無限開闊的視野和靈光閃動的思維,單一領域已經無法滿足於他們,放眼世界,跨界正在流行。不管是前宇宙超模Inès de laFressange成功轉行變身為設計師,還是著名的解構主義建築師弗蘭克·蓋里用「多元一體」的設計思維設計飽受爭議的建築……不難發現,跨界的魅力即是質變,深挖行業精髓、注入多變的鮮活動力。

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對於創意設計日益增長的需求,這也為設計師開拓了更廣闊的市場空間。在對現有事物重新詮釋與突破的同時,設計師將無限的想像空間賦予創意獨有的個性化內涵。而正是3D列印技術的出現,讓一切奇特創意變得現實而美妙。Isa?e Bloch就是這樣一位運用先進技術,在產品、時尚女裝、建築設計等領域都有創新型深入探索的設計師。

2013年,Isa?e Bloch憑藉名為Satire的3D列印作品一舉成名,並成功奪得3D Print Show的2013年度最佳3D列印藝術家獎。該作品是Bloch用現代藝術風格和3D列印技術,重新演繹古希臘和羅馬的半人半羊神話人物的半身像。歐洲神話及文字遊戲似乎是Bloch的鐘愛,工作室名稱Eragatory便是古希臘九位掌管藝術的繆斯女神其中之一的Erato,跟但丁《神曲》里的煉獄Purgatory混合而成的合體字。所要表達的意思,想必是創造的每一件作品,都是在藝術的煉獄裡鑄造出來的嘔心瀝血之作。而與德國設計師Iris van Herpen合作推出3D列印服裝更是在時尚界掀起科技熱潮。本期《3D Imperial》帶你走進Bloch大膽而顛覆邏輯的世界,找尋作品中蘊含的多元思維。

作品SatireIsa?e Bloch

《3D Imperial》:您在是何時接觸到3D列印技術的?

Bloch:我在10年前就知道了3D列印,並以接觸實物設備作為了解這一技術的開端。當時參加了一場由業內領先公司組織的實體化設計活動,該活動旨在發掘有競爭潛力的年輕設計師,並提供設計解決方案。如今,這家公司已專註於贏利和生產,特別是在3 D列印技術方面。

《3D Imperial》:作品Cutlery set外觀精緻工藝新穎,一直被中國設計類和傢具類網站頻頻傳播。為什麼會設計Cutlery set,有什麼意義?

Bloch:設計Cutlery set的真正想法是跨越不同的表現形式。使用3D列印技術可以還原作品超高的精細度,同時結合如失蠟法鑄造這樣一種非常古老的技術,可以讓你掌握和了解更多的材料品質。而在設計Cutlery set時,我發現市面上大多數都是塑料製品,要想展現多樣化,除了摒棄隨處可見的材料外,就要在外觀和特質材料上獲勝,所以,我進行了這兩者結合的試驗。我認為Cutlery set的設計是一種美,需要一分為二來理解,一種是將精確而全新的數字化技術和傳統製造技術、鑄造技術相結合的美,3D列印打破了設計方法、材料和作品形態的原有界限;第二種是不確定性的美,因為我們不可能將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消耗在每一件事物上,所以我們不知道這種技術能發展到多遠,最終的結果是什麼。認準產品本身的特定屬性是技術變革的推動力。

註:Cutlery set(餐具名稱:不完美邏輯餐具)的設計涉及衰變性,觀賞性,過盛型美(如洛可可和巴洛克風格)。Cutlery set並不只是純粹的裝飾品,這樣的設計形態除了美觀外,也能滿足歐洲人用勺子吃豆子的習慣。就像這個作品的名字一樣:不完美邏輯餐具,或許它們本身是不完美的,然而卻美得如此純粹。就連使用時都需克服其難以操控性,又要注意用餐禮儀。怪誕的異形體可以通過3D列印精確的生產。

《3D Imperial》:您是如何看待3D列印這一技術的?

Bloch:我認為3D列印技術更適合用在智能製造上。如今我們不需要高端型人才就可獲得和使用此技術,3D列印可讓你在保證更高解析度的同時,快速生產產品原型。但要想製作更多的手工藝品的話,該技術並不適合也不能批量化生產。3D列印技術的發展很大部分受制於新材料的研發和引進,而目前相關材料並不能從根本上滿足我們的列印需求。

《3D Imperial》:您認為先進位造技術能取代傳統工藝嗎?

