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廣為何一生不被封侯

李廣為何一生不被封侯

唐朝詩人王勃曾寫道「時運不齊,命途多舛,馮唐易老,李廣難封。」意思就是馮唐和李廣這兩個優秀的人才卻時運不濟。今天小編就講講李廣,這位名震天下的武將為何一生未曾被封侯。

小編先放結論:儘管李廣武藝過人、有勇有謀,也立過不少戰功,但他的戰功達不到封侯的標準,不被封侯雖然有些遺憾,但也絕不是說李廣倒霉、命不好。

漢文帝十四年(公元前166年)時期,李廣從軍抗擊匈奴,他善於騎射,斬殺許多敵人,因此被不斷提拔。到了漢景帝時期,李廣先後參與平定七國內亂、抗擊匈奴曾一系列戰事,戰鬥中李廣經常以少勝多,化險為夷。特別是漢景帝中元六年(公元前144年)的上郡之戰中,李廣帶著幾百人面對幾千名匈奴,愣是擺起了空城計,嚇得敵人一愣一愣的,李廣還帶著10餘名精兵出擊,幹掉了敵人的將軍,搞的匈奴人不明所以,以為被大軍包圍了,趁夜色逃走了。

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覺得李廣很厲害吧,不光武藝高強一下子幹掉敵人的將軍,而且足智多謀、臨危不懼,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打退了敵人。這難道不是一個優秀的將領嗎?可又曾想到,上郡之戰成了李廣戎馬生涯中的最光輝的一頁。

漢武帝繼位後,決心反擊匈奴,從此漢朝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將帥,遺憾的是李廣卻成了時代的悲歌——公元前129年下關市之戰,李廣帶一萬騎兵出擊,結果幾乎全軍覆沒,自己也被俘虜了,還是仗著武藝高強逃脫回來;公元前123年漠南之戰,李廣隨衛青出征,雖然重創匈奴但李廣卻未曾建功;公元前121年右北平之戰,李廣率領四千人遭遇匈奴左賢王四萬大軍,雖然殺敵數千但自身也損失殆盡;公元前119年漠北之戰,李廣堅持要作前鋒帶隊出擊,不料再次迷路,雖然漠北之戰漢朝大勝,李廣卻毫無功勞。戰後,衛青想要向漢武帝彙報戰況,李廣聽聞後說他不願再接受皇帝的懲罰和文官們的口誅筆伐,拔刀自刎。就這樣,一顆將星隕落在漢朝最輝煌的一次戰役中。

李廣一生未能封侯,主要原因就是戰功有限。大家也看到了,在文景兩帝時期,漢朝對匈奴以防守為主,李廣憑藉武藝和膽量確實立下戰功,但這些戰功大多以擊退敵人為主,和後來衛青、霍去病那種斬殺俘虜敵軍幾萬人、攻下河套平原河西走廊的戰功相比顯得十分蒼白。。到了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主動出擊匈奴,李廣就不行了,不是迷路就是戰敗,最好的戰果就是和敵人打了個同歸於盡。

也就是說,漢朝改變對匈奴戰爭策略後,李廣開始變得有的不適應新時代了,以前漢軍以步兵、戰車為主,主要打陣地戰,這種戰法可以有效的利用堡壘和城牆(比如長城)保護自己,但面對匈奴這樣的游牧國家反應慢、追不上。到了漢武帝時期開始側重騎兵,以運動戰為主,用匈奴人的方式打擊匈奴,這種戰法對將領的指揮能力、應變能力、獨立決斷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而李廣總是迷路,說明他不善於識別陌生地形地勢(這是一名統帥必備的素質),在運動戰中屢屢戰敗說明他不適合打這種「不講套路」的仗。

說來說去,歷史的車輪總在滾滾前進,總有人要從台前走向幕後。如果李廣一直當個守城的太守,這樣能最大限度發揮他的優點,未嘗不會有個好的結局,畢竟李廣在匈奴防禦戰中屢戰屢勝,威震天下,匈奴人都叫他飛將軍。可要讓他去做不擅長的事情,結局自然不會好。其實漢武帝、衛青也都曾委婉的勸說李廣年紀大了,還是留守城鎮吧,但李廣堅持要做先鋒,想立頭功,結果造就了悲劇。

這就是李廣,他一生經歷大小戰事70多場,然而所有戰功加起來都比不過衛青或霍去病的一場漠北之戰。李廣名氣很大,史書上記載的事迹也有很多,可是都是什麼「同甘共苦」啊,「愛兵如子」啊,「嚇的敵人魂飛魄散」啊,但作為一名將軍,他指揮部隊打贏大的戰役嗎?沒有。他打下新的地盤嗎?未曾。所以他不被封侯也是情理之中。

最後總結一下,一個人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虛懷地若谷 的精彩文章:

國產裝甲車的防護能力的那點事兒

TAG:虛懷地若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