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孕期這些「小」問題千萬要當心!

孕期這些「小」問題千萬要當心!

張慶英 主任醫師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

一、孕早期見紅是不是流產的徵兆?

張醫生:孕早期見紅,一般是指懷孕12周以內陰道有少量出血,考慮流產、宮頸疾病、宮外孕的危險。如果血液呈現褐色,孕媽媽不用過於擔心,褐色的血液表示出血已經停止,所以會氧化成咖啡色,只要多加休息並且避免運動就可以。

若血液呈現鮮紅色就要注意了,必須立刻到醫院做處理,若陰道分泌物呈咖啡色,則建議卧床休息。

二、孕期噁心嘔吐嚴重,對胎兒有影響嗎?該怎麼緩解?

張醫生:嚴重的話進食不了對寶寶還是有點影響的。由於早孕反應引起的嚴重孕吐,有必要到醫院進行對症止吐、止血治療。可以暫時禁食,到醫院靜脈點滴營養液和止血液體,以保證自身及胎兒的營養需求。

平時注意少吃多餐,以溫熱、清淡、易於消化吸收的食物為主,要保持積極的心態。

三、孕期皮膚瘙癢嚴重,是因為膽汁鬱積嗎?該怎麼緩解?

張醫生:

1、荷爾蒙的變化是引起孕期皮膚瘙癢的原因之一。

2、懷孕引起皮膚髮癢的一些因素,比如皮膚乾燥、濕疹、食物過敏等,會在懷孕後更厲害。

3、妊娠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孕期皮膚瘙癢可能還同時伴有斑塊的情況。通常在腹部出現皮膚瘙癢、紅色的斑塊和大片的蜂窩狀皮疹等癥狀。如果懷孕期間你的皮膚上出現了任何一種疹子,都要告訴醫生。

4、妊娠期肝內膽汁瘀積:在孕中期,更為普遍的是在孕晚期,嚴重皮膚瘙癢可能是妊娠期肝內膽汁瘀積的徵兆,手心和腳心的瘙癢。這種情況要及時去看醫生,醫生會驗血檢查肝是否正常,同時,還會給寶寶做B超檢查和胎心監護。

四、孕期血壓升高,需要擔心嗎?對母體和胎兒分別有什麼影響?

張醫生:需要引起注意,妊娠高血壓主要表現為孕20周後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及水腫三大癥狀,孕媽媽可能會有頭痛頭暈,嚴重時可發生抽搐、昏迷、心腎功能衰竭,對胎兒的影響則是:

1、孕婦需定期到醫院產檢,監測血壓、尿蛋白等指標的變化,如有異常及早採取治療,避免病情發展;

2、孕婦如果出現妊娠高血壓的癥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需及早到醫院採取治療;

3、採取藥物治療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不能自己盲目用藥。

五、妊娠糖尿病對母體及胎兒有什麼影響?

張醫生:

1、患有孕期糖尿病的孕婦妊娠高血壓疾病、流產率、尿路感染的幾率比普通孕婦高。

2、可能出現羊水過多、產後出血、孕產婦死亡率增高等;

3、患有孕期糖尿病的孕婦產後若干年發展成為糖尿病患者的比例較高;

4、導致胎兒畸形率、胎兒及新生兒死亡率增加;

5、孕期糖尿病是產生巨大兒很重要的因素;

6、容易導致胎兒宮內發育遲緩及低體重兒;

7、胎兒紅細胞增多症、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增多。

妊娠期糖尿病一定要及時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控糖,少吃多餐,避免暴飲暴食導致血糖升高。避免一些含糖量高的食物。加強鍛煉,注意監測血糖。

六、孕期腿腳水腫嚴重,該怎麼緩解?