Bloch:我完全相信數字製造技術是永遠不會取代傳統製造工藝的。就像市場上的新工具一樣,是對現有技術的致敬、創新和延伸,而當代數字製造技術的出現,也讓我們無法感知其背後的工藝。當市場上增加新產品時,隨之而來的是更多潛在能力的解放,更多的用戶規模。設計師對於特定人群的需求,就要用特定的方式來解決,然而這種「數字化」的輸出或許並不是設計師的自我認同,正是新技術限制了他們的創作自由。因此,我更認為這僅僅是兩種平衡技術的延伸,而不是取代與被取代。舉例說明,如果讓一個畫家作畫,然後用數字技術完全複製相同的作品,大家一定認為畫家之作更有價值,其實這是沒有可比性的,因為兩者都要進行技術處理。如同我們探討的問題,先進位造技術的出現只是讓你(在傳統工藝之外)多了一種選擇。

《3D Imperial》:您在3D列印雕塑、產品、時尚女裝、建築設計等領域都有創新型的深入探索,您是如何做到的,如何多元化拓展市場?

Bloch:作為一名建築師,我接受過系統培訓,我一直在建築設計中尋找有趣的事物,更會真切的去了解去探索藝術精髓。每一個成功的建築設計都來自於設計師對於建築與周圍事物之間共融互動的理解。這些都需要設計師跨學科多才能,並有清晰的邏輯判斷。在設計產品、時裝或是雕塑的時候,永遠不會將他們放置於條條框框之中,而是利用我學到融會貫通之法去設計,現在已經跨越了這個目標而心懷感恩。對於市場而言,任何系統,任何產品設計都需要市場,而建築市場則更為廣泛,也需要配合相關的高品質室內設計方案,產品也應專其功能性設計。所以,建築設計是跨越多領域的,集合廣闊而極端的才能。

與德國設計師Iris van Herpen合作推出3D列印服裝

《3D Imperial》:據悉,您還在UCL和UEL兩所院校的建築設計專業任職導師,您是如何推動藝術、教育和商業的融合創新發展的?

Bloch:嗯,的確,我在這兩所院校的建築設計專業從事建築課程的教受工作。從事建築學教學工作,我們教受的除了建築的功能外,更應該教學生們認識建築材料,通過他們所看到的,了解每個建築的核心內容。通過不斷的多維度幾何設計練習,你會有趣的發現建築已經融入了不同的學科,從那時起,你就會了解藝術效果產生的必要性,如何正常的融合於使用者、社會環境、政治環境和經濟環境。通過這樣的思維方式,來作為創造建築物的動機,當你賦予了建築存在的意義,你才明白你到底是在建造什麼。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我們並不以商業要素作為教學的必要環節,而是通過定義客戶群目標,給某個對象賦予一定的真實性,這種方法性的教學是尤為重要的,也能真正鍛煉學生們詮釋概要和縮影的能力,明白建築的意義和價值。當我把某件東西放置於桌前,學生們會把相關有用信息提取出來,然後用自己的工具製造出某些他們腦海中的東西,這就是建築學中的幾何性和多樣性。建築學科更像是一個社會環境,從事教學那一刻起,所有的這些組成部分都聚集在了一起。

《3D Imperial》:如何看待中國的創意市場?

Bloch:在過去的四年間,我曾多次去過中國東部沿海的一些重要城市。但就中國市場而言我現在不能很清楚的表達出來。中國市場發展快速而包容萬象,就好比我的學生一樣,他們倉促的來到這裡,結合他們自己的認知再融合不同的文化,來詮釋自己的設計,我們看到的是世界文化在融合。不同國家的工藝和產品可以流傳到其他國家,就像中國的工藝品在我們的客廳里隨處可見一樣。非常有趣的是,現在有更多年輕的設計師正欲打入越來越強大的中國市場。

《3D Imperial》:您想對《3D Imperial》的讀者和您的粉絲說些什麼?

Bloch:我想說的是,對於那些正在研究或從事設計的人來說,設計需要與歷史緊密相連,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身處的環境沒有什麼不是互相連通的。當然興趣也是很重要的,雖然沒人刻意要求,但對我來說這是設計思維的泉源。它會推動你對事物產生興趣,擴展想像力,直至突破創意界限。

編後語

如今,建築設計師大膽的跨界合作已不再是新鮮事,在產品中融入建築的概念,或在建築中融入其他學科概念,用其特有的手法和邏輯來進行產品設計,讓不同類型的空間與建築物都蘊含了不同的信息,顯然,跨界更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導向。

Bloch對材料,設計方法/美學和生產形式的無限可能性進行了挑戰,你會發現在他的作品幾乎使用了包括噴射、擠壓、噴霧、融合、凝固和粘合在內的所有3D列印工藝、CNC milling工藝和很多手工工藝。細工出精品,Isa?e Bloch對於自己所有的工作和技術都以極其挑剔的態度對待,Bloch說「不要愛上實際的藝術效果,否則你的成長空間會變得十分狹窄,所以一定要與你的工作保持足夠的健康距離,這樣才能更好的工作」。

整理:Eri Chian@3D Imperial

撰文:Kris Tsui@3D Imperial

版權聲明:本文為3D帝國網獨家原創撰稿,圖片及視頻(音視頻資料)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複製發布/發表。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更多圖文詳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dimperial 的精彩文章:

TAG:3dimpe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