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妖貓傳》:一部帶我們回到唐詩現場的電影

《妖貓傳》:一部帶我們回到唐詩現場的電影

原標題:《妖貓傳》:一部帶我們回到唐詩現場的電影



《妖貓傳》於20171222日上映以後,可能是因為我平日喜歡聊點兒唐史的關係,在往事微信公號的後台,不斷出現粉絲們點評一下《妖貓傳》吧的要求。一來年前事多務雜,未及觀映,而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只好沉默以對;二來聽說原著居然來自日本,更不屑於為其張目,是故遷延至今。


戊戌春節期間,因緣際會,得以觀影全片。一看之下,居然大起知音之感:原來這不是一部講述妖貓會說話的電影,而是像我寫作《唐詩現場》(山東文藝出版社201712月)一樣,是一部帶我們大家回到唐詩現場的電影。


別怪我瞎聯繫、蹭熱點,下面我有些硬道理在此。


當然《妖貓傳》和《唐詩現場》,兩者還是有不同點的。不同之一,《妖貓傳》場面宏大,畫面艷麗,聲光電影齊上,美女帥哥齊飛,拙著《唐詩現場》則只有文字這一種單調乏味而又默默無聞的表達方式;不同之二,《唐詩現場》靠譜地帶大家回到了26首詩的創作現場,《妖貓傳》則只帶大家回到了2首唐詩的創作現場,而且,相當不靠譜。



我所說的唐詩的創作現場,是指哪一個詩人(who),在什麼時代背景下(what),具體在什麼時間(when)和地點(when),因為什麼原因(why),而寫了一首詩。


《妖貓傳》電影,整體是在講白居易在中唐的時代背景下,具體在唐德宗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在長安,因為李楊二人之間的故事,而寫了一首長篇敘事詩《長恨歌》。


《妖貓傳》電影,穿插著在講李白在盛唐的時代背景下,具體在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在長安城興慶宮的花萼相輝樓,因為唐玄宗李隆基的要求,而寫了那句包含雲想衣裳花想容的《清平調》。



先說《長恨歌》的創作現場。《妖貓傳》,其實就是白居易《長恨歌》的創作記錄片。


那隻妖貓的出現,並不僅僅是為了復仇殺人,其目的還在於引導白居易找到馬嵬驛兵變中楊貴妃香消玉殞的真相,告訴白居易當時唐玄宗李隆基的腹黑與心狠,從而改變他《長恨歌》中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那種兩情相悅、愛情甜蜜的寫法。


實事求是地說,電影如此表達,無可厚非。關於楊貴妃的死、關於李楊二人的情愛或者說愛情,基本史料都在那放著,每個人都可以有每個人的理解。因此,關於白居易這首《長恨歌》的whatwhy,電影有電影的說法,我未便置評。而這首詩的創作地點(where)是在長安,也沒毛病。


但《妖貓傳》中這首《長恨歌》的創作時間(when),則有點小問題。電影中有關的時間,在出現了「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後,再無其它時間指示,暗示此詩寫於這一年。


其實,白居易的《長恨歌》,寫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十二月。和電影中的時間,倒是相差不遠,只差一年而已。



在史上的這一年,白居易35歲,也大約正處於電影中的小鮮肉年齡。但他的主要精力並不像電影中那樣,在跟妖貓周旋,而是在考試。這一年還未婚的白居易,從「秘書省校書郎」之職罷任後,正在為個人前途而打拚。


他跟好朋友元稹一起,寓居長安華陽觀,「閉戶累月,揣摩時事」,認真複習備考,於四月參加「才識兼茂明於體用」制科考試,以乙等中第,得授盩厔縣尉。元稹則比他考得好,以甲等中第,得授左拾遺。兩個好朋友一起,從此踏上唐人仕途的快車道。



再說李白的那首《清平調》。電影中這首詩的創作時間(when),借白居易之口說是在「天寶十五年」,則錯得相當離譜。


首先,此詩即使是創作於天寶十五年,白居易也應該說是「天寶十五載」,而不是「天寶十五年」。因為,「天寶」年號自天寶三年正月起,即改「年」稱「載」了。白居易是生於唐代宗大曆七年(公元772年)的唐朝人,距離天寶年間不過二十年左右,不可能不知道這個常識。


其次,這首詩如果創作於天寶十五載(公元756年),那麼電影中的「極樂之宴」就辦不成了,因為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十一月,「安史之亂」就已經爆發。

那麼,到了第二年的暮春,李隆基、楊貴妃正處於西逃蜀地成都的前夕,何來心情舉辦如此盛宴?安祿山已經叛亂,和李隆基拔刀相向,又怎能出現在宴會中大跳胡旋舞?李白此年則已身處今天安徽的當塗、宣城之間,如何抽身去長安城的宴會現場寫出《清平調》?