張醫生:一般孕期體重建議增加30斤左右,孕中後期開始,有些媽媽會發現自己的手指、腳面甚至臉上都開始腫了。其實孕期水腫分病理性水腫和生理性水腫。

病理性水腫:

1、孕期高血壓的癥狀之一就包含水腫,要經常測量血壓,如發現血壓高,及時告知醫生,請醫生診治。

2、隨時監測尿蛋白,以防出現妊娠合併腎功能問題。

生理性水腫:

1、激素的改變

懷孕後,激素的改變讓身體容易儲集水分。

2、子宮壓迫到靜脈

子宮體積變大,壓迫到下半身的大動脈,很容易導致血液不暢,引起腿部浮腫。

3、靜脈瘤

子宮體積變大,使對應的腿部血管變粗,加上血液循環不暢,容易出現靜脈瘤——皮膚表層下面的靜脈顏色變青,腫起一個個疙瘩,因此腿部會產生水腫。

七、孕期頻繁腿抽筋,是因為缺鈣嗎?

張醫生:大多數寶媽都是缺鈣導致的腿抽筋,建議補鈣,一般都是1000毫克左右。補鈣具體時間也是因人而異,如果發現有缺鈣的表現,可以隨時補鈣,建議食補平時注意膳食平衡,也可以適當補充一些鈣片,定期孕檢。

八、羊水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胎兒病變的警訊?

張醫生:說不定的,都是要持續觀察。羊水過多的孕媽媽,首先要做檢查排除胎兒畸形的可能。飲食上要注意低鹽,適當調理。

1、低鹽飲食及多排尿有助於減少羊水。

2、膳食均衡,少吃甜食,採取低鹽的飲食方案。

3、多吃些利尿的食物,如:冬瓜、白蘿蔔、玉米須水等。

4、睡覺採取側卧位。注意休息,避免勞累。

5、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過多擔心。

羊水過少的孕媽媽注意監測羊水情況,定期去醫院做胎心監護,在家也要注意數胎動,出現異常情況儘快去醫院。

1、羊水少時寶寶容易缺氧,孕媽媽要注意休息。如果是由於孕媽媽本身血容量不足或者缺氧導致羊水少,可採用大量喝水喝湯、輸液、補氧的方法,也有一定的療效。

2、孕媽媽如果沒有任何其他併發症,只是單純地羊水少,平時和多吃些綠色蔬菜和水果,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如有需求在醫生指導下補充服用維生素C。

3、對於溶血功能亢進導致孕媽媽羊水少的情況,可採用皮下低分子肝素的注射,促使胎盤血液循環流暢,有助於羊水的生成。情況嚴重也可採用羊膜腔內灌法。

5、如果發現胎兒畸形到時羊水過少,如果孕媽媽羊水過少導致胎兒病變或者窒息,都應立馬終止妊娠。

九、孕晚期胎動頻繁,是不是早產的徵兆?

張醫生:胎動頻繁和早產是兩種概念。

早產的臨床表現,其實和正常分娩的臨產時類似:

1、不規律收縮,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假性宮縮」,一小時有6到8次的宮縮,如果只是單純的假性宮縮就沒關係,但伴有少量陰道初血或者血性分泌物,就可能是早產癥狀。

2、規律宮縮,每次宮縮間隔時間基本一致。

3、下腹部和大腿感覺很沉重。

4、感到腸胃蠕動快,總有想要大便的感覺。

5、羊水早破:隨著子宮不斷地收縮,子宮口開大處的胎膜承受不了較大壓力而破裂,使羊水從陰道里流出,這種情況孕媽媽要及時平躺。

胎動頻繁可能是生理性的,比如孕媽媽吃完飯後,或者洗澡後,孕晚期寶寶能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也會讓胎動頻繁。孕媽媽先看看有沒有這些情況。另外要正確數胎動,如果胎動確實頻繁,應該就醫。

十、宮底達不到孕周應有的高度,是不是說明胎兒增長緩慢?該怎麼辦呢?

