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廣為什麼不能封侯?

李廣為什麼不能封侯?

唐朝詩人王勃在詩中寫到「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詩中為李廣抱打不平。李廣是漢朝非常出名的將領,他的同僚和手下都因為戰功封侯,那麼他為什麼一直都不能封侯呢?下面我們通過一些史實來分析其中的原因。

首先來說政治上比較幼稚。在平定七國之亂的時候。李廣作戰勇敢立有大功。梁王非常欣賞他,並授予他將軍印,李廣並沒有拒絕。但當時屬於政治敏感期,在漢景帝眼裡屬於私下結交諸侯。所以李廣班師回朝後,並沒有得到封賞。李廣錯過了封侯的最佳良機。

李廣作戰神勇。凡是他守城的地方,匈奴都不敢進攻。但是在他野戰的時候敗多勝少。打仗的時候都靠個人勇武,才勉強自保。他曾率一百名騎兵與數千匈奴騎兵對峙一夜,靠下馬休整,導致對方認為他們只是誘餌,身後埋伏有重兵的「空城計」而僥倖逃生;運氣差時,不僅全軍覆沒,自己被俘,最後只得裝死,並趁看守他的年輕匈奴士兵不注意,翻身奪馬,一路策馬狂奔回到漢營,花六十萬錢才贖得一條命。在大規模戰爭中並沒有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的功勛。李廣在局部戰爭中可能是一方將才,但是缺乏指揮大規模作戰的能力。漢朝的將領基本上都是靠戰功封侯的。當然也有可能是李廣命運不濟吧。

李廣心胸狹窄。有一次李廣兵敗被免職。白天從霸陵出去打獵,回來的時候已經晚了。霸陵廷尉按照漢朝的法令拒絕李廣進城。結果,李廣再次被啟用的時候,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霸陵廷尉給殺了。最後一次匈奴決戰,衛青讓李廣從側面進攻匈奴,李廣不聽從,立功心切,非要求做先鋒。衛青勉為其難,讓他做先鋒出擊。途中,李廣迷路,錯過了合圍匈奴的最佳戰機。衛青大怒,派使者去詰問。李廣氣不過,自殺身亡。本來就是自己做錯了,領導批評一下,難道就不能忍一下嗎?

李廣確實是一個非常忠誠非常愛國的人。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性格上的缺陷和能力上的不足。對於他來說,小規模的局部戰鬥上,他表現出的勇猛和處變不驚的大將氣度確實讓人佩服。但這個只是展現出了他個人的能力,但在大規模的集團作戰的,需要團隊合作的時候,李廣的這種個人英雄主義就不好使了,所以他屢戰屢敗,基本上就沒什麼戰績可言。所以李廣直到死都難以被封侯。更可悲的是,直到死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不能被封侯,這就是他的命運,性格決定命運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靖鎮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靖鎮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