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一轉眼,春節假期已經過了大半。年夜飯剩菜都吃得差不多了,從外地返家的年輕人們又在醞釀著離家。

而有些人,幾乎等不到假期過半就想走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而在年前,曾經看過一個電影預告。在預告里,周冬雨大喊著「我最恨春節」,而這句台詞,又代表著什麼呢?

預告來自一部剛剛定檔的新片,那就是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影片已經定在了4月28日,五一檔上映。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的我們》由井柏然、周冬雨共同主演

預告里,周冬雨討厭春節的原因是「每年趕回家過年都跟逃難似的,火車上那麼擠,我都得憋著尿」。

實際上,影片的導演劉若英曾經也討厭過春節,她煩得是過年時家人總會問她「工作如何?到底何時結婚?」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劉若英的微博截圖

回家很難,回到家後更難。所以,很多人選擇了不回家。

雖然,我們總是以自嘲的方式來調侃過年回家以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隔閡,口口聲聲說自己不想回家,不想過年。

但是,提到過年,提到回家,卻又總有一些東西,會戳到我們心中的柔軟處。

除夕的時候,《後來的我們》又很「貼心」地放出了一支預告,坦白說,有點小感動。

這支預告,告訴大家,孩子不回家時,父母是如何獨自過春節的。

田壯壯飾演的父親在寫給孩子們的信里說:「你們跟誰在一起,有沒有成就,賺多少錢,都不是最重要的。不管什麼時候,回來就是過年!」

當田壯壯說道「你們常年在外面忙乎,就擔心你們吃不好,那些外賣能好吃嗎?」畫面里,在外打拚奔波的井柏然和周冬雨正在隨便對付幾口,台詞和鏡頭的反差對比,估計會讓不少人心有戚戚。

他還說「年夜飯吃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誰吃」,幾個對比蒙太奇之後,從滿桌菜一屋子人,到只剩田壯壯一人獨自吃著火鍋,那種心酸與感慨立馬無處遁形。

一家人聚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才是過年的意義。孤家寡人的父親獨自過春節的落寞,讓田壯壯演繹出來實在太催淚。就跟他在《相愛相親》片尾說得那段話一樣,並沒有什麼刻意煽情,卻難得的平實動人。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相愛相親》片尾這段,田壯壯只露了一個後腦勺,就讓不少人哭慘了

說到劉若英與田壯壯,去年的《相愛相親》是兩人第一次合作,當媽後第一次拍片的她在電影里演一位怎麼也學不會開車的隔壁王太太。

影片的導演是跟奶茶亦師亦友的張艾嘉,田壯壯則憑藉這部電影獲得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提名。實際上,劉若英的表演,也絕對是其中的亮點。或者,也是那次合作得非常愉快,才使得田壯壯得以加盟劉若英新片。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相愛相親》里奶茶扮演的王太太喜感十足

說起來,《後來的我們》其實還是劉若英的長片導演處女作。從出演《我的美麗與哀愁》《少女小漁》出道,到成為唱著《為愛痴狂》《後來》的歌手,再到《粉紅女郎》中的結婚狂,《似水年華》中的英、《天下無賊》里的王麗,再到結婚生子……

「文藝女青年」奶茶似乎一直在變,也一直沒有變。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2017「我敢」巡迴演唱會上的劉若英

對於「文藝女青年」,許多人更關心的不是她們的做的事,而是她們的故事。而奶茶當然是個特別有故事的女同學。

1994年,正在籌拍《少女小漁》的張艾嘉見到奶茶,覺得她長得像內地來的女生,「很少還能見到像她那樣一說話就會臉紅的女孩子。」於是,她力排製片徐立功等人的眾議,讓奶茶出演了跟隨愛人前往美國討生活的小漁,這個角色讓奶茶拿到了亞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也讓她獲得金馬獎最佳女主角提名。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少女小漁》讓第一次拍電影的奶茶就拿到了一個影后獎

此後,奶茶開始出唱片,逐漸走紅,就像張艾嘉說的那樣:「當《少女小漁》拍完了以後,她的那份骨子裡的倔強出來以後,你就發現她的光芒慢慢慢慢就開始了。」她們後來又合作了《今天不回家》《20 30 40》等影片,再後來張艾嘉還當起奶茶的經紀人,甚至於奶茶決定結婚前,唯一一個提前告知的人就是張艾嘉,張艾嘉讓她趕快去:「我擔心過了五分鐘你就會反悔。」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2017年的簡單生活藝術節上,奶茶跟張艾嘉合唱《愛的代價》

不怎麼在意「文藝」標籤的反而是奶茶自己。《粉紅女郎》中,她戴起牙套扮演恨嫁的結婚狂;《天下無賊》里,她又是內心備受煎熬的女賊;《新結婚時代》中,奶茶又扮起在婚姻圍城中焦頭爛額的北京女孩。這些角色都跟「文藝」的標籤相去甚遠,跟她的生活也相去甚遠,但她的表演卻是真實而動人的。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天下無賊》里,王麗吃烤鴨的這個段落著實考驗演技