張醫生:不一定的,在臨床檢查中,胎兒偏小、偏大兩周都是正常的,如果偏大偏小太多,醫生會根據其他檢查異常來進行綜合判斷。一般來說,生理上的偏大小偏小大部分與這些因此相關:

1、月經周期不規律,按末次月經計算的孕周跟實際孕齡不符,此時應通過B超核算等辦法來糾正孕周和預產期。

2、通過B超數據估計量的胎兒大小,有一定的主觀性,因醫生的操作手法不同,也會出現一定的誤差。

3、遺傳因素,夫妻雙方或一方比較瘦小。夫妻雙方的身高、體重會遺傳給胎兒,這種遺傳不少從胎兒時期就開始顯現。

4、孕媽媽營養過剩或者營養不良,胎兒就可能相應地偏大偏小,建議調整飲食,管理好體重增長。

5、其他慢性病患者:甲亢、貧血、肝臟疾病等等,也會容易出現胎兒偏小的情況,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治療;而患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媽,則容易出現胎兒偏大。

6、孕媽媽長期情緒不佳,壓力過大,導致營養吸收的問題,也會出現胎兒偏小的情況;孕媽媽抽煙、喝酒、濫用藥物等也可能導致胎兒體重偏低。

需要注意的是,胎兒的偏大或偏小動態觀察,而不能僅靠一次的檢查數據就下結論,應該結合連續幾次的檢查來看。

案例解答

Q1:孕27周,大腿內側痛,走路,睡覺翻身都很困難,怎麼辦?

張醫生:孕期大腿內側痛,翻身困難主要是由於過大的子宮、胎兒的重量壓迫了坐骨神經而造成的疼痛。另外,孕期缺鈣也容易導致大腿出現疼痛,坐久了也會壓迫坐骨神經。

平時減少行動,動作緩慢,盡量不讓自己受到傷害,等到產後會有所緩解,慢慢好轉的。

Q2:雙胞胎兩個半月,一個寶寶胎停了,會不會影響另一個寶寶?

張醫生:孕早期一個寶寶胎停,對另一個寶寶的影響比較小的,但也要看看兩個寶寶是否來自同一個受精卵,是否是同一供體。如果是孕中晚期的話影響就會比較大。

Q3:孕期有出血癥狀,需要卧床休息嗎?

張醫生:需要休息,但不需要卧床不起,還是有一定的要檢查看看是什麼原因的孕期出血再對症保胎。

Q4:孕期濕疹需要用藥嗎?是否傷害到寶寶?

張醫生:如果癥狀比較輕可以忍受的,可以不用用藥,如果癥狀嚴重,奇癢無比,影響到生活的話還是要遵醫囑用藥的。一般不會影響寶寶,寶媽舒服了,寶寶也舒服了。

Q5:孕期恥骨分離怎麼辦?

張醫生:恥骨分離是孕婦正常的生理現象,在正常情況下沒有必要進行治療。應對方法:注補充鈣,意休息 ,避免提重物,不要跨坐,坐著時背後放置腰枕,睡覺的時候可在兩腿之間放一個枕頭,翻身時,移動腳和臀部要盡量平行、緩慢地行動。產後需要一段時間休養就會調整好的。

Q6:老公有糖尿病,一直在吃藥,是否會影響到寶寶?

張醫生:寶爸吃藥的話一般不會影響寶寶,除非寶爸的精子質量有問題才會有影響。

Q7:孕前有糖尿病,是否會遺傳給寶寶?

張醫生:有可能,孕期盡量做好血糖監測,讓血糖保持在正常的範圍之內,把風險降到最低。甜食少吃,多活動之類的。

Q8:高齡產婦早唐沒做,需要做無創嗎?

張醫生:一定要做,35歲以上初產產婦為高齡產婦,無創DNA都是必須做的,其對胎兒遺傳疾病風險檢出率和準確率達到99%以上,且方便無風險。

Q9:懷孕的時候總感覺肚子脹氣,怎麼辦?

張醫生:建議孕期養成每天排便習慣,多吃蔬菜水果高纖食物,促進腸胃蠕動。適當運動,透過全身或腰部的肌肉活動可促進腸道的蠕動,懷孕期間做適當運動如散步,亦能促進腸蠕動,紓緩脹氣情況。

媽媽幫萬能編輯部出品

來源:根據媽媽幫專家直播間視頻內容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媽幫官方 的精彩文章:

產後除了餵奶、恢復身材,更應該注意的是這件事

TAG:媽媽幫官方 |