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封信就搞定了素未謀面的未來公公,楊絳究竟寫了什麼?

一封信就搞定了素未謀面的未來公公,楊絳究竟寫了什麼?

錢鍾書,字默存,原名仰先,字哲良。1910年11月21日生於江蘇無錫。無錫錢家是名門望族,家學深厚。錢鍾書的父親錢基博是中國近代著名的國學大師和教育家。

楊絳,出生在無錫一個書香門第。父親楊蔭杭學養深厚,早年留日,後成為江浙聞名的大律師,曾做過浙江省高等審判廳廳長。

說起來這二位從才學到家世真稱得上是天作之合,可是為什麼倆人在戀愛之初,楊絳對兩人的關係總有些憂慮呢?

原來錢家推行的是封建家長教育,錢鍾書兩個弟弟的婚姻,就是由父親做主決定的。因此,楊絳擔心錢家父母不會應允他們兩人的婚事。

錢鍾書和父親

就在這個時候,父親錢基博對兒子的戀情也看出了一些端倪。一次,錢基博沒打招呼,便拆了一封楊絳給錢鍾書的信。誰知,父親看過信後,非但沒有因為兒子自由戀愛而大發雷霆,反而對楊絳大加讚揚。

楊絳在信里寫道:「現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看到楊絳如此大方懂事,還能體恤雙方父母,老先生歡喜不已。不僅如此,老先生還直接提筆給素未謀面的楊絳寫信,大大誇讚了她一番,在信中鄭重其事地將兒子託付給她。

在獲得錢鍾書父親的首肯之後,楊絳便將錢鍾書鄭重地介紹給了自己的父親楊蔭杭。楊蔭杭先生對這個不拘小節的清華才子早有耳聞、頗為賞識,自然也是歡喜不已。

1935年,錢鍾書以第一名的成績考取英國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楊絳決定中斷清華的學業,陪他出洋。1935年7月13日,錢鍾書與楊絳在蘇州廟堂巷楊府舉行了結婚儀式之後,便告別父母朋友,前往英國牛津大學。

錢鍾書楊絳

結果直到共同生活後,楊絳才發現,錢鍾書這個滿腹經綸的大才子,竟然在生活上十分笨拙。就拿戴手錶來說吧,錢鍾書不會用皮帶扣,楊絳哭笑不得只能給他做了個一個鬆緊的錶帶,可以直接套上手腕。

為了表達對妻子的濃濃愛意,書獃子錢鍾書也有自己的小浪漫。一天早上,楊絳還在睡夢中,錢鍾書早已在廚房忙活開了,平日里「拙手笨腳」的他煮了雞蛋,烤了麵包,熱了牛奶,還做了醇香的紅茶。楊絳幸福地說:「這是我吃過的最香的早飯」。

婚後酷愛讀書的夫妻倆經常展開讀書競賽。讀讀寫寫,嘻嘻鬧鬧,這樣的悠悠情趣,羨煞旁人。

錢鍾書楊絳

那時錢鍾書修的是義大利文,楊絳修的是西班牙文。晚上泡腳時他倆經常在泡腳的時候玩這樣一個遊戲,比如錢鍾書說一個字,楊絳就得用西班牙文說出這個相應的詞。外人不懂其中樂趣,夫妻倆卻樂在其中,錢鍾書見人就說夫人楊絳又是妻子又是情人又是知心的朋友,滿心滿眼全是讚賞,朋友們都笑他有「誇妻癖」。

1937年5月,就在兩人留學的第三年,錢鍾書和楊絳迎來了他們愛情的結晶——女兒錢瑗出生了。

錢鍾書一家

當護士把小小的嬰兒抱過來給錢鍾書看時,錢鍾書興奮極了,這個平日里文采斐然的大師,竟然一時語拙,噎了半天,只說出了一句「這是我的女兒,我喜歡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揭秘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過春節:出訪蘇聯期間堅決不吃「死魚」!
袁殊紅色特工身份確定,軍統大佬戴笠為何只關了他八個月?

TAG:大揭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