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別再沒收孩子紅包了!堅持3點,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

別再沒收孩子紅包了!堅持3點,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

孩子的紅包,你是如何處理的?

春節的一天,在街上遇到一對母子。小男孩一直揪著媽媽的裙子哭鬧不放:「還我紅包,還我紅包……」引來旁人側目。

「紅包被我丟進了垃圾桶,別嚎了!」

「你騙人,在XX家的時候,你說紅包幫我收起來不給我……」

又是一個紅包被沒收的孩子。

別再沒收孩子紅包了!堅持3點,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

?孩子為什麼會反感紅包被沒收?

當一個孩子有了物權意識和金錢意識後,便會在意自己的紅包被沒收了。我們想像一下便不難理解,當孩子到某親戚家拜年,親戚拿出一個紅包跟孩子說:「小朋友,阿姨送你紅包,要快高長大哦!你可以買玩具,也可以買喜歡的零食。」孩子很高興,一手接過來了,一邊放兜里一邊想像自己買玩具買零食的場景。沒想到回家時,媽媽竟然說紅包不是他的。這時孩子該有多受傷知道嗎?在他們心裡估計在想:「爸媽欺負小孩,拿走我的紅包!」

心理學上,有個名詞叫「損失厭惡」,即一個人丟了10塊錢帶來的情緒波動,比這個人撿了10塊錢帶來的情緒波動更強烈。即人會因為丟失了已經屬於自己的東西而痛苦,即使這個東西本來也並不屬於他的。孩子們更是如此,這好比一個孩子擁有一個玩具熊,平時一直放在玩具箱子里,但哪天大人說要把這個玩具熊送給小表弟,這時孩子就可能跳起來說「不行,這是我的玩具熊」之類的話。

別再沒收孩子紅包了!堅持3點,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

面對孩子的紅包,不少家庭的做法是「父母做主,不給孩子」,有父母甚至乾脆這樣跟孩子說:「紅包不是別人送你的,是你爸你媽用錢換回來的」。有些家庭的父母對孩子的紅包比較開明,一開始便清晰「物權」,讓孩子放心:「紅包是你的,我只是暫時保管,爸媽每月給你算利息」,「爸媽給你開個賬戶,裡面存的是你的紅包」,更開明的父母可能會引導孩子如何合理消費收到的壓歲錢,甚至是鼓勵孩子捐贈。

?孩子的壓歲錢如何花?

在老一輩的說法中,說紅包之所以被稱作「壓年錢」,是因為小孩子在過年會受到驚嚇或遇到不好的事,要把這個關卡「壓制」下去,所以小孩的「壓年錢」不能亂花。當然,這是過時的說法。幼兒說認為,孩子的紅包,即使來自父母之手,像上面那對父母說「紅包不是別人送你的,是你爸你媽用錢換回來的」,但既然紅包已經「易手」,並且通過別人的嘴巴幫孩子「標上了」物權,那麼父母就該適當尊重一下孩子,而不是粗魯地沒收。父母還可以當作是一次給孩子培養「財商」的機會。

專家們常常建議把孩子的紅包或零花錢分三部分,用理財學者Ron Lieber的話說,分「三個罐子」裝。分別是哪三部分呢?

1、儲蓄

別再沒收孩子紅包了!堅持3點,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

儲蓄觀念,西方的父母認為是一種非常重要的人生觀念,因為儲蓄常常等同於安居樂業。在美國有一所叫Walter Bracken STEAM的學校,專門把門衛辦公室改造成一所「學生銀行」,是一所真正的銀行,不過僅為學校的孩子而開。孩子們可以儲蓄、可以存款,還有利息收入。學校目的是從小培養孩子真實的理財行為。國內目前還沒有這種專門為孩子而開的銀行。但是父母完全可以當孩子的臨時「銀行」。

記得我大學時有一位同學,第一天開學時跟我們說,她上大學的學費是用自己的紅包交的,她的話讓我們很吃驚,因為我們當時每一學期的學費是大概¥5000,對當時的我們來說是大數目。「她的紅包真多啊!」我當時感嘆。更讓我們吃驚的時,人家媽媽從她出生後就一直幫她存紅包,從一開始的幾毛、幾塊、再到後來的幾百塊,一直存了18年,再加上利息……據說她的紅包賬戶當時已經是6位數。這樣的媽媽好有智慧!再後來,我聽說那位同學把自己的紅包賬戶傳給了自己的女兒,她女兒的紅包也是往裡存。

所以,儲蓄對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課。

2、消費

別再沒收孩子紅包了!堅持3點,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

除了培養儲蓄觀念,教會孩子合理消費也很重要。因為不會合理消費,便容易養成肆意揮霍的不良習慣。消費的金額從一開始有計劃,比如規定每周或每月的消費額。具體地,可以先從鼓勵孩子記錄開支開始,每發生一項消費便記錄一下,一周或一月,由父母陪同回顧,看看哪些是正確的消費,哪些是無所謂的消費,哪些是完全沒必要的浪費消費……父母需要明確幫孩子指出來,這樣孩子慢慢才知道什麼叫合理消費。

3、捐贈

別再沒收孩子紅包了!堅持3點,孩子未來會感謝父母!

培養孩子善良和助人的品格。鼓勵孩子取出一小部分紅包,捐贈給福利社或購買作業本和文具,送給貧窮的孩子;也可以為支持大自然環保捐贈一棵小樹苗;或者給無家可歸的流浪狗貓買飼料。

有一位媽媽曾經跟我說過一個暖心的做法:某天她4歲的兒子拖著一架玩具車路經鬧市,坐在地上的一個2,3歲小乞丐衝出來,追著他的小貨車跑。她兒子一開始以為小乞丐追他,被嚇壞了,後來意識到小乞丐只是喜歡玩具車。回家後,媽媽鼓勵兒子用自己的一小部分紅包買了一輛新的小貨車,然後拿到鬧市送給小乞丐。

溫馨提示:孩子5,6歲前建議可以以儲蓄為主,稍大後才引導合理的消費和捐贈行為。因為過小的孩子沒有金錢意識,對金錢沒有慾望,也沒有消費的需求。

哲學家塞內加說,財富是聰明人的奴僕,愚蠢者的主人。那麼我們先從聰明地處理孩子的壓歲錢開始吧!

本文關鍵字:春節紅包、壓歲錢、財商培養、早期教育


幼兒說,一枚親子心理諮詢師,學習國外心理學家們知識,分享科學、有價值的育兒心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幼兒說 的精彩文章:

判斷一家幼兒園好壞,有一個簡單有效的標準
一對夫妻婚後僅有的6張照片!道盡了婚姻人生

TAG:幼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