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舅媽這手做臊子面的絕活,讓人惦記了整整一年,今天總算過了嘴癮

舅媽這手做臊子面的絕活,讓人惦記了整整一年,今天總算過了嘴癮

莫愁廚路無知己,誰人不識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在陝西西府、甘肅平涼、天水一帶,春節接待親戚朋友,除了要做好多種菜讓親戚朋友吃好之外,還要準備一鍋臊子面,這是必不可少的主食,也是酒飽飯足之後,必須走的一道程序。千百年來,無論歷史如何演變,這樣的習俗一代代流傳下來。雖然家家戶戶都有臊子面,但味道卻千差萬變,能讓人過口不忘,年年惦記的臊子面也是少之又少。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遷移,很多傳統美味漸漸人老珠黃,退出歷史的舞台,甚至被人們忘記。就拿我們家族來說,以前老輩們在的時候,每年還能吃到不少可口的臊子面,但現在不同了,很多家庭都不做了。

在我們家族裡,目前只有舅媽的臊子面水平人人稱讚,也只有她依然堅持傳統的臊子面製作手法,每年過年,都會給親戚朋友擀制可口的臊子面,讓親人們品嘗地道的臊子面口味。昨天,我曬了舅媽的春節家常小菜,很多人在評論區說,看上去很普通,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也有粉絲甚至說看上去窮酸。不管他們怎麼說,我都不會反擊,因為你們看到的的確是這樣,這也許跟我老公的拍照水平有關,但舅媽的菜恰恰是看上去普通,實際上卻費盡心思,每一道菜都有她對飲食文化的追求,我們是親歷者,所以只有我們才能理解。

舅媽除了菜做的好,當然也有一手做臊子面的絕活,今天我就繼續晒晒舅媽做臊子面的廚藝吧!關中西府的臊子面有很多講究,做法也有很多種,每個縣,每個地方都有差異,比如說扶風和岐山,兩個縣城離得很近,但臊子面的風味就各有不同。再比如說千陽和隴縣,也近在咫尺,臊子面的做法和口味也有不同,這裡就不一一舉例說明。舅媽的臊子面所用麵粉是她從農村老家買的陳麥面,陳麥麵粉做臊子面很勁道,這點大家都知道。揉面到擀麵,基本上卻別不大,切面這個環節很重要,因為臊子面講究薄細,切的不好,出鍋後不但很難看,味道也有影響,所以刀工不好的人往往是梨,梨出來的麵條寬瘦不一,很難看。舅媽的刀工當然是一流的,切出的麵條均勻細緻,如同機器壓制出來的,出鍋後的味道自然大大提升。下面把舅媽的做臊子面的過程曬給大家。

切面

抖面

制湯

煮麵

撈麵

澆湯

上桌

開吃

莫愁廚路無知己,誰人不識小面姨。大家好!我是小面姨。不知不覺廚藝烹飪路上陪伴大家兩年時間了!相處了日子裡,一起分享美食生活知識,一起體驗美食生活快樂!在此,道一聲謝謝!好了,親愛的朋友們,今天的文章就和大家分享到這裡,如果您對本文有任何不同的看法,歡迎在文章底部評論出發表您的觀點,我們會認真閱讀您的每一條留言~

面時代優美食生活指南,老百姓最喜歡的美食媒體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時代優美食生活指南 的精彩文章:

初二外甥們拜年,我做了8涼8熱,他們獨愛這道菜,做兩盤也不夠吃
瘦肉這麼做比炒的好吃,不僅肉質滑嫩,湯也美味,待客都選它!

TAG:面時代優美食生活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