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中山家族與台灣:蔣介石對流亡美國的孫科不聞不問

孫中山家族與台灣:蔣介石對流亡美國的孫科不聞不問

原標題:孫中山家族與台灣:蔣介石對流亡美國的孫科不聞不問


來源:人民網-《環球人物》


孫中山雖然在台灣受到尊崇,但其光環卻無法照到他的後人。孫科在「流亡」美國期間,台灣的蔣介石一直對其不聞不問。國民黨駐美外交機構與孫科也無任何往來。偶爾前去探訪的,也是孫科在大陸時代的故友。


1901年,孫中山與家人在檀香山合影,中坐者為孫母楊太夫人,左立者為孫科,後排左四為孫眉,左二為孫眉夫人譚氏,左五為孫中山,左六為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


1949年12月10日,隨著蔣介石從成都乘飛機逃亡台灣,「國民政府」也從大陸徹底消亡。


孫科雖然辭去了「國民政府」行政院長職務,但他一直是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1949年7月改為「中央非常委 員會」)常務委員。蔣介石不但沒有通知在香港的孫科去台灣,還一再阻撓他赴台。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台北復任 「總統」。此後,社會上又風傳孫科將赴台灣出任「副總統」。但很快,台灣的報紙就出現了大量攻擊孫科的報道,有關方面 對他來台更是竭力防範。孫科意欲申請赴美國,但台灣當局又以種種理由不給他發放護照,無奈只得留在香港。直到這年秋天 ,孫科才得以攜夫人陳淑英經印度、希臘赴法國居住。兩年後,孫科夫婦遷居美國,和在那裡的子女團聚。孫科一家的「漂泊 」生活一直持續到1965年回台灣。

孫中山與台灣的淵源


孫科雖然被拒在台島之外十幾年,但孫家卻與台灣有著頗深的淵源。這還要從孫中山說起。


從推動革命開始,孫中山就有從日本手中收復台灣的決心和意志。1894年興中會成立時,孫中山就在成立《宣言 》等重要文獻中表露出「戰敗賠款、割地求和是恥辱」的思想,並決心「恢復中華、收復失地」。


孫中山還是最早將「收復台灣」付諸實際行動的人。1899年冬,他在日本東京從事革命活動時,曾手繪一些中國 《形勢地圖》,將被清政府割讓給日本的台灣領土塗上顏色,以便「讓閱讀者觸目驚心,永誌不忘」。


此後,孫中山3次到台灣,從事革命活動。

1900年9月25日,孫中山獨自一人從日本奔赴台灣,在台北設立指揮所,指揮了惠州起義。第二次到台灣是1 913年8月,孫中山住在台北一家叫「梅屋敷」的旅館裡(這裡現已改建為台北市國父史跡紀念館,是唯一保存至今的孫中 山赴台歷史遺址)。他在此接見了一些在台的老同盟會會員,向他們了解情況,徵詢意見。當時,孫中山還給「梅屋敷」旅館 的主人題寫了「博愛」二字。孫中山第三次赴台是在「第一次護法運動」失敗的1918年6月,但由於台灣日本殖民當局的 極力阻撓,他只在台北住了一宿,次日即離開了台灣。


孫中山3次赴台,留下了永不磨滅的足跡。台灣方面還有文獻指出,孫中山直到去世前,都念念不忘要撤除日本與中 國所簽訂的所有不平等條約,給台灣實行自治的權力……


正是由於這些,「國父」孫中山得以在台灣深入人心,並受到尊崇。


如今,「孫中山」在台灣是無所不在。台灣流通最廣的新台幣100元鈔票上,印的就是孫中山的肖像。在台灣許多 地方,「孫中山」甚至就是錢的代名詞,像選舉時就常有人說「選舉沒師傅,有『孫中山』就會贏」;大家還常說「口袋中『 孫中山』多不多?」此外,台灣所有的政府機構、學校、公共場所,也都有孫中山的塑像或畫像;所有政府人員、民意代表在 宣誓就職時,也必須要「面對國父遺像宣誓」;政府機構舉行重大會議時,還要「宣讀國父遺囑」……孫中山在台灣已經成了 一種精神信仰與圖騰。


孫科窮困潦倒回台灣

孫中山雖然在台灣受到尊崇,但其光環卻無法照到他的後人。


孫科在「流亡」美國期間,台灣的蔣介石一直對其不聞不問。國民黨駐美外交機構與孫科也無任何往來。偶爾前去探 訪的,也是孫科在大陸時代的故友。1961年,陳誠以台灣「副總統」身份訪美,也沒有專程前往探訪孫科,只給他打個電話而已。


在美初期,孫科和家人的生活還算過得去。他們夫婦一直和次子孫治強一起生活,由於沒有固定收入,只能依靠兒女 的小額接濟過日子,所以生活越來越清苦。後來,為了節省開支,孫家省吃儉用,一切自己動手,還自己種菜。當時有人曾這 樣描述他們的生活:全家人分工負擔清潔及其他工作,孫科負責各室內的衛生,包括衛生間,每天用吸塵器打掃;夫人陳淑英 負責烹飪和廚房的清潔工作;兒子孫治強負責搬運重物品、清理戶外;兒媳則負責照顧孩子及瑣碎的家務事。


有人解釋說,孫科寧願自己拚鬥過生活,也不尋求蔣介石的幫助。當時的一家華文媒體曾報道稱,「一幢簡陋的平房 ,沒有地毯,沒有僕人,凡事自己動手,曾經是叱吒風雲的人物,而今卻能自甘淡泊,然而他的精神生活卻非常富足,他的家 中,到處都是書籍。」