奶茶依舊在唱歌,演戲,還出書,寫專欄。她跟古天樂合作的那部《生日快樂》就是根據她自己的一篇文章改編的,這部電影讓她第一次拿到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出演這部電影時,她已過而立之年,眼神仍然清澈,即便是扮演大學生也不讓人又扮嫩的感覺。

2012年,奶茶第一次做了導演,拍攝了短片《愛情限量版》。影片形式很像她之前主演的《徵婚啟事》,以紀實風格的鏡頭呈現一個女人的單身旅行,很私人,也很美好。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短片《愛情限量版》是奶茶的第一部導演作品

其實當年奶茶跟陳國富合作《徵婚啟事》時,影片是沒有一個完整的劇本的。作為女主角的奶茶需要在片場即興發揮,應對各路前來「徵婚相親」的男演員:金士傑、陳昭榮、鈕承澤、伍佰……在奶茶探究的目光里,那些奇形怪狀的單身男子摘掉面具,露出他們最真實的那一面。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徵婚啟事》中杜家珍的困擾也是如今許多都市女性的困擾

最終,《徵婚啟事》在1998年的金馬獎上拿到了六項提名,入圍最佳女主角的奶茶雖然輸給了出演《天浴》的李小璐,她還是拿到了特別評審團大獎。

其實從《少女小漁》開始,奶茶就不是只會聽從導演指揮的演員。她總會針對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表達出她的理解。張艾嘉拍《20 30 40》那部電影,最初的起因是奶茶跟她提出可以做一張專輯,講講女人20歲、30歲、40歲分別是設么樣子。

最終《20 30 40》的想法從專輯變成了電影,主演是張艾嘉、劉若英、李心潔,參與故事創作的還有她們三個。奶茶的那段故事裡,她是一位飛來飛去的空姐,見識過形形色色的男人,但好像沒有一個人值得她為之停留。這個故事又好像是無數三十歲女人的故事。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再到《後來的我們》,拍了二十多年戲的奶茶終於要拿出自己執導的長片了,她說「其實四十多歲的華語女演員能拍的戲愈來愈少,但是實在不想離開電影,所以我換一個身份繼續做一個電影人。」

演員轉行做導演好像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一件事,對本就會在做演員時提出自己想法的奶茶,做導演更是水到渠成。這一次,奶茶同樣參與到了《後來的我們》故事創作中。

其實我比較好奇的是,奶茶的第一部長片為什麼會選擇一部完全內地文化背景的作品,她如何在這部電影里突破文化隔閡也是我比較關心的。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拿張艾嘉的《相愛相親》為例,影片的劇本是由內地編劇游曉穎跟張艾嘉共同執筆。影片的故事細節和整個文化背景都完全是內地的,不過也有人指出作為主演的張艾嘉口音有時會讓人「齣戲」。

從現在曝光的物料看,《後來的我們》中井柏然與周冬雨出演的兩位主角都是典型的離鄉打拚的內地青年,每到春節,就坐著綠皮火車擠回家。井柏然與周冬雨兩人的故事從春節歸家途中的邂逅開始。在那之後,他們有經歷了戀愛、分手、錯過、重逢……其中,時代的流轉變遷,恐怕也是不容忽視的脈絡。

《後來的我們》如何講述內地青年的真實故事,大概也是劉若英最關心的。她找來內地導演張一白做監製估計也是考慮到這一層。

奶茶說,她問過一個導演為什麼要做導演,為什麼要拍電影,那個導演的回答是:「當你有話要說,而且你覺得這個故事你會說得比別人好。」至於為什麼要拍電影,「因為我們總可以在電影里尋找到可能遺忘的自己活著渴望的人生。」

真正的情感可以跨越文化與空間的隔閡,只因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的我們》中周冬雨和井柏然的愛情故事是主線,父親田壯壯的是他們愛情故事的見證者之一

影片的陣容方面,周冬雨跟井柏然兩人算是內地新生代演員中頗有人氣的兩位。周冬雨已經憑藉《七月與安生》獲封金馬影后,而井柏然這幾年的進步也是很快的。再加上田壯壯,倒也讓我們對影片多了幾分期待。

另外,五月天有一首歌叫《後來的我們》,而奶茶自己的代表歌曲之一就是《後來》。我非常好奇的是,《後來的我們》究竟跟哪首歌有關聯。

不過,這部電影真正讓我們期待的,應該還是,一貫文藝的劉若英,將賦予影片什麼樣的氣質,就好像之前曝光的那些宣傳圖,每張宣傳圖上,都有一句非常劉若英的宣傳語,還是很走心的。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難得的是,每句話,我都稍微認真讀了下,想要去猜測,其中是否有跟劇情的呼應。

尤其是這一張:

後來,終於等到她做導演了。

在人群中,擠得不正是周冬雨本人么?

那麼,後來的我們,為什麼只有過年,才想到回家?

大概,你們也知道為什麼了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