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義工,是知行合一的菩薩行者!

義工,是知行合一的菩薩行者!

義工,是一種慈悲與利行的奉獻,是一種愛心和時間的布施,所以義工都是知行合一的菩薩行者。大家各盡己能,努力耕耘,為自己種福田積福的同時也在為家人和後代種福田積福,以一顆歡喜的心布施結緣,以一顆赤誠的心弘法護教,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在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的同時,也是在不斷地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就自我,傳播愛心、傳播社會主義的和諧精神。

做義工的目的是什麼呢?

身為三寶弟子,自當效仿諸佛菩薩,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己任。如何才能做到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呢?那就必須要通過「聞、思、修、信、解、行、證」的過程,達到最終的圓滿成就。要深信因果,深信佛法的教理,必能離苦得樂,究竟解脫;誦讀經論,以求深解義趣;認真修行,堅持到底,必能成就無上菩提,成佛作祖。

大家不要認為義工僅僅只是義務地去做事情,我們佛教的義工,不但要義務地去做善事服務大眾,更要按照佛法的教義去工作、實踐。所以,做義工的目的:

★ 希望通過做義工,來實踐我們所學的教法,積累成佛度眾生的資糧;

★ 護持佛教,護持常住安居辦道,使弘法利生工作能順利進行;

★ 請善知識住世;

★ 推動十善社會的建立。十善即不殺生而行放生、救生、護生;不偷盜而行施捨;不邪淫而修梵(清凈)行;不妄言而說老實話;不綺語而說質直語;不兩舌而說調解語;不惡口而說柔軟語;不貪而修不凈觀;不嗔而修慈悲觀;不痴而修因緣觀。

做義工的功德有哪些?

能付出便有福,更何況「三寶是大福田」,能奉獻自己的身體、精力、時間,放下自我的執著,融入到義工團這個大集體當中,以團體的需要為需要,儘力去做,便是無我,提倡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身體做利益一切眾生的事,口裡說的是柔和、讚歎、感恩的話語,讓聽者心生歡喜心生智慧;心裡想的是三寶的恩德、眾生的恩德,念念想的是如何利益一切眾生,這就是身、口、意的清凈,自然能消業障,身心健康;

量大福大,心心相念的是團體的需要,為義工團而做義工,為寺院而做義工,為護持佛教,弘揚佛法而做義工,為世界和平,眾生安樂而做義工,這就是以我們的身、口、意大做供養、大行布施,不求回報也自然增長無量無邊的福報和功德;

開智慧,通過在寺院學習做義工,既增長自己的見識和各種工作能力,又使自己體會義工團體與社會上其他團體所擔當工作過程的不同,義工們和合增上、快樂的工作心態與世俗工作中各種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心態截然不同,使自己懂得如何選擇人生道路、照顧心態,健康快樂地生活。有很多時候,我們明明知道面對問題發生時不該抱怨、煩惱,可就是習氣在那裡,陷在那裡跳不出來,這就是我們的資糧不足,無法轉變業報,如法做義工的功德很大,資糧積累夠了,面對問題時,自然心態就不一樣了;

佛是福、慧兩足尊,是福德與智慧都圓滿的人,我們用心向佛陀學習,實踐佛陀的教法,就能積累成佛度眾生的資糧,要度眾生也要有緣才行,做義工就是廣結善緣。若將做義工的功德迴向十方法界一切眾生,則功德更大更殊勝。

做義工要存怎樣的心?

行為超不過思想,一切唯心造,一切法從心想生。

★ 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

★ 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

★ 感恩心:

☆ 感恩父母的養育之恩;

☆ 感恩佛、法、僧三寶的教化之恩;

☆ 感恩國家、地方、寺院培養之恩;

☆ 感恩家裡人的理解和支持;

☆ 感恩一起做義工的居士們給予關心和幫助,義工領導的辛苦指導、其他居士的提醒是讓我們提升工作能力和修正性格缺陷;

☆ 感恩大眾的辛勤勞動和所有付出的人;

☆ 感恩所有的冤親債主(逆增上緣,化煩惱為菩提);

☆ 感恩一切使我們堅定成就的人。

★ 恭敬心:不但對住持三寶(佛像、佛經、出家僧人)要恭敬,也要對一切眾生起恭敬心。印光大師教我們要看所有人皆是佛菩薩,唯我一人是凡夫,眾生皆是未來佛,要用「沙堆中撿金粉」的態度去「找」眾生的優點,而不要用「雞蛋裡挑骨頭」的心情去「看」眾生的過失。眾生示現好的給我們看,我們應作為榜樣來學習;示現不好的給我們看,我們應知道這是佛菩薩在演戲教育我們,應作為鏡子對照反省自己是否也有一樣的過失,而不能生輕慢心。說四眾的是非,口業大如山,說出家僧眾的是非更是造作無量重罪。

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在寺院見到任何人都要做到合掌當胸,恭敬地說一句「阿彌陀佛」,再說其他事。

★ 慚愧心:佛在世時我未生,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不見如來金色身。生在這個末法時代,實在是我們障深慧淺,業障凡夫的報應,應起大慚愧心,慚愧自己無德無能,無福報,無智慧,無證量。像印光大師那樣菩薩再來的聖僧也要示現給我們看,自稱「常慚愧僧」,更何況我們呢?能慚愧才能謙虛,越是成熟的稻穗越是低彎著腰,越有德行的人越謙卑。

★ 懺悔心:我們在無始劫以來,不知做多少惡事、結多少惡業、種多少禍根!故佛弟子應常常心懷慚愧懺悔心,懺悔以前所做的惡事惡業,發誓永不再犯,毫不留情地反省,至誠懇切地悔過。惟有在不斷的懺悔之中,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才能不斷地邁向成佛之道;惟有天天都生活在覺今是而昨非的新境界中,才是最能變換氣質的人,才是最有新希望最有新發現的人。

★ 恆心:學習世間知識技術是: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佛修行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十進九退。既需要精進勇猛,也需要堅持不懈。在家每天的功課要堅持做,法會期間的工作也要認真細緻,不厭其煩地做好,在工作當中磨練自己的心性。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拜佛去 的精彩文章:

蔡志忠:過去,現在,未來
星雲大師為花蓮大地震祈願文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