其實真正了解孫科的人知道,他內心是很凄苦的。不僅生活上拮据,隨著年齡的增長,那種「漂泊感」也在與日俱增 。


大陸方面則一直惦記著孫科。孫科在香港時,中共方面就曾通過相關人士與他聯絡,歡迎他回大陸。但孫科對中共及 其領導的革命懷有很深的成見和對抗情緒,拒絕了邀請。1956年3月,周恩來總理在北京會見英國客人馬坤時,請這位與 孫科有數十年私交的人代向他致意。周恩來說,我們不能讓孫中山先生的兒子長期流亡國外,中國政府仍然歡迎孫科先生返國 。這次,孫科仍表現出一種「倦於政治」的姿態,對周恩來的口信沒有作出回應。


到了上世紀60年代,孫科的一些「知心」故舊開始為他回台多方活動。1962年10月,台灣當局「立委」劉崇 齡向「行政院」提出質詢,要求當局主動邀請孫科返台。「行政院」在請示蔣介石後回復說:「政府非常歡迎哲生(孫科)先 生回國。」


1964年,由台灣出資,在美成立了「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並推舉孫科任董事長。此後,孫科與台灣官方機構 才重新建起了聯繫。1965年10月29日,孫科搭機從美返台,在台北松山機場受到蔣經國及2000餘人的歡迎,場面 之盛令孫科潸然淚下。


按說,曾經擔任行政院長等高級職務的孫科,應該得到蔣介石的重用或「補償」。但事實並非如此。回國後,他先是 擔任「總統府」高級咨議這一虛職,後才有機會擔任一段不長時間的考試院院長。1967年,孫科出任東吳大學董事長,直 到1973年9月13日在台北病逝。


孫家第三代的「告別」


與孫科夫婦一同回台灣的,還有他的兩個兒子孫治平和孫治強。但他們在台灣的境遇與其父相比,更是「每況愈下」 。


兄弟兩個都是孫科在美國加州大學留學期間出生的。孫治平出生於1913年11月16日。當時因民國剛創建,百廢待舉,孫中山殷切期望國治民安、天下太平,就給長孫起名「治平」。1915年1月27日,孫治強出生。孫中山又有感於治國之道要先求平安、再求強盛,所以給次孫起名「治強」。


孫治平和孫治強自幼備受世人關注,他倆雖然沒有經歷過其父那樣艱辛的童年,但卻與其父一樣,受到中西文化熏陶 ,學識都很豐富。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元老吳稚暉認為北京讀書環境好,就在北京創辦「海外補習學校」,遴選革命元勛的 子女,到那裡補習後送到海外讀書。孫治平兄弟及蔣經國等都曾在那裡讀書。開始,兄弟倆聽不懂普通話,給學習帶來很多困 難。好在二人聰慧,學習又用功,很快就克服了語言障礙,適應了學習環境。抗戰前,孫治平就讀於上海聖約翰大學,孫治強 則在南京金陵大學進修。後兄弟倆一起赴美深造,均獲美國加州大學政治經濟學碩士學位。國民黨從大陸逃往台灣後,孫治平 兄弟寓居美國。


孫治平返台後,曾任國民黨中央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台灣電視公司副董事長、聯合發展企業公司董事長等職 。孫治強在台灣一直懷才不遇,得不到重用,僅擔任過「中央信託局」及台北故宮博物院顧問等職。


到了晚年,孫治平和孫治強兄弟處境迥異,受到媒體關注。上世紀90年代末,台灣《自立晚報》的一篇報道,以《孫中山之孫要在紀念館前設攤》為題,披露了孫治強「因經濟困難上書李登輝請求改善待遇」的窘況。澳門《新華澳門》報道 說,孫治平看到政治前途無望,轉向精心理財,已擁有價值不菲的股票,生活過得比較寬裕。1980年,他轉往香港定居。


孫治平和孫治強的子女也都先後定居海外。最後孫家人只有孫治強獨居台灣。由於經濟十分拮据,為了方便治病,孫治強曾長期在台北榮民總醫院附近租屋居住。


孫治強在古稀之年曾於1992年和1993年兩次回大陸,不僅回故鄉翠亨村瞻仰祖父的故居,還遊覽了北京、上海、武漢、廣州等地。2001年夏,孫治強不顧年邁體弱,抱病赴美參加兒子孫國升的大學畢業典禮,不幸於7月4日因心臟病突發撒手異域,享年86歲。至此,台灣再也沒有孫中山的後人。


2004年4月,孫治平在香港接受採訪時,曾對當政的陳水扁和民進黨「去中國化」表示極大的不滿與憤慨。他介紹說,1998年,陳水扁在競選台北市長時,其競選陣營曾搞過「國父也稱讚阿扁做得不錯」的宣傳活動。那伙人在一家工廠的外牆上畫了一幅漫畫,意思是孫中山「稱讚」陳水扁競選一事,還說什麼這是「新新人類的幽默」。孫治平說,這嚴重地玷污了孫中山先生的形象。2000年陳水扁登上台灣「總統」寶座後,更是大搞「去中國化」。孫治平說:「陳水扁主張『台獨』,不承認『中華民國』,也不承認孫中山,還企圖以孫中山騙選票。這是騙人的行為,我不排除對他採取法律行動。」 不幸的是,沒等孫治平將陳水扁告上法庭,自己就於2005年4月6日在香港病逝,享年92歲。


但歷史最終還了孫家一個公道,在孫中山一手創立的國民黨再次「執政」台灣之後,「玷污」過孫中山的陳水扁終被關進牢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宋談民國 的精彩文章:

1924—1997,他們依次登上時代周刊封面,世事變遷
1942,中國近代史上最大的饑荒,人皆可食

TAG:小宋談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