李白一生,三在長安。


第一次是開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初夏——開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初夏,為時一年。第三次則是史界頗有爭議的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春,即來即走,為時亦短。


其中的第二次,是在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冬——天寶三載(公元744年)三月。《清平調》就是寫於李白此次在長安的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暮春。


《清平調》的創作地點(where,也可能有錯。


《太平廣記》中的原文是,禁中初重木芍藥,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紅、紫、淺紅、通白者。上因移植於興慶池東沉香亭前。會花方繁開。上乘照夜白,太真妃以步輦從。詔特選梨園弟子中尤者。得樂十六部。李龜年以歌擅一時之名。手捧檀板,押眾樂前。將歌之。上曰:賞名花,對妃子,焉用舊樂詞為。遂命龜年持金花箋,宣賜李白,立進清平調辭三章,白欣然承旨。猶苦宿酲未解。



可見,李白此詩不是寫於位於興慶宮龍池西南的花萼相輝樓,也不是寫在高力士的背上,而是寫於興慶宮龍池東岸的沉香亭,是寫在金花箋上的。此事與高力士也關係不大,而是與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一詩中的李龜年大有關係。


當然,李白寫《清平調》的這次宴會,也不是電影中極力渲染鋪陳的場面宏大的極樂之宴,只是李楊二人在興慶宮沉香亭觀賞牡丹的小型宮廷宴會。


電影中頻頻提及的花萼相輝樓,需要給大家一個概念。


電影中看,花萼相輝樓和唐德宗李適死時所在的宮殿,似乎就是一個宮殿建築群,因為白居易抬腳就到。


其實不然。花萼相輝樓位於「南內」興慶宮,唐德宗李適則死於「東內」大明宮的會寧殿。兩者,是相距較遠的完全獨立的不同的宮殿建築群。


唐朝的長安城,共有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三大宮殿建築群。太極宮稱西內,位於長安城正北面,但系隋朝舊宮,建築舊且地勢低,大致上自唐高宗李治起即久已不住。


大明宮稱東內,位於長安城東北面,由唐太宗李世民興建,到唐高宗李治時建成,從此成為大唐皇帝最正規的居住聽政之地。


興慶宮稱南內,實際上是李隆基未登帝位之前的府第,他繼位後無人敢住龍興之地,於是改興慶坊為興慶宮。此宮位於長安城東市的東北方向、靠近東面城牆的里坊區,與大明宮、太極宮至少間隔三個里坊的距離,是一個單獨在外的宮殿建築群。


李隆基登上帝位之後,對於自己的舊居表現出了異乎尋常的熱情,不僅移居此宮聽政,還在此宮接見外國使節。這導致了該宮建築群的不斷擴建,花萼相輝樓就是其中之一。


據考古資料,此樓始建於開元八年(公元720年),擴建於開元十四年(公元726年)。樓名取自《詩經·棠棣》篇,取「花復萼,萼承花,相互輝映」之意,象徵「兄愛弟,弟敬兄,兄弟友愛」。


此樓共有3層,總高35.3米,雖然不像電影中渲染的多層近百米之高,但在當時的長安,已屬高大建築。唐人高蓋在《花萼樓賦並序》中寫道:「幸夫花萼之樓,遙窺函谷之雲,近識昆池之樹」,意思是登上花萼樓,望遠可見函谷關上的白雲,看近可見城西昆明池中的樹木。


說完電影中的《清平調》,我需要順便吐槽的是:天寶二年的李白,年齡是43歲。從電影中的李白來看,年齡倒是符合。但鬍鬚太猥瑣,臉龐稍浮腫,典型一個酒色過度的中年油膩男,實在不及我心目中「詩仙」風采之萬一。


總結一下,《長恨歌》是35歲的白居易,於唐憲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在長安城寫的;《清平調》是43歲的李白,於天寶二年(公元743年)暮春,在長安城興慶宮的沉香亭,因為唐玄宗李隆基的要求而寫的。


需要指出的是,《妖貓傳》的電影,如果把這兩首詩的系年搞對,似乎並不影響劇情。


另外,《妖貓傳》在史實方面,還有硬傷不少。比如,白居易一生從未擔任過「起居郎」一職;比如終唐一世,西瓜還沒有在長安城出現過;比如陳玄禮從來就不是馬嵬驛兵變的主謀;比如安祿山叛亂的目的從來就不是為了得到楊貴妃等等。這些史實,在我的《唐詩現場》中都有論及,此處不再一一硬廣了。


有些硬傷,可能是出於劇情需要,有些硬傷,則是可以修正的。據說這書原作者某倭國人,是花了好多年才寫出來這個東東的。建議他以後有這個時間,多翻翻基本史料,這才方便出來講好別人國家的歷史故事。


作為寫字兒的人,儘可能地告訴大家一個真實靠譜的歷史,畢竟比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要好。


---------------------



章雪峰新著《唐詩現場》全網有售,點擊「閱讀原文」即可京東購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往事 的精彩文章:

《唐詩現場》連載之四:靖安里恐怖殺人事件
一個節日讀首詩?除日

TAG: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