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黃芪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分析與治理辦法

黃芪種植過程中的病蟲害分析與治理辦法

1.黃芪根腐病

農業防治:

一是輪作倒茬。應避開前茬為甘草及大豆等豆類作物的地塊,實行3年以上輪作,忌連作。

二是土壤消毒。選擇地勢高燥,土層深厚、疏鬆、排水良好,中性或鹼性沙壤土或黏沙土地塊,將土壤耙平整細,多雨易澇地應做高畦,修好排水溝。結合整地施肥,每公頃用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45~60公斤拌入過篩細土225~450公斤,或直接混入基肥中拌勻後均勻撒施於地表,再進行深翻整地。三是選用無病種苗。種植前精選種苗,剔除有傷口、有病斑的種苗,選用大小均勻、健康的種苗。

化學防治:

一是假植法。即種苗移栽前在土坑中或窖內底部先撒一層用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與土按1∶20配製成的濕葯土,撒葯土厚2~3厘米,然後在葯土上鋪一層厚3~4厘米的種苗,種苗上再撒一層葯土,重複多次,最上層用藥土覆蓋,最後用塑料布密閉蓋嚴,悶5~7天後種植,種植時葯土可撒施於種植田中。

二是浸根法。種苗移栽前在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0%多·福·溴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藥液中浸泡30分鐘,撈出後置於室內或陰涼處晾乾,然後種植。

三是溝施法。將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或40%多·福·溴可濕性粉劑,1∶5製成葯土,種植時撒施於播種溝內,每公頃用藥量15~60公斤。

四是噴施法。可用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40%多·福·溴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3%惡·甲水劑500倍液。

2.黃芪白粉病

農業防治:

一是輪作倒茬(同黃芪根腐病)。

二是清潔田園。收穫後徹底清除田間病株殘體,並集中燒毀。

三是中耕除草。一般齊苗後即可除草鬆土。黃芪育苗田除草一般不少於4次,良種繁育和大田生產除草一般不少於3次。

四是合理灌溉。有灌溉條件的地區,整個生長期根據土壤墒情灌水2~3次,如遇降水,應減少澆灌次數。同時注意通風,灌水或降水後及時排水,以降低田間濕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走著走著就懂了
對生命最深切的關懷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